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五做一补一主攻一清零”八项战略行动计划,接续推进“五大攻坚行动”,笃定而行、克难而进、顺势而上、奋力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99.6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295.4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比例为1.5:24.8:73.6。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66237元(按2024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9214美元)。
图1 2020-2024年GDP总量及增速(单位:亿元,%)
表1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指标 | 计量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01.1 | 3.3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6.1 | 2.4 |
第二产业 | 亿元 | 99.6 | -2.6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95.4 | 5.3 |
其中:农林牧渔业 | 亿元 | 6.2 | 2.5 |
工 业 | 亿元 | 58.2 | -8.5 |
建筑业 | 亿元 | 41.7 | 5.3 |
批发和零售业 | 亿元 | 39.4 | 6.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亿元 | 27.6 | 11.1 |
住宿和餐饮业 | 亿元 | 18.4 | 6.9 |
金融业 | 亿元 | 43.0 | 5.6 |
房地产业 | 亿元 | 31.8 | 3.0 |
营利性服务业 | 亿元 | 56.3 | 8.0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亿元 | 78.5 | 1.2 |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18人,出生率为5.3‰;死亡人口1216人,死亡率为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根据省统计局反馈,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4.8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5万人。
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6820人,
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784人次。
图2 2020-2024年田家庵区新增就业人数(单位:人)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产量8.9万吨,增长1.7%。其中,夏粮2.7万吨,增长0.7%;秋粮6.2万吨,增长2.1%。油料产量0.5万吨,增长0.8%。
年末生猪存栏8013头,增长2.9%;全年生猪出栏14393头,增长4.3%。年末大牲畜存栏1208头,增长1.9%;全年大牲畜出栏800头,下降1.6%。年末羊存栏4626头,下降15.2%;全年羊出栏10074头,下降12.0%。全年肉类总产量3014吨,下降4.9%;水产品产量1790吨,增长2.1%。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 计量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万吨 | 8.9 | 1.7 |
其中:夏 粮 | 万吨 | 2.7 | 0.7 |
秋 粮 | 万吨 | 6.2 | 2.1 |
蔬 菜 | 万吨 | 4.7 | 3.3 |
肉 类 | 万吨 | 0.3 | -4.9 |
禽 蛋 | 万吨 | 0.4 | 2.2 |
水 产 品 | 万吨 | 0.2 | 2.1 |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553.5吨,下降0.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34.0吨,增长3.8%;地膜覆盖面积1823.1公顷,增长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6%;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8.6%。其中,国有企业增长24.9%,集体企业增长1.8%,股份合作制企业下降77.6%,股份制企业下降22.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75%,比上年下降1.02个百分点。
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9.7%,制造业增长10.1%,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1.2%。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4.4 |
其中: 轻工业 | 5.6 |
重工业 | -18.6 |
其中: 国有企业 | 24.9 |
集体企业 | 1.8 |
股份合作制企业 | -77.6 |
股份制企业 | -22.9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3 |
其中: 国有控股企业 | -25.9 |
其中: 大中型企业 | -23.79 |
表4 202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位 | 2024 年 | 比上年增长(%) |
纯 碱 | 万吨 | 52 | 21.18 |
合成氨 | 万吨 | 0 | -100 |
大米 | 吨 | 1485 | -74.5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585.68 | 75.33 |
中成药 | 吨 | 2094.97 | -35.5 |
塑料制品 | 吨 | 5404 | -31.08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83.2702 | 2.64 |
日用玻璃制品 | 万吨 | 10.1 | 46.63 |
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 | 吨 | 3589.31 | -36.17 |
泵 | 台 | 179 | -80.02 |
火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37932 | -5.33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0542.4 | 2.35 |
24个工业行业大类有1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8.5%,农副食品加工业179.4%,食品制造业12.9%,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4.5%,纺织服装、服饰业30.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12.7%,造纸和纸制品业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8%,金属制品业11.8%,通用设备制造业39.7%,专用设备制造业16.9%,汽车制造业58.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31.8%,仪器仪表制造业1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7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矿业集团总部)实现营业收入126.58亿元,增长8.1%;实现利税总额2.23亿元,下降6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100.4元,比上年增加3.3元;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1.7亿元,增长5.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6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2.8亿元,增长31.4%;安装工程产值3.9亿元,同比下降8.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95万平方米,增长1.8%;竣工面积2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7.4%;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0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3.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3%,民间投资增长10.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2.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7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房屋新开工面积13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竣工面积10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3.8%。商品房销售面积7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1.0%。
五、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3亿元,增长3.8%。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2.9亿元,增长2.0%。
图3 2020-2024年田家庵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0.0%,饮料类增长33.9%,五金电料类下降2.4%,书报杂志类下降4.8%,中西药品类增长19.5%,文化办公用品下降20.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为2.9亿元,增长4.1%。
表5 2024年主要商品零售额
指 标 | 单位 | 2024年 | 比上年增长 (%) |
粮油食品类 | 万元 | 76006.1 | 20.0 |
饮料类 | 万元 | 14279.4 | 33.9 |
五金电料类 | 万元 | 1601.8 | -2.4 |
书报杂志类 | 万元 | 28275.6 | -4.8 |
中西药品类 | 万元 | 23543.8 | 19.5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万元 | 12350.5 | -20.8 |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销售额97.6亿元,下降6.3%;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单位实现营业额8.2亿元,增长8.7%。
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823.1万美元,同比下降54%。
六、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1个,到位资金55.67亿元。全区纳入省重点项目7个,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计划内开工项目5个。参加4批全省开工动员10个项目,开工率、纳统率100%。
全年认定外商直接投资658万美元。
七、财政收支
2023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亿元,增长10.4%,其中:增值税完成5.2亿元,增长20.9%。2024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1.9%,其中:增值税完成4.3亿元,下降16.4%。
图4 2020-2024年田家庵区财政收支(单位:亿元)
全年财政支出17.7亿元。民生类支出16.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1%。重点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5.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共取得专利授权533件,其中发明专利16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36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申请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全区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37.95亿元、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32.27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企业研发中心1家,培育申报2024年农业科技(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项目1个。选派“科技副总”4名。与安理大材料学院、三兴检测、泰能电力公司签署政产学研用合作协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年末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在校学生126275人,招生32050人,毕业31379人,专任教师820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0%。
表6 2024年田家庵区各类学校情况
学校数 (个) |
在校生数 (人) |
招生数 (人) |
毕业生数 (人) |
专任教师数(人) | |
全区合计 | 177 | 126275 | 32050 | 31379 | 8204 |
中等职业学校 | 4 | 13574 | 4234 | 4494 | 541 |
中学 | 37 | 30815 | 11190 | 8458 | 4542 |
小学 | 41 | 64551 | 10191 | 10835 | 1828 |
幼儿园 | 95 | 17335 | 6435 | 7592 | 1293 |
文体服务持续优化,升级补建健身点66个,建设口袋体育公园4个、健身步道3公里。九龙儿童乐园正式开园,建成文化空间3处,举办“龙腾盛世、相约非遗”等文艺展演330余场。
年末共有医疗机构359个,其中医院2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7个,村卫生室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其他卫生机构0个。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91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58人,注册护士495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41张。全区儿童预防接种率98.97%,入院分娩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7‰。
九、环境保护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II级的天数占全部天数的75.4%;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43.28μg/m3,同比上升5.6%。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投入2200余万元改造经开区雨污管网13公里,实施74个小区雨污分流,开展西部水环境治理、惠利支渠综合治理,新建河道、管网11.7公里。“人防+技防”实现淮河禁捕退捕、打击非法采砂全时监控。
推深做实林长制,造林323.5亩(成片造林183亩、零星造林140.5亩)、退化林修复2001亩、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840亩。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41元,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69元,增长5.6%。
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2.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23.1万人。公办敬老院4个(含公建民营),床位556张。全年发放发放城市低保金2962.433万元和1390.23万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4479人次。民政部门直接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7.27万人次。
图5 2020-2024年田家庵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建成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55家,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搭建“政校企对接恳谈会”平台,举办招才引智高校行等“2+N”线下招聘会180余场,新增城镇就业68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00余万元。关心关注各类就业群体,在全省率先建成骑手友好街区,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4400余万元。聚焦“一老一小”,舜耕、史院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赵店社区建成全市首家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增公办幼儿园5个,新增托位645个、学位600个。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7400余万元。紧扣民生所需,高标准完成50项民生实事。义务教育基础不断夯实,实施田二十小等9所学校薄改提升,投资1.83亿元开工建设洞山中学二部,市二十四中获准移交龙湖中学开办国庆路校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通过初评。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东方医院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新朝阳医院主体封顶,市中医院曹庵分院开放问诊。
清风名庭、曹庵佳苑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淮、龙湖水街、油厂等片区征迁有序推进,签订协议1900余户。拆除改造危旧房1200套。新建青年路、淮舜路、淮耕路雨水箱涵,取直朝阳路“U型弯”,打通龙王沟水系“肠梗阻”,破解困扰多年的区域内涝顽疾。实施曹咀片区排水设施提升改造等工程,增加调蓄水面9万平方米,保障城区安全度汛。淮河大桥、十涧湖东路扩宽开工建设,学智路、新姚北桥建成通车,S19淮桐高速、G206洛曹段改扩建加快推进。新建街头游园4处、公共停车场7处,新增停车泊位650个。常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通过复查验收。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农,获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融资10亿元。加强环境整治,连岗村精品示范村主体完工,叶巷、姚西等4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开工建设,完成改厕260户。加强基础建设,新建农村道路17公里,养护四好农村路14公里,延伸曹庵自来水管网105公里,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加强监测预警,落实监测对象帮扶措施545条,消除风险47户105人。投入2600余万元实施衔接补助资金项目15个,新增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2个。
注释:
[1] 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加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 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 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