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赤峰市元宝山区统计局

2025年4月29日

 

2024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力以赴实施“六个工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五大任务”目标,结合地区实际,多措并举扬优势、解难题,全面统筹稳增长、释潜能,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完成206.9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3.25亿元,同比下降2.5%;第三产业增加值93.61亿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14.5∶40.3∶4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240元,比上年增长3.9%。

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0.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61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21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51人。

 

二、农牧业

202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9152.33公顷,同比增加145.39公顷,增长0.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44.75公顷,同比增加55公顷,增长0.2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6970.52公顷,同比减少1352.15公顷,下降7.37%;大豆播种面积1822.62公顷,同比增加376.33公顷,增长2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07.58公顷,同比增加90.33公顷,增长2.0%。

2024年,粮食作物产量202434吨,同比增加1807.48吨,增加0.9%。其中:玉米产量175754吨,同比减少6830.63吨,下降3.74%;大豆产量2234吨,同比增加939.25吨,增加72.5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973.49吨,比上年减产145.01吨,下降12.96%;甜菜产量7164吨,比上年增产4532吨,增长172.1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7644.41吨,比上年增加1337.59吨,增长1.55%;水果总产量12921.4吨13802.83吨,比上年减少881.43吨,下降6.39%。

表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4年 同比增长(%)
农作物 公顷 29152 0.5
其中:粮食作物 公顷 24545 0.22
其中:玉米 公顷 16971 -7.37
大豆 公顷 1823 26
经济作物 公顷 4607 2.0

 

表2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4年 同比增长(%)
粮食 202434 0.9
其中:小麦 89 -26.1
玉米 175754 -3.74
谷子 16134 87.2
高粱 3381 -15.17
豆类 2294 58
其中:大豆 2234 72.52
薯类 4554 2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2.9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主要产品中,原煤产量1706万吨,同比增长16.9%;发电量115.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8%;焦炭产量46万吨,同比下降24.8%;水泥产量20.1万吨,同比下降2.7%;液体乳产量11.4万吨,同比下降9.7%;商品混凝土产量15.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8%;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49.2万吨,同比增长7.5%。

表3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4年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1706 16.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15.8 -4.8
焦炭 万吨 46 -24.8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5.1 28.0
水泥 万吨 20.1 -2.7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49.2 7.5
兽用药品 万吨 0.1 17
盐酸(氯化氢,含量31%) 万吨 7.2 713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12.1 6.4
涂料 万吨 0.1 -24.8
甲醛 万吨 16.4 1.8
饲料 万吨 73 0.6
饲料添加剂 万吨 45.2 5.4
味精(谷氨酸钠) 万吨 18.4 1.6
乳制品 万吨 11.4 -9.3
铁合金 万吨 12.6 1615.5
矿山专用设备 万吨 0.3 -33.7
自来水生产量 亿立方米 0.3 0.6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7.96亿元,同比增长2.6%(注:此数据为2024年12月生产月报数据)。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

2024年,建筑业增加值10.33亿元,同比下降18.3%。全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0家,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竣工房屋面积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

 

四、服务业

2024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85亿元,同比增长6.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9.86亿元,同比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3亿元,同比增长4.6%;金融业增加值9.11亿元,同比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9.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50亿元,同比增长3.9%。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7亿元,同比增长295.2%;第二产业投资58.8亿元,同比降低1.0%;第三产业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14.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亿元,同比增长3.6%,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70.5%。

2024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48亿元,同比下降0.38%。商品房销售面积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45%;商品房销售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42.71%。

 

六、国内贸易

 

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46亿元,同比增长5.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33.26亿元,同比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8.2亿元,同比增长10.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累计实现39.09亿元,同比增长5.0%;餐饮收入累计实现2.37亿元,同比增长11.3%。

2024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77.5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批发业实现39.11亿元,增长4.3%;零售业实现34.16亿元,增长7.4%;住宿业累计实现营业额0.56亿元,增长2.52%;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3.72亿元,增长4.8%。

 

七、对外经济

 

2024年,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78.7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出口33.75亿元,进口44.97亿元。全年无新增实际利用外资[3]

 

八、交通和邮电

 

2024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到978.1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一级路65.8公里,二级路133.8公里,三、四级路778.5公里;按路面类型划分:沥青混凝土路591.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256.5公里,砂石路130.1公里。

2024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2.38亿元,同比下降8.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7亿元,同比增长2.3%;邮政业务总量0.11亿元,同比下降7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63万户,同比下降1.6%;移动互联网用户33.10万户,同比下降1.2%;固定宽带用户12.63万户,同比增长1.8%。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税收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9.4%,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9.2%,教育支出增长2.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8.2%,卫生健康支出下降17.6%,节能环保支出增长92.8%,城乡社区支出增长7.0%。

202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7.90亿元,比年初增长6.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3.11亿元,比年初增长8.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9.90亿元,比年初增长5.6%。其中,住户贷款163.39亿元,增长5.4%。

2024年,全区保险业保费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财产险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3%;人身险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1.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34亿元,同比下降0.84%;人身险支出1.40亿元,同比增长16.9%。

 

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3354元,同比增长4.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47272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31105元,增长5.6%。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20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857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975元,增长6.3%。

2024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同比增长0.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同比增长0.56%。

2024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各类人员183694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92943人(在职57954人,领取待遇34989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12745人(在职8228人,享受待遇4517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8006人(在职56502人,领取待遇21504人)。

2024年末,全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553家,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9671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456人。

2024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67734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8570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2025人。

2024年末,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639户2457人,人均补助水平655元/月,农村低保对象3862户5556人,人均补助水平420元/月。

2024年末,全区公办养老机构1家,床位400张;民办养老机构5家,床位279张;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3家,床位100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个,床位355张,社区养老服务站2个,床位40张;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个,床位108张;农村养老服务中心4个,床位145张,农村养老服务站31个,床位192张。合计床位1619张。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4年,全区共签订技术合同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951.69万元。全年向上级部门争取科技资金985万元。

2024年末,全区普通教育中小学校27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6所,小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教育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机构41所。普通教育在校学生26771人。其中:小学13796人,普通中学12975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65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5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5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32%,初升高升学率111.57%。

 

十二、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4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9.5万册(件)。镇乡街综合文化站12个,文化室96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8%。

2024年,全年旅游接待9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6亿元。

2024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255家。其中: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家,乡镇卫生院9家,村卫生室88家,门诊部4家,诊所137家,妇幼保健院1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688张,在岗职工27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06人。

2024年末,全区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36个。体育人口数11.5万人。

 

十三、资源和环境

 

2024年,全区总用水量1351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7%。 水资源总量11532万立方米。

2024年,全区完成退化林修复5200亩。全区森林面积4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活力木蓄积量96.38万立方米。

2024年,全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较常年偏高1.0摄氏度。全年累计降水量672.2毫米(各乡镇平均值),较常年偏多302.2毫米。作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1541.4小时,较常年偏少263.1小时。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外资指国外投资。

资料来源:

户籍人口数据来自赤峰市公安局元宝山区分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数据来自区就业服务中心;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投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赤峰市元宝山区分公司;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固定宽带用户数来自移动、联通、电信的元宝山区分公司;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元宝山区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赤峰市保险协会;社会养老、工伤保险数据来自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旅游和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区委宣传部;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区水利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草分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