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宁城县2024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落实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1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98.1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比例为28.2:27.0:4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124元,比上年增长6.9%。

图1 2020-2024年宁城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户籍人口59.5万人,男性人口31.0万人,女性人口2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463人,出生率5.8‰;死亡人口4974人,死亡率为8.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8%,衣着价格下降1.9%,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8%,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8%。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 0.1
其中:食品烟酒 -0.8
其中:粮食 1.1
鲜菜 7.0
畜肉 -1.7
水产品 -0.3
-12.5
干鲜瓜果 -5.9
衣着 -1.9
居住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2.8
交通和通讯 -1.8
教育文化和娱乐 0.4
医疗保健 3.5
其他用品和服务 3.8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6.8万亩,比上年增加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9万亩,增加0.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9万亩,增加0.8万亩。粮食作物中,玉米种植面积111.9万亩,增加4.0万亩;谷子种植面积4.4万亩,减少3.5万亩;高粱种植面积27万亩,减少1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2.6万亩,增加1.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88.5万吨,增长3.7%。全年谷物产量87.0万吨,增长2.9%。其中,玉米产量74.0万吨,增长4.8%;谷子产量1.3万吨,下降34.5%;高粱产量11.5万吨,下降1.7%。薯类(折粮)产量2.6万吨,增长108.7%。

图2 2020-2024年宁城县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全年肉类总产量10.1万吨,下降4.6%。其中,猪肉产量1.2万吨,下降44.7%;牛肉产量4.2万吨,增长17.3%;禽肉产量3.9万吨,下降2.8%。禽蛋产量3.8万吨,下降4.3%。生牛奶产量1.6万吨,下降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6%。分门类看,制造业产值增长1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9.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增长27.9%,重工业产值增长12.5%。分重点行业看,能源工业产值增长22.9%,冶金工业产值增长6.5%,食品工业产值增长11.5%,化工行业产值增长53.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粗钢产量430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啤酒105837千升,增长2.9%;冷藏肉1.3万吨,增长66.5%,饲料11.1万吨,同比增长2.5%,饲料添加剂19.1万吨,同比上涨1.6%;锻件13.7万吨,同比增长69.1%。

表2 2024年宁城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指标 计量单位 工业产量
粗钢 万吨 430
饲料添加剂 万吨 19.1
冷藏肉 万吨 1.3
白酒 千升 1115.6
啤酒 千升 105837
供电量 亿千瓦时 33.7
铸件 万吨 11.7
锻件 万吨 13.7
膨润土 万吨 110.2
焦炭 万吨 13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利润-11.1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下降4.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87.6%,比上年末增长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建筑业产值比上年增长0.7%。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万平方米,下降2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11.3%;金融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2.6%;其他服务业44.6亿元,增长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5%。

图3 2020-2024年宁城县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4.8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25.0%。快递业务量9266.6万件,比上年增长4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图4 2020-2024年宁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1%,烟酒类增长70.9%,中西药品类增长4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0.3%,汽车类增长2.6%,通信器材类下降2.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3.9%,金银珠宝类增长1.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1%。

七、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6617.5万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37.8%。其中,出口25814.2万元,增长161.1%;进口803.4万元,下降38.4%。全年利用外商投资370万元。

图5 2020-2024年宁城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速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4.2亿元,下降9.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5.7%;非税收入3.3亿元,增长1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比上年下降18.3%。

图6 2020-2024年宁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速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6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3.6亿元,增长10.7%。贷款余额20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住户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7.5亿元,增长52.7%;短期贷款余额52.6亿元,下降36.5%。

全年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14692万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财产险收入5905万元,下降2.8%;人身险收入8787万元,下降0.9%。各类赔款及给付5016万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财产险支出3641万元,下降13.0%;人身险支出1374万元,增长32.5%。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4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0元,比上年增长4.7%。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2186元,下降1.0%;经营净收入13582元,增长37.2%;财产净收入870元,下降30.9%;转移净收入5792元,下降16.7%。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9元,比上年增长6.8%。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6186元,下降23.4%;经营净收入8269元,增长52.0%;财产净收入85元,下降36.6%;转移净收入3909元,增长7.7%。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080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16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315元,增长7.2%。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69人,比上年末增长4.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39457人,下降1.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9626人,下降0.9%。全年共有4.8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2109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788元。4.6万人享受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554元增加到582元。

年末全县城镇拥有社区养老服务站1个。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42人。民办公办养老机构14个,床位2026张。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成果登记15项,比上年增长275%。新增授权专利192件,增长79.4%。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2项,增长83.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99万元,增长24.2%。

年末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年招生1954人,在校生4920人,毕业生1405人。年末共有普通高中3所,民办高中1所,全年招生3400人,在校生9977人,毕业生3132人。年末共有初中13所,全年招生6499人,在校生18195人,毕业生6498人。年末共有完全小学57所、教学点40个、一贯制学校3所、民办学校1所,全年招生4471人,在校生31930人,毕业生6530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各类群众性艺术表演注册团体22个,专业演出队伍1个(乌兰牧骑)。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艺术馆1个,博物馆3个。全年接待游客31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33个,其中医院8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5个;农村牧区卫生院27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6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43人,注册护士1972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总用水量1.4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其中,生活用水下降5.9%,工业用水下降13.6%,农业用水下降2.3%,生态补水增长6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63.1立方米,下降3.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1立方米,下降16.9%。全年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4天,优良天数302天,优良天数比例83%。全县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各水源井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比上年增长24.5%。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第五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宁城调查队;旅游数据、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来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赤峰市统计局反馈数据;保险业保费收入、赔款和给付支出数据来自人寿、人保、大地保险等单位;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成果、签订技术合同及成交额数据来自县工信和科学技术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县水利局;空气质量、饮用水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