2024年平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平川区统计局

(2025年4月7日)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真抓实干促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64.99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43.88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55.3:37.3,与上年的7.5:57:35.5相比, 第三产业提升1.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5.8%;住餐业增加值1.03亿元,下降6.7%;金融业增加值3.56亿元,下降0.2%;交通邮政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6%;房地产业增加值5.13亿元,增加1.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0.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09亿元,增长2.4%。

表1:2024年平川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17.58 2.2
第一产业增加值 8.71 5.9
第二产业增加值 64.99 1.6
第三产业增加值 43.88 2.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0 6
批发和零售业 4.68 5.8
住宿和餐饮业 1.03 -6.7
金融业 3.56 -0.2
房地产业 5.13 1.3
营利性服务业 3.19 0.1
非营利性服务业 24.09 2.4

年末全区总户数67678户,户籍总人口为20.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4.2%(以上数据来自公安分局统计年报表)。

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549人,完成率101.1%。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41万人,劳务收入7.37亿元;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6320人,创劳务收入1.88亿元。

二、农业

2024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35.34万亩,较去年同期的35.22万亩增加0.12万亩,增长0.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23.58万亩,下降2.0%;夏粮播种面积4.53万亩,下降10.9%;秋粮播种面积19.05万亩,增长0.5%。其中小麦3.92万亩,下降2.2%;稻谷完成0.03万亩,下降9.9%;豆类1.08万亩,下降42.92%;玉米12.66万亩,增长2.5%;薯类3.35万亩,下降5.2%。

图1:2016202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万吨)

全年粮食产量5.36万吨,下降0.3%,其中:夏粮产量1.32万吨,下降7.1%;秋粮产量4.04万吨,增长2.2%。蔬菜产量7.7万吨,增长6.4%;瓜类产量6.95万吨,增长0.1%。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完成11.75万亩,增长5.2%。其中油料3.6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蔬菜1.92万亩,增长6%;瓜类2.32万亩,下降10.9%;园林水果面积1.49万亩,增长1.7%;中药材1.04万亩,下降0.2%;棉花8亩,下降20%;其他农作物3.91万亩,增长28.6%。

年末全区大牲畜存栏2.2万头,下降0.3%。其中牛存栏0.7万头,下降2.3%;驴存栏1.46万头,增长0.55%。猪存栏12.9万头,增长0.6%;猪出栏12.95万头,增长1.6%。羊存栏16万只,下降1.9%;羊出栏16.81万只,增长13.1%。家禽存栏67.01万只,下降3.2%,家禽出栏33.69万只,增长8.7%。

水地有效灌溉面积12.09万亩,保灌面积9.29万亩。

三、工业、能耗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原煤产量1008.5万吨,增长7.7%,库存138.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9.8万吨。发电量77.49亿度,下降11%,陶瓷企业墙地砖产量421万㎡,同比增长3.2%。

表2:2024年平川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008.5 7.7
发电量 亿千瓦时 77.49 -11
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73.13 -11.1
风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4.36 -9
瓷质砖 万平方米 421 3.2
自来水 万立方米 754 -7.3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8.54亿元,下降5.1%。其中,中央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62亿元,下降14.7%;省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59亿元,下降1.6%;区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33亿元,增长0.6%。煤炭行业总产值56.85亿元,下降0.2%;电力行业总产值24.24亿元,下降16.2%;陶瓷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4.5%;其他产值为16.3亿元,下降3.1%。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其中中央属企业下降1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8%;省属企业增长0.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6%;区属企业增长9.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6%。其中:煤炭行业增长3%;电力行业下降11.8%;陶瓷行业增长4.5%;其他行业增长3.9%。

能耗:能源消费总量74.0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35%。工业能源消费量45.6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26%;居民生活用能11.0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4%。单位GDP能耗0.762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5%。

建筑业: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07亿元,下降24.8%。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5.2%;房地产投资下降30.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5.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5.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6%。民间投资下降40.9%。

5000万元以下项目51个,投资增长30.5%;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62个,投资增长35.5%。

表3:2024年平川区房地产投资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完成额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万元 47636 -30.1
其中:住宅投资 万元 35617 -25.6
房屋施工面积 平方米 779160 -34.9
其中:住宅面积 平方米 591874 -35.9
房屋新开工面积 平方米 81796 336.2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 平方米 67597 460.4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226625 -54.7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平方米 183088 -53.7
商品房销售面积 平方米 50880 -31.4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平方米 48452 -32.6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项目投资下降30.1%。房屋销售额为2.67亿元,下降34.5%;销售面积5.09万平方米,下降31.4%。

五、财政、金融

财政:2024年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3365万元,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135417万元,增长1.1%;非税收入27948万元,增长4.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566万元,增长6.8%。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1809万元,增长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766万元,下降14.4%;公共安全支出4111万元,下降7.2%;教育支出54924万元,增长0.2%;科技支出3174万元,增长1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526万元,下降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467万元,下降12.5%;医疗卫生支出13005万元,下降32.4%;环境保护支出21315万元,增长108.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545万元,增长147.1%。

金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2.23亿元,增长3.2%;各项存款余额222.3亿元,增长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3.29亿元,增长10.2%。

六、教育

基础教育:2024—2025学年度,平川区共有中小学及幼儿园87所,其中完全小学22所,小学教学点20所(其中共和镇毛河洛小学、水泉镇玉碗泉小学无学生,两所学校在2024年11月份机构代码维护时已撤销,但2024年度教育事业统计时已上报);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级中学3所(其中中恒学校公助民办),幼儿园31所(公办14所、民办17所,其中兴平幼儿园、共和镇阳光幼儿园2所民办园无幼儿),小学附设幼儿班26所。

2024年幼儿园在园幼儿6552人(其中民办2313人);在校小学生18309人,在校初中生8492人,高中在校学生5586人,学生共计38939人。全区幼儿园教职工606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61人),专任教师465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37人);小学教职工1644人(含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专任教师1529人(含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教职工850人,初中专任教师776人;高中教职工657人,高中专任教师576人。全区教职工共计3757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61人),专任教师共计3346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37人)。全区幼儿班数255个(其中民办80个),小学教学班505个,初中教学班183个,高中教学班117个,共计教学班1060个。全区幼儿园占地面积112165.8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590728平方米,初中占地面积458173.11平方米,高中占地面积195991平方米。全区幼儿园校舍建筑58247.05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130636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115259.91平方米,高中校舍建筑总面积90899平方米。全区幼儿园图书87838册,小学图书323599册,初中图书358700册,高中图书131145册。全区小学有计算机2159台,初中有计算机2381台,高中有计算机819台。全区小学固定资产总值36094.26万元,初中32290.36万元,高中22148.88万元(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数据统计在初中内)。

中职教育区属中等职业学校2所,现有学生1452人,其中女生705人;学校有教职工137人,专任教师125人

七、文化、旅游和卫生

文化: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5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09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4个(其中民营博物馆3家,包含陶瓷博物馆),纪念馆2个,文化广场94个,文化站11个,农家书屋68家。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平川段共53处保护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一般文物点15处。公布响泉乡村记忆博物馆等4家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其中,国有博物馆1家,纪念馆1家,其中民营博物馆、纪念馆2家,包含屈吴山红色教育纪念馆)。全区现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8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77%。

旅游:全年旅游接待人数665.477万人次,旅游花费39.25亿元。

卫生:全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7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家(白银市中心医院),二级甲等医院1家(平川区人民医院),专科医院1家(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区妇幼保健院),区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2家(区疾控中心、区健康教育中心),乡镇卫生院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标准化村卫生室5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9家。全区医疗机构开设总床位数1434张,卫生技术人员20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54人,注册护士96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4人,千人拥有床位7.1张。每千人拥有医师3.73人;每千人拥有护士4.79人。

八、商贸流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

商贸流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90亿元,同比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9.83亿元,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7亿元,增长9.7%。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62亿元,增长6.4%,商品零售18.28亿元,增长5.3%。

按行业分,全年批发业零售额完成6.32亿元,增长1.5%;零售业零售额完成11.96亿元,增长7.5%;住宿业零售额完成0.21亿元,下降10.9%;餐饮业零售额完成2.41亿元,增长8.3%。

居民收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54元,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为34269元,增长5.5%;经营性收入为6132元,增长5.2%;转移性收入为6958元,增长5%;财产性收入为1493元,增长5.8%。生活性消费支出26124元,增长5.7%。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925元,增长7.2%;经营性收入为6778元,增长7.6%;转移性收入为2072元,增长7%;财产性收入为84元,增长8%。生活性消费支出13561元,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3.08。

社会保障: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8240人,缴费人数36158人,待遇享受人数19595人,基金收入1981.82万元,基金支出4034.51万元。

全区有56543名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征缴医疗保险费25690.34万元。为15499名住院职工参保患者支付医疗保险费10480.21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参保124018人,全年城乡居民缴纳医疗保险费4712.684万元,共为32532(次)符合报销规定的住院患者支付医疗保险待遇11413.59万元。

城市低保达到1809户4273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3208.17042万元;农村低保达到2134户6497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074.9835万元。

九、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全年实际取水总量为9984.292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414.5968万立方米,地下水1992.996万立方米,非常规水576.6993万立方米。

按取水用途来分:农业用水6268.5948万立方米;工业用水2255.9867万立方米;生活用水780.4546万立方米;生态用水679.256万立方米。

环境: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PM10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一氧化碳为0.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臭氧为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优良天数284天,优良天数比例80.4%。

2024年城区年平均气温11.4°C,极端最高气温为36.9℃,最低气温-16.8℃;城区总降水量为274.0毫米,主要集中在4到10月份,其中1-3月降水量6.4毫米,4月份降水量32.4毫米,5月份降水量39.5毫米,6月份降水量46.7毫米,7月份降水量15.8毫米,8月份降水量75.7毫米,9月份降水量33.2毫米,10月份降水量21.4毫米;11-12月份降水量2.9毫米;蒸发量为1522.9毫米,较历年偏小163.6毫米。沙尘暴无,扬沙7天,浮尘13天。多集中在2-5月份大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5天。

安全生产:2024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01万元。其中,生产经营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1人;工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自然灾害方面,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火灾火情方面,火灾100起,无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3.4万元。

注:

1.本公报中涉及统计部门数据均为2024年报数,正式数据以《2024年白银市平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20年价格计算。

4.数据来源: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平川区人社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平川区医保局,城乡低保数据来自平川区民政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平川区财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平川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平川区卫健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银行,户籍人口数据来自白银市公安局平川分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白银市平川区文旅局,水资源数据来自白银市平川区水务局,环境数据来自白银市生态环境局平川分局,气象数据来自白银市平川区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白银市平川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