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国家统计局衡水调查队

2025年5月15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

一、综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971.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57.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055.8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1:33.3:53.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84元,比上年增长5.8%。

1  2020—2024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90.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70.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2.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17%,比上年末提高0.75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1万人,较上年持平。失业人员再就业0.9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25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降”,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居住五大类呈上涨态势,价格分别上涨3.9%、2.0%、1.9%、1.7%、0.6%;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食品烟酒三大类呈下降态势,价格分别下降0.5%、1.1%、1.6%。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上涨8.3%,鲜菜价格上涨7.3%,鸡蛋价格下降8.1%,鲜果价格下降10.0%。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1.8%,金属制品业增长13.4%,汽车制造业增长9.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增长23.6%,新材料领域增长19.9%,高端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增长17.7%。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0.21%,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39.5%。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20.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0.2%,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15.5%。全市在库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217个,完成投资增长43.8%,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2.8%。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7.36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29%。其中风力发电量18.22亿千瓦时,增长1.50%;太阳能发电量2.59亿千瓦时,下降1.52%;生物质发电量6.55亿千瓦时,下降4.52%。全年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82%;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46天,较上年增加27天,其中一级天数54天,较上年增加7天。

二、农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88.5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01.3万亩,增长0.1%;秋粮播种面积587.2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451.0万吨,比上年增加12.8万吨,增长2.9%。其中夏粮产量221.5万吨,增长0.9%;秋粮产量229.5万吨,增长4.9%。

3  2020—2024年粮食总产量

 

全年蔬菜产量325.4万吨,增长6.2%。油料产量9.5万吨,增长16.6%。园林水果产量124.6万吨,增长5.4%。中草药产量2.0万吨,增长47.6%。

全年主要畜禽肉产量31.5万吨,比上年下降2.9%。其中猪肉产量19.2万吨,下降5.3%;牛肉产量3.6万吨,增长1.0%;羊肉产量2.1万吨,下降2.7%;禽肉产量6.6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28.2万吨,增长5.1%;生牛奶产量40.7万吨,下降1.5%。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51万千瓦(不包括农业运输车),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2.3%。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4%。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10.5%,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增长6.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酒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增长27.7%、18.5%、13.4%、6.3%,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1.4%、26.8%、22.5%、10.5%。

从产品产量看,全市统计的11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65种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饮料增长32.1%,家具增长94.4%,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增长20.4%,塑料制品增长15.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7.3亿元,比上年下降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9.6亿元,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55.8亿元,私营企业利润总额29.7亿元。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8%。资质以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4家,较上年同期新增50家。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296.8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41.0亿元。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7.3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6.2亿元,增长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4.8%;金融业增加值139.2亿元,增长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10.5%。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7145.83万吨,比上年增长6.28%;货物运输周转量324.2亿吨公里,增长1.92%。旅客运输总量222.33万人,增长12.01%;旅客运输周转量3.09亿人公里,增长16.81%。

全年邮政函件业务38.28万件,包裹业务10.74万件。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40506.69万件,比上年增长12.19%;快递业务收入24.31亿元,增长5.8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7.21亿元,增长12.48%。年末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52.25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08.7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1.14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达43.7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9.09万户,比上年末净增6.19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79.1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48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48.1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达到6.56亿G。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5.4%。从单位经营所在地看,城镇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2.7亿元,增长9.2%;乡村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2亿元,下降7.9%。限上单位零售额216.9亿元,增长9.3%。

4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9.8%,饮料类增长24.2%,烟酒类增长6.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4%,化妆品类增长2.0%,日用品类增长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26.9%,通讯器材类增长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0%,汽车类增长8.8%。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三产业投资增长3.7%。工业投资增长11.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3.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1%。民间投资下降1.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0.5%,办公楼投资增长201.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7.8%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95.8亿元。其中出口179.2亿元,进口1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0万美元,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7家。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81.5亿元,增长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1.7亿元,增长2.6%。民生支出382.8亿元,增长4.5%,其中农林水、粮油物资储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3.9%、6.1%、5.4%。

5  2020—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86.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64.82亿元,较年初增加205.30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73.76亿元,较年初增加522.8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量存贷比为53.75%,较去年同期降低1.36个百分点。

年末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0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88亿元,增长6.75%;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9.39亿元,下降0.52%。各类赔款和给付支出4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22.51亿元,下降4.29%;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0.35亿元,增长37.22%。

九、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54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44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01元,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0,比上年缩小0.03。

6  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2.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62.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0.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8.0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5.1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28.7万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8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0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重点实验室4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14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新增专利授权5189件,比上年增长6.3%。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2135件,比上年末增长26.9%。

年末全市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3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监测中心9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172家。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3所,招生1.03万人,比上年增长5.05%;在校生3.00万人,增长10.53%;毕业生0.73万人,增长17.42%。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8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9.50万人,小学在校生32.0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95万人,特教学校在校生0.09万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已备案博物馆15家,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群艺馆)14个。有线电视用户18.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119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410个,其中医院128个,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3576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802人,注册护士1437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6199张,其中医院21285张,乡镇卫生院3632张。

全年我市运动员共获省级以上赛事奖牌213枚,其中金牌58枚、银牌67枚、铜牌88枚。全市举办各类赛事20余场,其中2024年衡水湖马拉松赛获得“2023年度河北省全民健身金牌赛事活动”、“跑者服务及体验赛事”典型案例“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多项荣誉,并被河北省体育局评为“2024年河北省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赛事”。衡水航空飞行营地被河北省体育局评为“2024年河北省四星级户外运动营地”。

十二、资源和应急管理

全年营造林324065.8亩。年末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19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4人。

 

注释:

1、本公报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数据确定后,初步核算数据不再使用。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5、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6、民间投资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7、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8、本公报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