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自治县成立68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各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开放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本县实际,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突出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聚力推动存量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全县经济运行逐步呈现恢复势头,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需求潜力持续释放,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88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749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02977万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503122万元,下降0.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6%、22.8%和56.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595元,比上年增长3.0%。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9.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5.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8.98%,比上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2.8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4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25%,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0万人,出生率为6.82‰;死亡人口0.19万人,死亡率为6.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8‰。
年末全县城镇就业人数12999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4人,比上年增加6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0%,比上年末缩小0.4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1950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8054万元,比上年增长5.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696公顷,比上年增加192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238公顷,比上年增加8公顷;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688公顷,比上年减少556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082公顷,比上年增加352公顷;桑园面积1368公顷,比上年增加135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63605吨,比上年增加917吨,增产1.5%。其中,稻谷产量21864吨,减少6吨,减产0.03%;玉米产量35466吨,增加686吨,增产2.0%;大豆产量2670吨,增加31吨,增产1.2%;薯类产量2619吨,增加216吨,增产9.0%。
全年油料产量2062吨,比上年增产8.1%;甘蔗产量51468吨,增产-34.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1472吨,增产4.7%;园林水果产量65866吨,增产4.7%;食用坚果产量3584吨,增产0.9%。
全年全县木材采伐量33.1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5%。油桐籽产量292吨,下降28.5%;油茶籽产量56784吨,增长19.0%;天然松脂产量1211吨,下降0.1%;八角产量3372吨,增长3.2%。
年末生猪存栏14.32万头,比上年增长7.8%;全年生猪出栏19.33万头,增长3.0%。全年肉类总产量25409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14908吨,增长3.3%;牛肉产量850吨,下降5.9%;羊肉产量1025吨,下降5.8%;禽肉产量4191吨,下降4.4%;禽蛋产量934吨,下降29.9%。全年蚕茧产量3600吨,增长13.5%。
全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686吨,比上年增长4.5%。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3605 | 1.5 |
其中:稻谷 | 21864 | -0.03 |
玉米 | 35466 | 2.0 |
大豆 | 2670 | 1.2 |
薯类 | 2619 | 9.0 |
油料 | 2062 | 8.1 |
甘蔗 | 51468 | -34.1 |
其中:糖料蔗 | 50592 | -33.6 |
木薯 | 24541 | -0.9 |
蔬菜及食用菌 | 181472 | 4.7 |
园林水果 | 65866 | 4.7 |
油茶(籽) | 56784 | 19.0 |
肉类总产量 | 25409 | 0.6 |
其中:猪肉 | 14908 | 3.3 |
禽肉 | 4191 | -4.4 |
蚕茧 | 3600 | 13.5 |
水产品 | 3686 | 4.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0%,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9%,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31.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2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5.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45.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24.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2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8.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其中电力生产增长103.6%,电力供应下降12.8%。
全年全县工业用电量900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7%。
表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包装饮用水 | 吨 | 650460 | 49.7 |
塑料制品 | 吨 | 6793 | -17.0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684 | 0.3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48850 | -15.5 |
人造板 | 立方米 | 107776 | -11.4 |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5.6%。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9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8%;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79.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55.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由赢转亏;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5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1%,比上年增加3.77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2%。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503122万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1793万元,下降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800万元,增长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476万元,增长0.8%;金融业增加值28903万元,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86000万元,增长2.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61707万元,增长2.7%。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6%。
年末全县境内公路管养里程1340.63公里,比上年(1335.13)增加5.5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332.81公里,比上年(1327.32)增加5.50公里;等级外公路7.81公里,与上年持平。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09.11公里;一级公路22.51公里;二级公路148.47公里;三级公路205.50公里;四级公路847.23公里。
全年全县公路货物运输总量416.00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30207.41万吨公里,增长2.1%。
全年全县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14.00万人,比上年下降1.2%。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11962.57万人公里,增长9.8%。
表3 2024年公路客运、货运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计量单位 | 总 量 | 比上年增长(%) |
公路客运量 | 万人 | 114.00 | -1.2 |
公路客运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1962.57 | 9.8 |
公路货运量 | 万吨 | 416.00 | 5.1 |
公路货运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0207.41 | 2.1 |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21836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657辆。轿车保有量11050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16辆。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6万件,包裹业务0.33万件,快递业务量169.8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32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46亿元,比上年下降1.8%。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04万户,其中:4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23.2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3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1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3.2%,餐饮收入下降3.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5.5%,饮料类增长4.7%,烟酒类下降4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7.9%,化妆品类下降69.7%,日用品类下降1.6%,五金电料类下降64.5%,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4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4%,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4.3%,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1.7%,汽车类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08.1%,其他未列明商品类增长17.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3%(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4%;房地产投资下降2.2%;民间投资增长1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938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住宅投资21868万元,比上年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83830平方米,增长13.6%。其中住宅81699平方米,下降14.0%。年末待售面积83880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1043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55239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877平方米。
表4 2024年巴马县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本年完成投资 | 万元 | 25938 | -2.2 |
# 住宅 | 万元 | 21868 | -2.9 |
房屋施工面积 | 平方米 | 480167 | -19.1 |
# 住宅 | 平方米 | 397375 | -16.4 |
房屋竣工面积 | 平方米 | 6499 | -97.8 |
# 住宅 | 平方米 | 6499 | -97.1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平方米 | 83830 | 13.6 |
# 住宅 | 平方米 | 81699 | 14.0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万元 | 54670 | -5.7 |
其中:国内贷款 | 万元 | 7038 | —— |
个人按揭贷款 | 万元 | 19227 | 17.9 |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39万元,比上年下降25.6%。其中税收收入14796万元,下降21.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828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2748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3327万元,比年初增加44347万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3149万元,比年初增加44180万元;年末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851141万元,比年初增加71733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5193万元,比年初增加103883万元。
表5 202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年末数(万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1023327 | 4.5 |
其中:住户存款 | 851318 | 9.2 |
#人民币 | 851141 | 9.2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98784 | -15.0 |
各项贷款余额 | 1195194 | 9.5 |
其中:短期贷款 | 200770 | -13.4 |
中长期贷款 | 965723 | 15.3 |
全年全县保险业保费总收入11978万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013万元,比上年下降15.1%;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965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全年支付各类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913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人身保险赔款及给付1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47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可支配收入198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下同)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36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2元,比上年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为2.61:1,比上年缩小0.07。
全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7162人,比上年增加1917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84人,比上年增加1415人。
全年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6384人,比上年减少2237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32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106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987人,比上年增加141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527人,比上年增加1340人。
年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数9个,床位数525张,收养人数115人。年末全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8802人次,比上年增加5166人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2945人次,比上年增加11352人次。城市特困人员供养1767人次,农村特困人员供养11389人次。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624.3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6775.0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后)2所,教职员工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在校学生2684人,当年招生889人,当年毕业451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6所,教职员工1544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人,在校学生20001人,当年招生6654人,当年毕业6229人。普通小学42所,教职员工2002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在校生26402人,当年招生3793人,当年毕业505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14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在校生45人,当年招生19人,当年毕业12人。学前教育(幼儿园)71所,教职员工1126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在校幼儿9254人,当年招生2333人,当年离园3795人。
表6 2024年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 在校生人数(人) | 招生人数(人) | 毕业生人数(人) | 专任教师人数(人) | |
中等职业学校 | 2 | 2684 | 889 | 451 | 170 |
普通高中 | 2 | 5210 | 1700 | 1695 | 346 |
普通初中 | 14 | 14791 | 4954 | 4534 | 934 |
普通小学 | 42 | 26402 | 3793 | 5051 | 1683 |
学前教育(幼儿园) | 71 | 9254 | 2333 | 3795 | 593 |
特殊教育学校 | 1 | 45 | 19 | 12 | 9 |
全年全县授权专利36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年末拥有发明专利32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9202(册)。群众艺术团、文化馆各1个,组织各类文艺活动67场(次)。展览馆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24场(次)。年末全县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
全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1001.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国内旅游总消费107.16亿元,增长20.4%。年内入境游客0.79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201.62万美元。截止2024年末,全县有星级酒店3家;旅行社18家;A级旅游景区(点)6个,其中4A级及以上3个。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5个(含村卫生室和诊所),其中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农村卫生室92个。年末全县卫生从业人员200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06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5人,注册护士767人,农村卫生室卫生人员13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84张。
全年巴马籍运动健儿在国内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共107枚,其中金牌36枚,银牌35枚,铜牌36枚。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土地面积1976.42平方公里,占河池区域总面积的5.9%。2024年全县森林面积为155.2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8.56%,活立木总蓄积量1072.60万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积1.47千公顷。
全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0.02公顷,比上年减少160.52公顷,比上年下降94.1%。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65公顷,比上年减少2.74公顷;住宅用地2.83公顷,比上年增加2.81公顷;基础设施用地5.54公顷,比上年减少160.59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5.23千公顷(2023年末数)。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718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3%。其中,生活用水1482万立方米,下降2.1%,工业用水120万立方米,增长22.4%,农田灌溉用水5199万立方米,下降13.5%。耕地灌溉面积9509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5。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年末县城区规划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43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4平方米。
年末全县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8.8%;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住户燃气普及率为100%,管道燃气用户6347户,供气管道长度60千米。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64天,污染天数1天(轻度污染1天),优良率为99.7%,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32,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优良。
全年全县年平均气温21.8℃,年降雨量为1684.6毫米。
全年全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71万元。其中森林火灾事故16起,死亡0人。全年全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85起,死亡9人,受伤548人,直接财产损失37.66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巴马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为现价,增长速度按上年价格计算。
[4]常住人口指在本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本县、外出本县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5]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自治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自治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自治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池金融监管分局;公路里程、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反馈;教育数据来自自治县教育局;电影院(影城、中心)、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自治县文广体旅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自治县医疗保障局;社会服务、社保数据来自自治县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自治县应急管理局;交通事故数据来自治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平均气温、降雨量数据来自巴马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巴马生态环境局;林业、土地面积情况数据来自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城镇生活环境数据来自自治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和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水资源数据来自自治县水利局;专利数据来自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自治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