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紧紧围绕“13355”工作体系,以“五大行动”为统领,聚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呈现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6.9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0.7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为7.4:43.9:48.7。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8.0%,占经济总量的6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0亿元,增长8.8%。

年末常住人口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8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1.9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49%,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人口339285人,比上年末减少2978人,其中城镇居民115732人,占总人口34.1%,农村居民223553人,占总人口65.9%。按年龄阶段分:18岁以下55825人,18-34岁74266人,35-59岁131701人,60岁及以上77493人。

全年出生人口2006人,人口出生率5.91‰;死亡人口2751人,人口死亡率8.11‰;人口自然增长率-2.2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42亿元,增长1.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16万亩,增加0.04万亩,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2.87万亩,同比下降(以下简称下降)0.7%。粮食总产量10.55万吨,增长0.97%,其中,大春粮食产量9.47万吨,增长0.73%。蔬菜播种面积9.19万亩,增加0.24万亩,增长2.68%;产量17.18万吨,增长3.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96万亩,增加0.31万亩;产量0.53万吨,增产9.98%。

全年出栏生猪21.23万头,下降9.83%;出栏牛0.20万头,下降3.79%;出栏羊2.21万只,下降16.32%;出栏家禽191.77万只,下降11.8%。全年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2.00万吨,下降4.96%,禽蛋产量0.46万吨,下降1.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3.1亿元,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3%。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9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5亿元,增长1.8%,其中:煤炭行业实现产值16.0亿元,增长13.1%;建材行业实现产值33.3亿元,增长48.0%;机械加工行业实现产值23.5亿元,下降17.8%;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产值19.7亿元,下降29.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7亿元,下降0.6%,其中营业成本101.4亿元,增长11.0%;营业利润2.7亿元,下降80.1%,营业收入利润率2.4%。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7%。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5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7.7万平方米,下降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6万平方米,下降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8%;商品房施工面积76.1万平方米,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面积11万平方米,下降13%。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亿元,增长6.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2亿元,增长5.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7亿元,增长7.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8.1亿元,增长6.2%;餐饮收入8.8亿元,增长7.3%。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81亿元,其中:出口额3.69亿元,进口额0.12亿元。

六、交通、通信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公里;铁路营运里程35公里,火车站1个。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85亿元。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完成0.70亿元,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1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5万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4.1亿元,下降16.2%;非税收收入8.4亿元,增长1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亿元,增长7.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3.0亿元,比年初增加24.2亿元,增长9.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亿元,增长8.2%。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3%。

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95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0.98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7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7.2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7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202人。

现有公办养老机构10所(含福利中心)、床位986张,民办养老机构8所、床位924张,日间照料中心35个,养老服务驿站5个,救助管理站1个。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98人,保障标准788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185人,保障标准580元/人.月。全年特困人员集中供养410人,分散供养1336人。

九、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基础教育80所、中职1所),其中:幼儿园44所(公办20所、民办24所);义务教育学校32所(小学1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9所);高中阶段4所;特殊教育1所;另有小学教学点3个,附设幼儿班1所。

共有学生42727人。其中,学前幼儿生6747人、小学学生18348人、初中学生9633人、普通高中学生4776人、中等职业学生3148人(含现代学徒制学生28人)、特殊教育学生75人。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数4001人,幼儿园1100人、小学1049人,初中775人,普通高中541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01人,中职223人,特殊教育12人。

2024年,华蓥市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培育天府旅游名村(凉水井村)1个,顺利完成文化站评估定级,其中特级2个(双河街道、古桥街道),一级5个(庆华镇、溪口镇、阳和镇、明月镇、红岩乡),二级1个(高兴镇),三级1个(永兴镇),新评定星级旅游饭店3家。华蓥山上居建设初显成效,组建环华蓥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建成运营“上山上·时间愈所”首家高山特色精品民宿,乡伴·熊猫驿站、十里芳菲·红岩美村两大民宿组团火热开建,黑龙峡景区夏季漂流开门营业,大熊猫“林溪”“一家”进驻大熊猫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广安首个天文数字科普馆,开放21号特色旅游公路。倾力打造文艺精品,创作曲艺情景表演《雄山听潮》、情景歌舞《梨园又一春》、街舞《红岩少年》、音诗画《扇月春秋》等文艺作品100余件,举办各类展览及小型演出等文化活动68场,受益群众近二十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3个,实有床位数1640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0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52人,注册护士956人。

年内加快推进全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华蓥市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启动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6个,建成投用古桥街道和高兴镇全民健身中心2个,为11个村(社区)安装了全民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72平方米,全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广泛开展普及性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中小学生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竞赛,打造“1+X”学校体育品牌。全民健身氛围浓厚,举办华蓥山上健康跑、全民篮球、全民足球、全民羽毛球等导向性体育竞赛(活动)。华蓥市运动员参加省青少年举重、柔道、越野滑轮等锦标赛,共获17金8银9铜。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正式数据以《华蓥统计年鉴-2025》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因四舍五入原因可能导致各分项之和与总项不符合的情况。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包括图1、图2、图5)进行了修订。

5、公报中对外贸易、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卫生、户籍人口等数据来源于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交通局、邮政华蓥分公司、电信华蓥分公司、移动华蓥分公司、联通华蓥分公司、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其余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