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哈密市“一标杆两典范”的发展定位和“123456”发展思路,积极作为、实干苦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持续向好,市场需求稳中有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多项指标创新高。

一、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GDP187.62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7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0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工业增加值145.41亿元,同比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28.05亿元,同比增长0.3%。三次产业比例为6.378.715.0。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01617元,同比增长18.0%,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310美元。

1  2018-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速

二、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057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种植业产值61850万元,同比增长7.1%;林业产值90万元,同比下降11.5%;牧业产值44337万元,同比下降1.4%;渔业产值105万元,同比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676万元,同比增长9.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5万亩,比上年下降4.1%。粮食种植面积26.88万亩,同比下降5.8%其中:小麦18.03万亩,同比下降25.9%;马铃薯7.64万亩,同比增长85.2%;豆类1.06万亩,同比增长22.4倍;玉米0.15万亩,同比增长3.2倍。棉花种植面积0.45万亩,同比增长2.5%;油料种植面积2.33万亩,同比增长2.3倍;蔬菜种植面积0.20万亩,同比下降59.2%;瓜类种植面积0.28万亩,同比增长2.5%;苜蓿种植面积1.15万亩,同比下降59.5 %;饲用玉米种植面积0.23万亩,同比下降40.2%;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11万亩,同比增长1.1倍;打瓜籽种植面积0.09万亩,同比下降23.8%;安息茴香(孜然)种植面积0.49万亩;蔬菜制种面积0.29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16144吨,同比下降5.8%,其中:小麦70985吨,同比下降16.5%;马铃薯42932吨(折粮),同比增长94.6%;玉米733吨,同比增长3.4倍;豆类1494吨,同比增长10.2倍。棉花产量633吨,同比增长15.7%;油料产量4402吨,同比增长3.2倍;蔬菜产量6393吨,同比下降53.2%;瓜类产量7070吨,同比增长28.5%。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44.36万头(只),同比下降3.7%,其中:猪0.65万头,同比下降18.6%5.72万头,同比增长8.0%34.06万头,同比下降7.1%;全年牲畜出栏26.36万头(只),同比下降12.9%,其中:猪0.79万头,同比下降9.8%、牛2.16万头,同比增长0.8%、羊22.37万头,同比下降15.1%;全年肉类总产量10006吨,同比下降2.1%,牛奶产量8797吨,同比下降3.9%,禽蛋产量296吨,同比增长16.9%。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94万千瓦,同比增长0.24%。在耕作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877台,同比下降0.1%;小型拖拉机3650台,同比增长5.8%。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795.81吨,同比增长3.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79.73吨,同比增长47.5%;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3088.3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5%。

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047人,同比下降6.1%,实现劳务收入457.85万元,同比下降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

2  2018-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在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997322万元,同比增长30.7%;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211万元,同比增长42.8%;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5955万元,同比增长18.5%;煤炭加工实现增加值13737万元,同比下降8.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570万元,同比下降0.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85万元,同比增长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24万元,同比增长9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19万元,同比下降28.0%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1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5768.51

56.3

发电量

亿千瓦时

72.12

22.6

兰炭

万吨

26.81

11.1

页岩油

万吨

6.35

4.6

炸药

万吨

4.55

51.2

活性炭

0

-100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2.19

-50.8

风机主机

252

31.3

叶片

27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237.26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64.4亿元,同比下降12.9%。40家规模企业亏损企业6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10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6%。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为78405千元,同比下降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22.1%。其中,第一产业同比下降71.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61.4%,第三产业同比下降45.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9.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3.5%,民间投资同比185.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8.4%。

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877.0万元,同比增长5.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828.5万元,同比增长6.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7047.8万元,同比增长2.5%。


4 2018-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10.7万元,同比下降9.6%;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644万元,同比增长9.5%;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56.8万元,同比增长3.2%;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964.8万元,同比增长4.4%。

六、对外经济

全年累计招商引资项目17个,同比增长6.3%,累计到位资金166.4亿元,同比增长10.7%。

老爷庙口岸全年累计过货68.94万吨,货值5150.18万美元(约3.67亿元),同比增长131.5%。其中,进口68.76万吨,货值5112.0万美元(约3.64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4.31万人,同比增长4.5%;公路客运周转量786.7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8%;实现收入254.1万元,同比增长4.8%

年末全县共有邮政局(所)14处,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村12处;邮路长度(单程)1280公里,其中,农村1208公里;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703万元,同比增长28.1%;全年邮政函件业务0.66万件,收寄包裹业务17.9万件。

电信业务收入6500.48万元,同比增长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33户,同比下降18.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6772户,同比增长5.3%;年末互联网用户34045户,同比增长7.6%。电话普及率94.5/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8.0/百人,同比下降19.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6.5/百人,同比增长4.8%。

年末全县共有A级景点4个,其中,4A级景点3个;星级宾馆3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2家;全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3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5200万元,同比增长84.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323226万元,同比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431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税收收入248024万元,同比增长18.9%;基金收入60605万元,同比增长16.1%。地方财政支出409105万元,同比下降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6391万元,同比下降6.3%。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6549万元,同比下降7.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924万元,同比下降20.0%;科学技术支出1315万元,同比增长0.1%;教育支出48129万元,同比增长0.1%;卫生健康支出19340万元,同比下降11.0%;农林水支出7.47亿元,同比增长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589万元,同比增长7.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1100万元,同比下降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0752万元,同比增长5.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6205万元,同比下降0.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85570万元,同比增长21.3%。其中:住户贷款145892万元,同比增长16.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39677万元,同比增长22.0%。

全年保费总收入8220.21万元,同比下降3.7%。其中,财险保费6044.61万元,同比下降7.8%,寿险保费2175.6万元,同比增长10.2%。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7080.61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5982.84万元,同比下降7.1%,寿险赔款及给付695.53万元,同比增长8.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7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5所。普通高中招生284人,同比下降0.1%;在校学生832人,同比增长10.2%;毕业生219人,同比下降14.4%。初中招生1102人,同比增长20.8%;在校学生2743人,同比增长13.2%;毕业生758人,同比增长14.7%,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5人,同比下降7.2%。普通小学10所,招生525人,同比下降20.3%;在校学生4190人,同比下降14.3%;毕业生1185人,同比增长17.8%,小学专任教师637人,同比下降10.0%。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1358人,同比下降12.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其中,农村儿童入学率100.0%。农村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0%,城镇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0%。

截止2024年年末,全县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5件,同比增长6.5%,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7件,同比增长3.6%,发明专利5件,同比增长150.0%外观设计专利3件,同比下降25.0%,其中高价值专利1件

十、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体育馆3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14个。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数字电视用户500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所 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人员数66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6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219人,注册护士198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不含兵团)比上年末减少390人,同比下降0.01%,人口出生率7.1‰,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0元,同比增长5.7%。

5  2018-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3元,同比增长8.0%。


6  2018-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全县共有工会基层组织281个,同比增长15.2%会员人数12791人,同比增长11.8%。其中,女性4793人,男性7998人。

全年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1830人,同比下降1.7%。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7569同比增长11.9%。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63人,同比增长1.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706人,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33人,同比下降2.2%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7068同比下降0.1%。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8329人,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739人,同比下降3.4%。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1078人,同比增长16.6%。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3489人,同比增长10.6%

全县共有社区6个。年末共有360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比下降12.8%,占城镇户籍人口的1.2%;178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比下降4.0%,占乡村户籍人口的3.1%。全年累计向社会发放救助基金及社会福利资金2569.4万元,同比增长18.2%。            

十二、城市建设

全年供水总量17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6%。其中,居民家庭用水7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3%,自来水用水普及率100.0%。年末用水用户10757户,同比下降8.1%。

集中供热面积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其中:住宅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

城市道路长度33.74公里,同比增长4.5%道路面积54.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3.73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面积20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15%,比上年上升了6.14个百分点。公园15个,公园面积44.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34平方米同比增长6.0%。

十三、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总面积36899.81平方公里,县境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

全年总用水总量1.2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2%其中:农业用水1.0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工业用水0.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生活用水0.0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4%。

年末全县有森林总面积14.03万公顷,全年补植补造面积300.0亩。森林覆盖率4.15%,比上年提高了0.03个百分点

全县已发现矿种15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6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7种,非金属矿产7种。

全年县职责范围内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5起,同比增长50.0%,死亡20,同比增长11.1%,直接经济损失1551.18万元,同比下降18.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人。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与上年持平。其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Ⅰ级(优)为143天,占监测有效天数的40.1%;Ⅱ级(良)为207天,占监测有效天数的58.0%。通过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分别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的浓度限值,均属清洁水质,水质级别均为优。

全年平均气温4.3摄氏度,比上年下降0.7摄氏度同比下降14.0%;年无霜期140天,比上年增加2,同比增长1.4%;年降水量283.7毫米,比上年增加59.0毫米同比增长26.3%;年日照时数2897.9小时,比上年增加73.4小时,同比增长2.65%

备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地区生产总值为县域数,含兵团。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等为县辖数(不含兵团)。

4. 固定资产是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不含石油及兵团投资。

5. 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数。

6. 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哈密调查队。

8. 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来源于县运输服务总公司数据。

9.马铃薯折合粮食产量按照比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