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695.89亿元,比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8:52.6:46.6。
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8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82万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3153人。扶持自主创业5165人,带动就业1.62万人,发放各类创业补贴92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30万元。
年末拥有内资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总数268384户[3],比上年增长1.0%。企业总数95024户,比上年增长4.7%,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4463户,私营企业90561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9户。个体工商户总数172837户,比上年下降0.9%。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523户。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2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0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4千公顷。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3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3千公顷。
全年出栏生猪3.07万头,比上年下降5.0%,猪肉产量2518吨,比上年下降9.5%。奶牛存栏989头,比上年增长19.3%,牛奶产量6167吨,比上年增长28.2%。水产品产量19457吨,比上年下降3.2%。
在全市跟踪统计的19种重点产品中,有11种产品的产量实现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24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
表1 2024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4.33亿元,比上年下降25.3%。房屋施工面积848.7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9%。房屋新开工面积97.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6%。房屋竣工面积131.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8.2%。商品房销售面积159.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97万平方米。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比上年下降4.7%,服装鞋帽针纺织类比上年增长13.0%,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5%,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9.4%。
表2 2024年全市限额以上主要行业零售额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55亿美元。新增外资项目71个(新设48个、增资23个),合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0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7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6个,完成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76亿美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2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5345万美元。
全年完成客运量36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完成货运量7414.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1%。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7900.46万吨,比上年增长0.3%。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城域网出口带宽近4.1T。累计建成移动电话基站数17310个,其中4G基站11526个,5G基站5784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1.8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89.50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60.8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5.62万户,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6.02万户。
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5个,星级饭店6家,旅行社4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工业旅游区1个。
表4 2024年全市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157.26亿元,比年初增长2.6%;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346.44亿元,比年初增长9.9%。存款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531.95亿元,比年初下降4.3%;住户存款余额2806.66亿元,比年初增长13.0%。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456.37亿元,比年初增长12.2%;住户贷款余额888.41亿元,比年初增长1.1%。
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49.62万户,比上年增长3.1%;证券机构交易金额1257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年末,全市累计有上市公司62个,其中境内上市39个(主板29个、创业板9个、北交所1个),境外上市23个。
全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8.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产险收入28.7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寿险收入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各项赔付支出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人身险赔付支出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年获批省研究生工作站5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家,无锡市重点实验室2家,无锡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新建江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3家。
全市获评省前沿技术研发项目、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各1项。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A类项目1个、省“双创计划”双创人才1个、科技副总12人,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创新领军团队1个、创业领军人才33人、创新领军人才15人。获评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3项。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2376人,在校生6773人,毕业生1232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3755人(含技校)。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招生71人,在校生314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37所,在园幼儿35490人,比上年减少4226人。
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35个,其中医院37家,卫生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开放床位10518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723人。全市医疗服务总诊疗1244.70万人次,收治住院30.67万人次。
全年新增健身步道16.36公里,大型体育场馆低免接待健身市民192万人次。全年举办元旦公益徒步等市级群体赛事活动38项次、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33项次,承办国际武术邀请赛等省级以上体育竞赛37项次。打造“跃动暨阳”江阴市全民健身八大系列品牌赛事,共开展1300场次活动比赛。体育“三进校园”累计完成39所学校、656课时的送教工作。江阴市健身操舞协会下属云亭定山艳阳天舞蹈队获评优秀民间健身团队,江阴市人民医院获评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江阴市足球队成功实现“无锡杯”三连冠;江阴籍运动员累计获得省级以上金牌84枚。新桥镇文体中心、飞马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全市首个民营体育综合体厂多多文体中心落户高新区并顺利运营。全年完成体彩销售达11.92亿元。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71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06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46元,比上年增长5.4%,农民收入连续第25年蝉联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517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529元,比上年增长7.5%[6]。
全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3.30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6.48万人,缴费率达97.17%;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9.60万人、57.5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5万人,缴费率达98.20%。全年企业职工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0.25万人和59.53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9.07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养老床位6142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6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2389.42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856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445.08万元。全年实施直接救助12.63万人次,直接医疗救助支出2279.13万元;实施临时救助267人,发放救助金84.4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4571人。
全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4%。18个国省考河道断面优Ⅲ比例持续保持100%,其中11个断面监测达到Ⅱ类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全市林木覆盖率25.1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567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5152公顷,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6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51%,建成区绿地率41.19%。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098人/亿元。
注:
[1] 本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本数据来自市数据局;
[4] 本公报中粮食、畜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江阴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
[5]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
[6] 根据国家统计局江阴调查队2024年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