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吉安县调查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关键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三区战略”,全力打好“十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六县六区”建设,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91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5%,分别高出全省、全市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市第2,增速列全市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34715万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66836万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27618万元,同比增长3.7%。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6549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3:48.18:39.09,一产提高0.23个百分点,二产下降5.82个百分点,三产提高5.59个百分点。全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7446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8149万元,同比增长2.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1.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4186万元,同比增长0.3%。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562254万元,同比增支27474万元,增长5.1%,与民生相关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693万元,同比增长17.2%;公共安全支出17780万元,同比增长0.6%;教育支出92718万元,同比增长0.7%;科学技术支出18137万元,同比增长2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955万元,同比增长8.8%;卫生健康支出31744万元,同比增长-17.6%;节能环保支出14893万元,同比增长5.7%;城乡社区支出60291万元,同比增长-13.2%;农林水支出125700万元,同比增长23%;交通运输支出16744万元,同比增长6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118万元,同比增长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指数为100.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物价整体保持平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24年全县农业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乡村振兴迈出了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9375万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农业产值258093万元,同比增长4.45%;林业产值49939万元,同比增长7.36%;牧业产值293950万元,同比增长1.78%;渔业产值34809万元,同比增长5.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584万元,同比增长8.19%。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增加值36959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增加值164440万元,林业增加值28782万元,牧业增加值121786万元,渔业增加值1970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4879万元。
202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05.3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1.5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5.37万亩,综合产值达11.6亿元,蔬菜自给率达80%以上。蛋肉鸡养殖已覆盖全县19个乡镇,蛋肉鸡达3902万羽,全县农业综合总产值达169亿元。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培育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6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08亿元。
2024年,全县生猪存栏41.29万头,同比增长8.08%。能繁母猪存栏3.84万头,生猪出栏69.86万头,肉牛存栏49563头,牛出栏35004头;活家禽存笼124995百只,出笼444750百只;羊存栏9127头,羊出栏9143头;禽蛋总产量47595吨,同比增长49.28%。其中:鸡蛋产量46324吨、其他禽蛋产量1271吨;肉类总产量123240吨,其中:猪肉58245吨、牛肉4749吨、羊肉158吨、禽肉6008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1%,全市排名第2,全县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43.97亿元、利润总额44.87亿元,分别增长12.96%和18.78%,其中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收460.78亿元、增长11.3%。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总数达到170户。工业用电量达691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64%。20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铁精粉达613060吨,同比增长9.22%;水泥达117693吨,同比增长-9.55%;大米达20954吨,同比增长1.07%;发电量达571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76%;啤酒59192千升,同比增长-4.47%;软饮料132689吨,同比增长186.01%;饲料255716吨,同比增长13.63%。
2024年,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7.3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利润总额42.3亿元,同比增长13.37%;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518.1亿元,同比增长14%。新增营业收入十亿元以上企业1家。
2024年,全县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5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820.5万元,同比增长4.14%。全县资质等级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15 家,商品房销售面积129465平方米,增速-12.47%,商品房投资额85782万元,增速-2.58%。
四、投资项目和城乡建设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838277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投资540009万元,增速13.54%;技改投资244743万元,增速6.83%;建安投资660454万元,增速3.49%。
打好城北新区融城攻坚战,新区支路管网、水系生态治理工程等4个项目竣工验收。站前大道南延吉安县段提前开工,地下管网、医院、养老、智能充电桩等公共配套不断完善。倾力支持江西飞行学院吉安校区建设,完成校区征地576亩。统筹推进城市医新行动、新建口袋公园3个,有序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个,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1个。全市首个绿色生态住宅项目完成封顶。加快县城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完成老城区雨污改造24.4公里,新穿管道光缆21.8公里。新建垃圾压缩站6座、新投放垃圾分类设施1292个。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交付棚改安置房2323套,全面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149套。全面打造敦永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百里示范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170个村庄整治点全面完成,户厕提标改造9120座。
五、内外贸易
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7464万元,比上年增长5.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77139.2万元,增长12.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980833.5万元,增长6.9%;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0028.7万元,增长4.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6504.4万元,增长9.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213家。
全年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达108.36亿元,增长17.37%;出口总量达131.6亿元,同比减少17.5%。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深化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累计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优强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0亿元项目1个。
六、交通运输、邮政和旅游
2024年,全县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374万元,可比增长2.2%。全年旅客发送量146万人,客运周转量8954万人公里,货运运输量1401万吨,货运周转量482850万吨公里。全县公路里程数达2472公里。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303.21万元。
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人数1460.03万人次,增长25.23%。实现旅游总收入116.75亿元,同比增长16.54%。
七、金融业
金融市场健康运行,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4574410万元,比年初增加3979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3546268万元,比年初增加362749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达731156万元,比年初增加32708万元,广义政府存款余额达284259万元,比年初减少9701万元。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812523万元,比年初增加2907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达1377029万元,比年初减少4402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达2435494万元,比年初增加295201万元。
八、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
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成送戏下乡160场,民间文艺团体演出110场。举办了“庐陵新年最吉安”“四季村晚”、全民阅读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举办文化专题讲座4场,惠及群众80余万人次。线下开设时装秀、中国舞、声乐、少儿舞蹈、少儿口才等全民艺术普及课程,培训群众200余人。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邀请赣南师范大学教授及相关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培训基层“文化能人”200余人。文天祥纪念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完成19个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相关推荐工作,打造了云天麓谷庐陵书房和高新区人才馆庐陵书房。17家养老机构完成“重温经典”电视频道进养老机构工作。完成200万元的引客入吉奖励资金发放,拉动文旅消费2000余万元,发放文旅消费券200万元,拉动文旅消费1000余万元。在吉州窑景区设立了“庐陵好礼”“庐陵百味”“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品牌店,美食园和宋街引入14个业态并正式营业。在江阴、东莞两地各建成了1个“吉安游”直营店,先后赴澳大利亚、英国开展了吉州窑陶瓷推介,有效提升吉安县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组织县内旅行社赴市外、省外开展文旅推介活动4场,推介会直接引入省市外游客2万余人次。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文旅短视频数量超千条,中央级、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我县文旅工作80余次。举办了全市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十二吉事”之一的“吉秀”—吉州窑“宋潮”文化旅游季、“吉州窑杯”全国围棋协会双人赛暨大师赛、庐陵百灵青年歌手大赛、全国跳伞锦标赛暨国际跳伞邀请赛等特色文旅活动60余场。开通了井冈山大学和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至吉州窑景区的高校直通车。吉州窑景区完成遗址公园一二期游线贯通和遗址公园展示提升,奥特莱斯购物公园闪亮呈现,吉州窑艺术馆主体工程、庐陵宾馆改造提升完工。永阳中洲岛旅游度假村、指阳泷潭秘境旅游度假村正在收尾,敖城山水功阁垂钓中心、天河战狼研学中心已完成建设,并对外运营。
全县共有教育单位数171所,其中吉安县合计155家,井开区合计16家。共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吉安县6家,井开区2家;共有普通初中28所,其中吉安县26家,井开区2家;共有小学50所,其中吉安县49家,井开区1家;共有幼儿教育76所,其中吉安县66家,井开区10家;共有职业教育4所,其中吉安县3家,井开区1家;特殊教育1所,少儿体校1所。2023-2024学年毕业生数29533人,其中吉安县26484人,井开区3049人;在校学生数104156人,其中吉安县90697人,井开区13459人。共有普通中学学生41585人,小学学生42124人;共有教职工人数8539人,其中吉安县7469人,井开区1070人。共有普通中学教职工3501人,小学教职工2799人。
新高考实现开门红,本科上线2748人,同比增加419人,上线率为59.47%,其中上特控线1156人,同比增加247人,上线率25.02%。一本二本上线率均居全市(县区)第一,清华北大录取7人。
全县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4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7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235个、诊所6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2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4人,注册护士1002人,药师(士)97人,技师(士)188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873张,其中:医院1380张,乡镇卫生院1328张,妇幼保健院165张。
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48例,报告发病率464.13/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98%,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新生儿建卡建证率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率达100%,基础疫苗接种率为94.06%,及时率均达到了90%以上,加强免疫接种率为85.3%。
全县建立健康档案46.01万份,建档率97.52%;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数量41.5万人,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90.2%;累计签约23.57万人,签约率50.16%,重点人群签约13.27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8.3%。其中农村脱贫人口签约48635人(总人数49495人),履约48304人,签约率98.26%,履约率99.32%;三类监测对象签约2662人(总人数2742人),履约2637人,签约率97.08%,履约率99.25%。
九、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90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9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7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853人,其中省内新增农村劳动力4983人,就业见习109人。职业技能培训3208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2143人,创业培训1065人。新增发放创业贷款42118万元,扶持创业1922人,带动就业8461人,新增担保基金45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9.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389人,完成基金征缴2497.78万元。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56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19元,同比增长8.2%。
2024年,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56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64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116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3429人。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基金5260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基金2988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基金4866万元,工伤保险征缴基金1929万元。累计养老金104924万元,累计发放各项工伤保险待遇2221万元。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2024年年末,全县(不含井开区)户籍人口为502987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00353人、乡村人口为302634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68586人、女性人口为234401人。全县(不含井开区)年末常住人口为401443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98553人,乡村人口20289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46%。
2024年全县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4.19%,人口出生率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9‰,死亡率为2.88‰。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2024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5.285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90.5376吨,氨氮排放量9.757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77.8847吨。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全县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一住两公”地块100%实现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2024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和亡人数与去年同期下降25%,实现“双下降”目标,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说明: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为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500万元。
4.公报中除教育部门数据有区分吉安县和井开区之外,其余数据均不包含井开区。
5.公报中统计数据由统计局各专业年报提供,人口数为公安局统计年报数,财政、金融和教育、卫生、旅游、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指标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