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三个环境巩固年”行动,聚力建好“一港三园”、宜居城市,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永仁实践之路。
一、综合
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15309万元,同比(下同)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961万元,同比增长2.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0.7%;第二产业增加值235872万元,同比增长0.4%,拉动GDP增长0.1
|
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8%;第三产业增加值384476万元,同比增长2.9%,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63.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9%:28.9%:4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6139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7945元。
|
(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永仁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79.12亿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426511万元,同比增长1.5%,占GDP比重52.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城市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
二、农业
|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33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4154亩,比上年增加179亩,同比增长0.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5985亩,比上年增加5416亩,同比增长3.2%。其中:烤烟种植面积37000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同比增长5.7%;油料种植面积26074亩,比上年增加1055亩,同比增长4.2%;蔬菜种植面积67707亩,比上年增加2041亩,同比增长3.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116:100。
全年粮食产量66955吨,比上年增加917吨,增长1.4%。其中:秋粮58563吨,比上年增加845吨,同比增长1.5%;夏粮8392吨,比上年增加72吨,同比增长0.9%。
全年产蚕茧1229吨,比上年增加453吨,同比增长58.4%;实现桑农收入7476万元,比上年增加3028万元,同比增长68.1%。
全年肉类总产量20875吨,同比下降6.7%。其中:猪牛羊肉20526吨,同比下降6.9%;禽蛋产量393吨,同比增长13.9%;水产品产量842吨,同比增长12.0%。
大牲畜年末存栏44156头,同比下降8.8%;生猪年末存栏108694头,同比下降7.5%;羊年末存栏164748只,同比下降7.5%;家禽年末存栏518261只,同比下降3.2%。
表2:永仁县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粮食 | 66955 | 1.4 |
烤烟 | 5000 | 4.9 |
蔬菜 | 49726 | 7.1 |
油料 | 3726 | 4.8 |
水果 | 185273 | 19.0 |
核桃 | 61124 | 0.2 |
板栗 | 34381 | 0.7 |
花椒 | 34 | 5.0 |
蚕茧 | 1229 | 58.4 |
肉类总产量 | 20875 | -6.7 |
其中:猪肉 | 14635 | -8.0 |
牛肉 | 2316 | -2.0 |
羊肉 | 2321 | -9.3 |
禽蛋产量 | 393 | 13.9 |
全年耕地灌溉面积13.91万亩。
初步统计,农业机械总动力14.47万千瓦,同比增长3.3%。当年实际农机作业面积27616公顷,同比增长3.4%。大型拖拉机(混合)38台,同比增长11.8%;中型拖拉机(混合)593台,同比增长8.2%;小型拖拉机560台,同比下降8.2%。农用航空器34架,同比增长6.3%。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846吨,同比下降1%。
三、工业和建筑业
表3:永仁县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蚕丝 | 吨 | 97 | -54.6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379629 | 20.4 |
#水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72280 | 3.8 |
#太阳能发电 | 万千瓦时 | 107349 | 102.9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90790 | 16.6 |
液化天然气 | 吨 | 15616 | 100.0 |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624万元,同比下降12.6%。完成工业增加值140199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全年全县17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8204万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5765万元,同比下降9.4%。
|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6.2%。其中:产业投资下降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9%;工业投资下降14.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4%;民间投资下降1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7%。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0.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5.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8%。按报表类别分: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6.8%,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3.5%。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同比下降33.7%,安装工程同比增长442.1%,设备购置同比下降62.6%,其他费用同比下降73.6%。
在库项目199个,同比下降38.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3个,同比下降54.9%。
|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616平方米,同比增长100.0%;商品房销售面积81591平方米,同比增长63.8%。
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同比下降36.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710万元,同比下降7.0%。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09836万元,同比下降4.2%;乡村实现零售额47874万元,同比下降13.0%。
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56687万元,同比增长-7.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99.3%;公
|
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023万元,同比增长-4.2%。
按行业划分看:批发业零售额14371万元,同比下降3.2%;零售业零售额120717万元,同比下降7.0%;住宿业零售额3017万元,同比下降28.6%;餐饮业零售额19605万元,同比下降5.5%。
六、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8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公里,一级公路4公里,二级公路74公里(G227国道44km、G108国道30km),高等级公路率4.7%;三级公路22公里,四级公路达1669公里;等外公路达1047公里。公路路网面积密度1.33公里/平方公里,公路路网人口密度275.19公里/万人。
年末全县共有货运经营户185户,营运车辆286辆,其中:货运企业13户,个体172户。道路客运企业4户,客车42辆,客运班线20条,有一级汽车客运站1个,便捷客运站2个,乡镇农村客运站7个。城市公交企业1户,共有公交线路8条,公交车24辆。年末网约车企业4户,网约车67辆,出租车27辆。驾培企业3户,教学车辆70辆。
境内铁路里程34公里,路经22座桥梁、8条隧道,设客货混用中间站1座(永仁火车站)。
全县邮政业共有8个普服网点、3个自办网点、5个代办网点,普服网点营业时间达标率100%、乡镇普服网点覆盖率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100%、邮件全程时限达标率100%、建制村投递频次达标率100%、机要通信安全率均持续提升并达标,63个村委会按照既定投递频次和深度直接通邮。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540万元,同比增长10.8%。初步统计,1-11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速11.9%。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9424万元,同比增长6.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50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25643万元,同比增长1.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836万元,同比增长8.4%。
|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603134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住户存款474052万元,同比增长8.3%;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86657万元,同比增长3.6%。
八、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2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5所,幼儿园14所。年末全县专任教师958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8人,完全中学168人,初级中学162人,小学428人,幼儿园182人。年末全县在校学生12916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43人,完全中学1250人,初级中学2911人,小学6069人,幼儿园2443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为1:7.4,完全中学学校师生比为1:13.4,初级中学学校师生比为1:5.6,小学学校师生比为1:7.1,幼儿园学校师生比为1:7.4。年末基础教育学校占地面积44598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8667平方米、图书379913册。
年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97个,其中: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094人,其中:医院624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1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65张,其中:医院572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5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8张。全年城乡居民就诊953925人次。医保定点医疗机构81个,医保定点零售药店40个。
九、文体和旅游
年末全县有县级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6.84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20万册,音视频资源总量482047千小时,阅览室面积1200平方米,阅览室坐席数680个,流动图书车1辆,分馆数量12个,图书馆网站访问量11.98万次。
年末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6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5人。非遗生态省级保护区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3个。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584块,其中:篮球场396个,足球场19个,田径场地8个,排球场16个,游泳场地1个,乒乓球场地62个,羽毛球场地11个,全民健身路径61条,健身房6个,健身步道1条,其他场地3个。
年末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三星级酒店2家、旅行社1家、旅行社门市部8家。初步统计,全县旅游业共接待游客212.73万人次,同比增长7.5%;旅游总花费22.02亿元,同比增长17.6%。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43万人,出生率9.51‰,死亡率8.45‰,自然增长率1.06‰,城镇人口3.99万人,城镇化率42.29%。
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104426人。其中:城镇人口41521人,乡村人口62905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8454人,占总人口的65.6%,其中:彝族人口58315人,占总人口的55.9%,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2%。全年出生人口707人,死亡人口846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104.9:100。
全县辖3个镇、4个乡,63个村(居)委会,705个村(居)民小组。63个村(居)委会全部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28元,同比增长5.7%。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7元,同比增长
|
7.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93元,同比增长4.4%。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34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50元,同比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985元,同比增长4.3%。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90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0.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7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0.6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0.26万人,社会保险执行率为103.1%。
全年社会救助71645人次,其中:农村低保52539人次,城市低保11469人次,特困供养7270人次,临时救助339人次,其他救助28人次。共发放救助资金3079.10万元。
全年养老服务补贴33001人次,补贴资金166.95万元。
全年退役军人各类补贴11406人次,其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19人次,优扶对象生活定补9403人次,困难退役军人补助880人次,两援民工补助766人次,优抚对象医疗救助336人次,县管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1人次,县管企业军转干部门诊医疗补助1人次。共发放补贴资金860.78万元。
十一、资源与环境
根据自然资源部门初步统计,2024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9507公顷,园地面积19030公顷,林地面积150675公顷,草地面积7978公顷,湿地面积11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074公顷。
年末森林覆盖率63.89%,森林面积137379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736公顷。全年造林面积30263亩,全年无森林火灾。
全县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2条,河流总长491.6公里。截至2024年末,全县已建成水库、坝塘495座,总库容量16471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7961万立方米,小(1)型水库17座,总库容4130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117件,总库容3164万立方米,小坝塘358座,总库容量1216万立方米
全年全县总降雨量776.3毫米,平均气温19.1℃,日照时长2519.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