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 报

临城县统计局

2025年3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全年生产总值完成689621万元,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2403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4821万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2397万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重为16.3:28.3:55.5。初步统计,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051元,比上年增长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491591万元,增长4.4%,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71.3%。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6949公顷,比上年减少4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7922亩,比上年增加4258亩;蔬菜种植面积21505公顷,比上年增加42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49499吨,增产1.15%。其中,夏粮产量56379吨,增产0.76%;秋粮产量93120吨,增产1.39%。

全年油料产量6554吨,增产9.42%;蔬菜产量74817吨,增产4.1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653吨,比上年增长0.79%。其中,猪肉产量6627吨,比上年减少3.4%;牛肉产量3355吨,比上年增长0.62%;羊肉产量651吨,比上年减少0.5%。猪年末存栏51836头,下降0.5%;猪出栏83168头,下降5.5%。禽蛋产量34461吨,增长8.2%。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49499 1.15
夏 粮 56379 0.76
秋 粮 93120 1.39
油 料 6554 9.42
花 生 5249 3.18
核 桃 8964 12.83
蔬 菜 74817 4.19
肉 类 15653 0.79
禽 蛋 34461 8.20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02759万元,比上年增长6.55%,其中农业产值106475万元,增长12.18%;林业产值4920万元,增长-39.86%;牧业产值84527万元,增长4.69%;渔业产值4783万元,增长1.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929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7.7%,制造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9618万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345.3万元,同比增长-5.4%。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产值增速

行业类别 增长%
非金属矿采选业 -73.7
农副食品加工业 38.1
食品制造业 -18.5
纺织业 -11.4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9
造纸和纸制品业 43.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1
医药制造业 -12.5
化学纤维制造业 13.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7.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
金属制品业 -14.4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5
专用设备制造业 -45.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9.5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2.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9.8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298万元,增长4.7%。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4万平方米,增长-6.3%;房屋竣工面积3.84万平方米,增长-55.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7.96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2%。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3.6%;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0.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比上年增长22.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工业技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7%。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82.4%,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7.8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81.9%。

五、商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2519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86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表3 2017-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万元)

年度 增速(%)
2017 10.2
2018 9.2
2019 7.8
2020 -0.9
2021 5.0
2022 1.1
2023 8.5
2024 6.2

六、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479万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1469万元,增长18.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8.6亿元,同比增长8.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3.7亿元,同比增长10.9%。

七、能耗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完成27955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8.3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9%。全社会用电量8537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35%,其中工业用电量49336万千瓦时,增长13.61%。

八、交通、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6937万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49.046公里(不含专道,含国省干线),比上年新增19.2公里。

固定电话用户达9376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04913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8594户。

九、教育、文化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05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县职教中心1所,县教师发展中心1所,县特教学校1所,初中10所,小学22所,教学点18个,幼儿园50所。

全县共有在编教师2107人,在校生46791人。在校生中,普高8247人,职中3129人,义教31183人,幼儿4232人。

高中教育。202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73.50%,600分以上66人,双一流高校录取156人,清华大学录取1人;

学前教育。县直二幼顺利通过城市一类园验收,完成碧桂园小区配套园移交工作,新增学位120个,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公办园占比达到6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8%。

科学教育。各中小学成立各类科学教育社团44个,创建实验室35个,评选出科普基地1个、科技馆1个,为学生科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义务教育。落实“阳光招生”政策,6536名学生全部实现就近入学;合撤各类学校58所,148名教师在县域内支教交流,7个优质学校与19个薄弱学校建立帮扶关系,对167名适龄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促进教育均衡。

办学条件。实施校舍改扩建工程,完成东羊泉小学食堂等4所学校食堂餐厅改扩建建设;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完成石城中学维修改造、鸭鸽营学区幼儿园维修改造等22个项目;实施专室提档升级工程,为全县32学校购置仪器设备、图书器材等,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30%。

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34.8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4.85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影剧院1个;体育馆1个。

十、卫生

卫生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中医康养。对照市建立我县中医药康养产业工作机制,制定临城县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2024-2026年重点任务清单。截至目前,我县已投用项目17个,在建项目2个,谋划项目13个。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78个家庭医生团队407名家庭医生实现了158582名签约服务对象全覆盖。

一老一小服务。全县托位数增加到85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25个。实现辖区内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率100%的目标。

健康扶贫。全县共有脱贫人口2539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报销费用1369万元。规范推进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共救治大病人员699人次,救治总金额438.9万元。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81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7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56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83450户,户籍总人口217620人,其中男性111029人,女性106591人。全年出生1012人,死亡2703人。户籍城镇人口7970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62%。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779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3元,同比增6.4%。

表4: 2017-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度 城镇 增速(%) 农村 增速(%)
2017 23193 8.5 8430 8.7
2018 25280 9.0 9484 12.5
2019 27808 10.0 10670 12.5
2020 29143 4.8 11513 7.9
2021 30950 6.2 12572 9.2
2022 31848 2.9 13276 5.6
2023 33377 4.8 14232 7.2
2024 34779 4.2 15143 6.4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61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083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5104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6343 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18761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162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达70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7728人。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