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渭南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全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57.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7.29亿元,增长3.4%,占生产总值的19.8%;第二产业增加值572.63亿元,增长6.5%,占2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7.81亿元,增长6.1%,占53.7%。人均生产总值46970元。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8.8%,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8.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96万人,城镇化率53.66%;乡村人口212.4万人,占46.34%。出生人口2.71万人,出生率为5.92‰;死亡人口4.14万人,死亡率为9.04‰;自然增长率为-3.12‰。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8万人,登记失业人员1.11万人。
全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9.0%,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39.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38.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4.1%。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31.40万千瓦,增长72.3%;电子元件3351万只,增长22.3%。
二、农业和林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7.23亿元,较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增加值347.11亿元,增长3.8%;林业增加值2.88亿元,下降6.1%;牧业增加值72.70亿元,增长1.8%;渔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9.94亿元,增长2.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99.34万亩,较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438.96万亩,增长0.3%;秋粮360.38万亩,增长0.8%。全年粮食产量265.4万吨,较上年增长2.8%。其中,夏粮130.15万吨,增长3.1%;秋粮135.25万吨,增长2.5%。全年园林水果产量436.38万吨,较上年增长5.0%。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60.69万头,较上年末增长7.0%;牛存栏17.55万头,下降17.9%;羊存栏69万只,增长4.0%;家禽存栏1345.2万只,下降17.3%。全年生猪出栏232.15万头,较上年增长4.7%;牛出栏7.28万头,下降5.9%;羊出栏49.91万只,增长10.3%;家禽出栏1104.7万只,增长17.7%。全年肉类总产量22.69万吨,增长6.0%;禽蛋总产量14.65万吨,增长0.8%;牛奶总产量23.14万吨,下降18.3%。
全市营造林面积46.66万亩;自然保护区4处,分别是韩城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州大鲵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沙苑县级自然保护区。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6.21亿元,较上年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较上年下降8.7%,制造业增长1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工业增加值与上年持平,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9.2%。非能源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6.1%,装备制造业下降5.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915.45亿元,较上年下降4.3%;利润总额17.24亿元,下降3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32.54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1.6%;用电量123.03亿度,下降2.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5.74亿元,较上年增长4.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增长1.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下降21.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87亿元,较上年增长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7.95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08亿元,增长4.5%;金融业增加值111.71亿元,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149.25亿元,下降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45亿元,增长12.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7.7亿元,增长5.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77.46亿元,增长59.9%。
全年公路货运量1.87亿吨,较上年增长1.1%;公路货运周转量226.74亿吨公里,下降0.5%;公路客运量1655.97万人,增长8.8%;旅客周转量81707.61万人公里,增长3.1%。
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21824.97万件,较上年增长41.5%。其中,快递业务量17721.67万件,增长58.7%。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7.20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0.70亿元,增长34.4%。
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1.36亿元。移动电话用户307.07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46.4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8.25万户,其中速率在1000M及以上的宽带用户28.74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6.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77.85亿元,增长10.3%。限额以上销售单位按所在地分,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下降1.8%,商品零售增长11.6%。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稳定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39.9%;烟酒类增长16.3%。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25.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7%;电子出版物及音响器材类增长22.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较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7.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7%。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2.0%,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增长52.0%。工业投资增长19.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7.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8.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下降16.5%。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260.63万平方米,下降8.9%。商品房销售面积179.57万平方米,下降29.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7.96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长48.2%。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26.90亿元,较上年增长5.7%。其中,进口7.30亿元,增长6.5%;出口19.61亿元,增长5.5%。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额1535万美元,较上年增长32.7%。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115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7.77亿元,同口径增长3.3%;财政支出576.48亿元,增长2.1%,其中民生支出478.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11.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32亿元,增长7.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41.09亿元,增加233.68亿元,增长11.6%。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2.09亿元,较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49亿元,增长1.3%;人身险保费收入76.6亿元,增长1.8%。保险赔款总额39.81亿元,增长9.9%。其中,财险赔款17.02亿元,下降0.4%;人身险赔款22.79亿元,增长19.2%。
九、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56元,较上年增加1529元,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64元,比上年增加1660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57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9元,比上年增加1302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68元,增长4.5%。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31,比上年缩小0.08。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86.56万人,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3.28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数20.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7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4.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2.0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9.3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52.7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8.57万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登记技术合同581项,合同金额32.76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360项,合同金额10.65亿元;技术转让合同7项,合同金额61.95万元;技术咨询合同6项,合同金额501.74万元;技术服务合同206项,合同金额22.04亿元;技术许可合同2项,合同金额190万元。
全年共获授权专利168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8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77件。年末,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97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30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85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0.908件。
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5所,招生9086人,在校生32294人。幼儿园1028所,入园幼儿30361人,在园幼儿119600人;小学584所,招生46746人,在校生317517人;初中180所,招生56355人,在校生162497人;普通高中41所,招生30085人,在校生84349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2.2万个。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28316场,观看群众224万余人次,覆盖全市2335个行政村和社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全市有12座公共图书馆、12座文化馆,馆内藏书总量达到304.25万册。
全年共接待游客920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1%;旅游总花费620.58亿元,增长18.0%。
全市卫生健康机构3906个(包括村卫生室2566个),其中,医院16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9个,卫生院19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008张,其中,医院病床25844张,卫生院病床7547张。卫生人员486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20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981人,注册护士16220人。
圆满举办2024“丝绸之路·华山杯”渭南国际足球邀请赛等936项体育赛事。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锦标赛是省十八运会周期第二个年度比赛,我市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比赛,参赛人数1462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220人,领队、教练员、队医及工作人员242人;共获得153枚金牌、140枚银牌、139枚铜牌。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4年,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41,较上年下降8.3%;优良天数250天(优34天,良216天),较上年增加4天;重度及以上天数2天,减少14天。PM10浓度为73μg/m3,下降11%;PM2.5浓度为42.7μg/m3,下降12.8%;二氧化氮(NO2)浓度为32μg/m3,上升13.5%;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1.1mg/m3,下降21.4%;臭氧(O3)平均浓度为170μg/m3,上升6.2%;二氧化硫(SO2)浓度为9μg/m3,上升12.5%。
全年城区昼间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处于42.0~74.4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0dB(A),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昼间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
全年11个国控断面中10个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1个为Ⅳ类。其中黄河龙门、黄河风陵渡大桥、澽水河芝川、徐水河小曹河、双桥河三河口桥、北洛河三眼桥等6个断面为Ⅱ类,石川河渭南市出境、渭河潼关吊桥、北洛河王谦村、沋河张家庄等4个断面为Ⅲ类,金水沟裕西断面为Ⅳ类。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较上年减少5起,下降31.3%;死亡14人,减少2人,下降12.5%;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4.邮政业务收入是包括快递企业和邮政企业在内的行业总收入(包含报纸、杂志、信件等邮政企业专营收入和快递收入),快递收入是仅指快递业务的收入。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根据客运统计改革要求,自2024年1月起,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包括班车包车客运量、公共汽电车城际城乡客运量、出租汽车(含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城际城乡客运量。
7.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8.民间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在国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西安海关;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渭南市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外经局;旅游数据、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数据来自市文旅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渭南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不含韩城市);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渭南调查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不含韩城市);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