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统计局
2025年4月21日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三区两地”“五个湘西”发展思路,锚定打造“州域经济核心增长极”目标,全力推进“八大行动”,聚焦产业突围、城市更新、文旅赋能三大重点,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不断开创吉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3277万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61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06501万元,下降14.6%;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015 万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20.9:7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804元,增长1.5%。
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15402万元,同比增长3.4%。工业增加值40911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9971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
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2.2%。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1万吨标准煤,下降42.2%。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777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42638万元,增长2.6%;林业产值4547万元,增长19.9%;牧业产值47303万元,增长4.0%;渔业产值4191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098万元,增长8.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80公顷,增长1.4%。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363公顷,下降9.3%;玉米播种面积2167公顷,增长34.1%;豆类播种面积619公顷,增长0.9%;薯类播种面积1162公顷,增长13.8%。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040公顷。其中,油料播种面积6015公顷,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5952公顷,增长0.2%;茶叶种植面积10262公顷,与同期持平;烟叶种植面积301公顷,下降0.3%。全年猕猴桃果园面积445公顷,下降0.2%,柑橘果园面积3943公顷,下降0.8%。
全年粮食总产量53600吨,同比增长0.1%。其中,稻谷产量35000吨,减少9.1%;玉米产量11420吨,增长31.4%;豆类产量1420吨,与同期持平;薯类产量5600吨,增长15.9%;油料产量8933吨,下降2.1%。蔬菜产量112827吨,增长1.7%。茶叶产量1869吨,增长0.8%。烟叶产量535吨,增长0.4%。猕猴桃产量3987吨,增长4.1%;柑橘类水果产量73275吨,下降0.4%。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主要农产品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吨 | 53600 | 0.1 |
油料 | 吨 | 8933 | -2.1 |
蔬菜 | 吨 | 112827 | 1.7 |
烟叶 | 吨 | 535 | 0.4 |
茶叶 | 吨 | 1869 | 0.8 |
猕猴桃 | 吨 | 3987 | 4.1 |
柑橘类水果 | 吨 | 73275 | -0.4 |
猪肉 | 吨 | 6500 | 1.6 |
生猪存栏 | 万头 | 5.16 | -12.9 |
生猪出栏 | 万头 | 8.42 | -4.2 |
全年肉类总产量9100吨,同比增长8.7%。其中,猪肉产量6500吨,增长1.6%;牛肉产量382吨,下降4.5%;羊肉产量374吨,下降6.5%;禽肉产量1879吨,增长56.6%。禽蛋产量4690吨,增长175.9%。年末出栏猪8.42万头,下降4.2%;牛出栏0.35万头,与同期持平。年末生猪存栏5.16万头,下降12.9%;牛存栏0.68万头,下降23.6%;山羊存栏1.41万只,下降33.8%;家禽存笼88.70万羽,增长83.3%。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098吨,与同期持平。
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家,休闲农业农庄、农家乐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7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16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31家,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6个。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6.5万千瓦,农用柴油使用量815吨,化肥施用量(折纯)541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409116 万元,下降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0.4%。规模以上工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66.8%。规模以上工业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6.1%;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增幅较大的有:锂离子电池、纸制品、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元件,分别增长302.2%、92.6%、40.4%、33.2%;降幅较大的有:水泥、低压开关板、平板玻璃、变压器,分别下降100%、100%、92.7%、40.1%。
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六大产业集群,其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0.6%。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居前五位的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123家。其中,亏损企业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比上年下降20.2%,利润总额0.4亿元,下降95.5%。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烟草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7424万元,同比下降16.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下降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55万平方米,下降35.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2万平方米,增长71.0%。签订合同额28.1亿元,增长2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5%。其中,项目投资下降1.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45.5%;非国有投资增长29.0%,民间投资下降14.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0.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60.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3%;民生工程投资下降10.6%;生态环境投资增长79.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5.5%。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9.7%;办公楼投资增长18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47.6%。房屋施工面积405.3万平方米,下降13.8%,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3万平方米,下降26.5%,本年商品房销售额98979万元,下降28.5%。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4259元/平方米,下降4.7%。商业营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为6840元/平方米,下降9.2%。
全年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112个,投资项目91个。其中,亿元以上15个已完工项目: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建设项目、吉首市专科医疗中心一期项目、武陵山智慧冷链仓储物流园、湘西黄金茶博览园项目、湘西高新区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园配套及土石方工程项目、吉首经开区腾达学校项目、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校区项目、湘西汽车后续综合服务建设项目一期、智能触控显示一体化项目、FPC柔性线路板项目、湘西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磷酸铁锂电池及太阳能路灯项目、现代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建设项目、酒类包装智能制造生产项目、年产500MWH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及配套电池组件生产线项目。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9508万元,增长0.4%。按行业分,批发业销售总额115.7亿元,下降10.8%;零售业销售总额95.7亿元,增长0.9%;住宿业营业总额4亿元,下降0.1%;餐饮业营业总额12.8亿元,增长5.4%。
在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1%,汽车类增长3.1%,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42.0%,其他类增长37.8%。
表3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 ||
指 标 | 零售额(万元) | 增速(%)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279508 | 0.4 |
按限额类别分 | ||
其中:限额以上 | 686390 | -7.3 |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 | 679300 | -7.3 |
其中:粮油、食品类 | 18568 | -16.4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509 | -22.2 |
化妆品类 | 568 | -28.9 |
日用品类 | 3304 | -11 |
五金、电料类 | 7 | 90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31 | 37.8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3910 | -42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3770 | -21.8 |
石油及制品类 | 407830 | -12.1 |
汽车类 | 207887 | 3.1 |
其他类 | 15322 | 37.8 |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5062万元,同比下降3.0%。其中,州高新区进出口总额82478万元,同比增长13.1%;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2584万元,同比下降82.5%。
全年引进外商投资306.9万元。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100.0亿元,同比增长12.1%。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0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5公里,国道109.0公里,省道13.9公里,县乡道513.1公里,村道252.8公里,专用公路39.0公里。全社会旅客周转量20702万人公里,客运量328万人。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26万元,增长21.4%;电信业务总量87420万元,增长2.0%。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595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62575万元(不含上划),增长7.7%;非税收入93020万元,增长8.7%。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2224万元,下降34.3%;企业所得税3481万元,下降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0210万元,增长12.3%。其中,教育支出84971万元,下降1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577万元,下降15.2%;卫生健康支出37471万元,下降15.4%;科学技术支出8613万元,增长20.5%;住房保障支出18263万元,下降10.5%。
表4 2024年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
指 标 名 称 | 总量(万元) | 增速(%) |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 | 190368 | 3.1 |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合计 | 155595 | 8.3 |
税收收入 | 62575 | 7.7 |
非税收入 | 93020 | 8.7 |
2.上划中央级收入 | 27539 | -17.5 |
3.上划省级收入 | 7230 | -4.2 |
4.上划州级收入 | 4 | 100.0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 | 490210 | 12.3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38273万元,增长5.7%;金融系统本外币贷款余额5801377万元,增长7.2%。
表5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 |||
指 标 名 称 | 总量(万元) | 增速(%) |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6138273 | 5.7 |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5801377 | 7.2 |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总收入18522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产险保费收入69880万元,下降3.7%;寿险保费收入115342万元,增长6.6%。保费收入中,健康险保费收入41994万元,大病保费收入7877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241万元。全年赔付额101390万元,增长12.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学校149所。其中大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1所,九、十二年制学校3所,小学28所,片完小、教学点3所(不计入学校总数),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90所。在校学生165807人,其中,小学生43447人、初中生20499人、高中生11446人、职业中专生7472人、大学生66148人(含研究生、成人、网络等学生)、幼儿园16583人、特殊学校212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6.83%,义务教育巩固率98.37%。
严格按照国家、省、州、市各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全覆盖政策,坚决做到“两个不能少”和“三个全覆盖”,即“一个项目不能少、一分钱不能少”,做到“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2024年共发放各类困难学生48848人次,资助金共计3098.43万元;基层就业补偿51人,共计25.95万元;资助2024年考入大学的困难生121人,共计7.7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901万元,惠及1434人次;关怀特殊困难教师29人,共资助30万元;社会捐资助学资金和物质总价值共计110万余元,惠及学生8200余人。
全市共有2835人参加高考报名,除高职单招、运训单招等提前录取考生外,实际共2411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1408人,高考本科上线率58.4%。本科录取1316人(包括运训单招9人),专科录取1198人(包括高职单招364人)。
表6 2024年在校学生、招生、毕业生数 | ||||||
大学 | 中等职业学校 | 普通中学 | 小学 | |||
普通高中 | 初中 | |||||
学校数(所) | 3 | 8 | 19 | 6 | 13 | 28 |
在校学生数(人) | 66148 | 7472 | 31945 | 11446 | 20499 | 43447 |
招生数(人) | 21577 | 2980 | 11281 | 4036 | 7245 | 7251 |
毕业生数(人) | 24996 | 2163 | 9742 | 3463 | 6279 | 7065 |
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3项。其中省级11项、州级2项。财政科技支出8613万元,项目实施完成率10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通过高企认证复审1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8项次,新品种12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表演团体120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文化经营单位(户)96家。其中,娱乐市场38家、文艺表演团体4家、网吧54家。
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12 项、州级项目20项、(县)市级项目32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1人。馆藏文物共计850件(套)。其中二级珍贵文物7件(套)、三级珍贵文物96件(套)。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6387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播放电视节目6205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4%。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农村无线、有线数字电视及卫星电视“户户通”用户共6385户,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439公里。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干线232杆公里,同轴电缆支干线519杆公里。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6家。其中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2家,中医综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11家,乡镇卫生院13家,社区服务中心5个,市级民营一级(含未定级)医院6家,门诊部及诊所193家,城区卫生服务站8家,急救站2家,医务室17家,村卫生室及村医疗点合计110家。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87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数2607人,护士数3619人。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5134张,实有床位数6641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
全市拥有室外场地1168个,室内场地106个,体育场地总数量1274个。其中田径场48个、游泳场(馆)11个、足球场27个、篮球场525个、乒乓球场298个、健身路径216个、其他体育场149个。参加湖南省锦标赛攀岩和游泳中吉首籍运动员取得6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其中,5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矿种26种,其中,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1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种。
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96.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7.8%。
全年造林面积133.4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182.5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7.01%。全市城区绿地面积1986.65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67起,同比下降42.2%;死亡31人,同比增长14.8%;受伤54人,经济损失116.72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发生11起,增长37.5%;死亡12人,增长14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28311人,常住人口42.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84万人,农村人口10.24万人。城镇化率75.65%,较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070人,出生率6.49‰。全年死亡人口1977人,死亡率6.20‰。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29‰。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31元,同比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01元,比上年增加1531元,增长3.8%。其中,工资性收入27750元,增加1127元,增长4.2%;经营净收入3345元,增加202元,增长6.4%;财产净收入2590元,下降100元,下降3.7%,转移性收入8116元,增加30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8元,增加995元,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8465元,增加507元,增长6.4%;家庭经营净收入3774元,增加230元,增长6.5%;财产性净收入158元,增加6元,增长3.8%;转移性净收入4901元,增加252元,增长5.4%。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32元,同比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41元,增长5.1%,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8126元、1905元、4544元、1629元、3674元、3693元、2495元和67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84元,增长4.6%,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5032元、711元、3886元、890元、1480元、2082元、1337元、167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
年末,全市城镇道路总长523.7公里,道路面积1283.3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37.49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380.59公里。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9.2%,燃气普及率达90%。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830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96%。
全市共有敬老院6所,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85人。全市年末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2424人,累计发放资金5287.89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78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725.3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63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562.51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041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18250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9928.55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8075人;离退休人员4000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9409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08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6287人,参保率80.1%;参加工伤保险42280人;参加失业保险29539人;参加生育保险19868人。其中,新增参保1452人。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数据进行了修订。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4]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邮电、国内贸易、金融、保险、安全生产、体育、卫生、教育、城建等数据均系吉首地区口径,包含州高新区、各州直数据。其余指标均为吉首市口径。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客货运输量、周转量、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量来自州邮政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湘西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州保险协会;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工信局;质量检测、发明专利、商标注册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测绘、矿产资源、土地数据、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造林、育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卫生数据、人口出生、人口死亡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敬老院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污水处理、城市绿化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土地流转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空气质量、水质量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吉首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