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区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大盘,扎实做好六篇文章,加快实现六个攻坚突破,常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现代化成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172亿元,同比增长409.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2.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2.6亿元,同比增长5.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306元,同比增长5.0%。

 

 

 

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2024年(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505.0 5.7
第一产业 0.0172 409.1
第二产业 492.4 7.2
第三产业 1012.6 5.0

(二)财政税收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亿元,增幅-28.2%。其中:税收收入53.0亿元,增幅-29.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亿元,增幅-6.5%。

(三)人口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1.94万人,户籍总人口88630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35079人,女性人口为451227人,户籍家庭总户数348777户,城镇化率100%。

二、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6万元,同比增长539.4%。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完成422.3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0.6亿元,同比增长2.2%。

(三)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18.7亿元,同比增长4.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0.6亿元,同比增长5.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9亿元,同比增长2.3%。

(四)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

全年实现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08.7亿元,同比增长5.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45.7亿元,同比增长5.0%。

三、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2.13亿元,同比下降70.1%。其中:出口总额36.1亿元,同比下降78.3%;进口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105.1%。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0.5861亿美元。

四、社会就业和民生保障

(一)社会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2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89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42人。

(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7.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人数25.6万人。

五、社会事业

(一)教育

全区小学29所,在校小学学生总数76811人,专任教师4743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总数39150人,专任教师331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总数7318人,专任教师3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二)科学技术

全年专利申请数2211件,同比下降20.0%,发明专利授权量976项,同比增长4.1%。

(三)文化

年末拥有剧场10个,体育场馆13个,博物馆4家,县级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42千册,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100%。

(四)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62个,医疗机构床位数8306张,卫生人员数16515人。

(五)旅游

全年旅游人数共3090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全年旅游收入总额达402.1亿元、同比增长6.4%。

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一)2024年,全年累计新增绿地60.58公顷,完成13条街道林荫路改造工作,新增立体绿化1.8万平方米,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两处,营造“金角银边”示范点位10个,实施5组装配式景观花乔和8组景观小品示范。打造35条31.9公里天府绿道,打通天府绿道堵点断点15处,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项目14处。

(二)全年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量达标率100%。

(三)全年境内道路总里程(不含小区和单位内部道路)690.4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301万人,公路货运量90.5万吨。年末公交车路数202路,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1551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641辆,境内火车站数1个。

 

注:1.本公报所列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所列各数系初步统计数,实际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