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二O二四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芜湖市鸠江区统计局    芜湖市鸠江区统计局普查中心

(2025年4月2日)

2024年,全区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五经普”工作,在此基础上,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6.3亿元,增速5.6%。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速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2.5亿元,增速8.2%;第三产业增加值369.9亿元,增速3.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4.0:34.5:61.5调整为3.6:40.0:56.4。

财政收支。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下降4.5%。增值税完成15.1亿元,下降11%;企业所得税完成2.8亿元,下降11%;个人所得税完成1.4亿元,下降3%;契税完成2.4亿元,下降2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3亿元,增长21%。

全年完成财政支出49.39亿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4亿元,减少2.3%;公共安全支出0.58亿元,减少52.1%;节能环保支出0.67亿元,增长3.8%;教育支出8.75亿元,增长3.8%;科学技术支出3.10亿元,增长84.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0亿元,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9亿元,减少16.8%;城乡社区支出7.25亿元,减少3.8%;卫生健康支出3.44亿元,减少14.4%。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627公顷,棉花96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652公顷。粮食产量10.36万吨,增加0.5%;棉花产量0.088万吨,减少8.6%;蔬菜产量58.76万吨,增长3%;肉类产量2.33万吨,下降17%;水产品产量0.93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6.1%(以下简称占比),增加值增长21.5%;股份制企业占比60.4%,增加值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13.1%,增加值增长-3.4%;其他类型企业占比0.4%,增加值增长65.5%。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9.6%。

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铜材4.05万吨,下降7.7%;钢结构1.13万吨,下降37.5%;电工仪器仪表180.78万台,增长4.6%;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6358套,增长4.6%;工业机器人18797套,增长37.0%;塑料制品0.71万吨,增长17.0%;电力电缆41616千米,增长20.5%。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5.0%;利润总额增长4.5%;利润率1.75%。

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321.43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9.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0.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4%。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4%,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6.8%。

   重点项目。工业基本建成:信义集团双链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海程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汽车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海螺洁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产业园、明珠年产2亿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扩建项目、埃特智能年产20条机器人智能基础制造装备生产线基地等项目

    加快建设:天马新型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瑞鹄浩博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部件项目、上善轴承高效能精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轴承项目、圩田精密机器人轴承及新能源汽车轴承等项目

    开工建设:北湾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一期)、芜湖市北湾科技双创产业园二期(科技母舰)、跨代航空装备基地一期等项目

    服务业基本建成:中南高科芜湖鸠江智造云谷、芜湖市徽州路快速化工程建设项目、中江小学滨河分校、中江中学滨河分校、星河万里等项目

    加快建设:梦溪科创走廊一期、昆晋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融创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鸠江区江北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翡翠森林小区等项目

    开工建设:梦溪观澜小区、鸠江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

五、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

招商引资。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54.8亿元,招商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0.52亿元。全年新签约产业项目139个,总投资38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99个,10亿元以上15个,50亿元以上2个。埃夫特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天马汽车电子复杂模组生产线项目、佛吉亚高端汽车座椅、内饰及智能电子生产制造项目、延锋汽车年产100万套汽车饰件项目、联合电子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海程汽车刚度和轻量化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鸠江经济开发区。2023年实现税收18.0亿元,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新增四上企业31户。累计新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161.7亿元。围绕“双首位”产业招大引强,全年招引包括胜汇、光瑞等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达75.05亿元。靶向发力推进项目落地,整体协调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累计挂牌用地17宗1595.03亩;盘活低效用地11宗1297.51亩。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融创智能装备产业园、北林机器人标准化厂房项目、北湾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累计完成3.4公里市政道路建设,另有在建道路3.5公里,园区设施持续完善。

六、内外贸易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4亿元,增长1.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8%。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49%。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8家,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5.04亿元,同比增长54.6%。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贯彻落实高企倍增计划,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分别达380家、503家,总量均居全市第一方阵。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1%。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74件,万人高价值拥有量24.71件/万人,同比增长29.74%,立项实施省科技攻坚计划项目2个、市“赤铸之光”重大科技项目2个,备案省级众创空间1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举办安徽“双创汇”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会,加速推动北湾科技双创园II期(科技母舰)建设。

教育。2024年末,拥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含民办1所)、初中13所、小学32所(不含不计校数教学点13个)。在校学生36114人,专任教师2298人。其中:初中学生9507人,专任教师801人;小学学生26607人,专任教师1497人。

举办市区级教研活动550余场次;新立项市级以上课题(项目)8项,结项课题(项目)5 项,鸠江区入选2个省级课题项目教研基地区;47人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113篇论文在省市获奖。3所幼儿园获评“芜湖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新增市级平安校园5所,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2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先进班集体1个。5人荣获省级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38人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和教学能手等;新增“芜湖市名师”2人、“芜湖市骨干教师”8人、“芜湖市名班主任”3人。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体协会16家;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8万册;镇街文化站9个;公共电子阅览室9个;农家书屋73个,藏书13.5万册。完成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数量3个,完成百姓健身房建设数量3个。全年举办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53场次,参加活动人员达88090人次;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演出70场次;送电影下乡进社区723场次。目前,全区体育场地面积约154538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8平方米。全年建成快乐健身补短板点位26个。全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已基本得到充足保障;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7名,完成我区1500余人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全面完成2024年体育民生补短板任务:居住小区和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提升和配建任务数26个;建成沈巷口袋体育公园、水楼口袋体育公园、金湾口袋体育公园、四褐山口袋体育公园4个口袋体育公园;建成湾里文化站、沈巷工业园区、裕溪口新裕路社区3个百姓健身房;全年体育项目培训人数20300人次,完成率达100%;全年参加赛事活动人数88090人次,完成率达100%。

卫生。截至24年底区属在册医疗机构共有257个。其中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一级综合医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村卫生室71个;门诊部30个;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卫生所)9个;各类诊所95个。全区共有注册医师927人(其中公卫医师38人),护士1231人。

截止2024年12月,全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513994份,累计建档率92.44%;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40861人,健康管理率48.82%;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人数55624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38078人,规范管理率68.46%;Ⅱ型糖尿病患者19296人,其中规范管理人数13281人,规范管理率68.83%;共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513人,检出率为4.52‰;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完成60037人,健康管理率71.73%;3岁以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完成7638人,覆盖率93.19%;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达100%。

九、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乡建设。清零交地58个项目,全区完成土地征收7248亩、房屋征收1116户。开工建设14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14条小区配套道路。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个、改造燃气老旧管网18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11个,配建小区停车场5个,新增泊位数7184个。改造农村危房92户。

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优良率(达标率)为82.7%,同比持平。国控站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消除18条农村黑臭水体,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增绿地面积38.3万平方米,绿化提升2万平方米。2024年,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24.5件已整改完成22.5件,剩余2件正在按序时整改中,整改率91.8%;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105件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全区常住人口56.1万人,全区2024年度共出生2332人,出生率4.38‰,自然增长率-0.04‰,出生人口性别比108.59,已婚育龄妇女99181人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30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39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24元,增长6.6%。

十一、就业、社会及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就业。2024年,组织开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13期,培训人员3145人,拨付培训补贴资金336.74万元。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693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返芜创业补贴1.7万元,落实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房租、水电补贴4.53万元,兑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518.99万元。全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69场,服务企业数1662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59万个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94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8.84%。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到98.6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2.35%,全年稳定控制在4%以内。

社会及医疗保障。2024年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9.4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3.0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9.8万人,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81.7%。

全区共有35.8万人参加了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6%,区级配套资金2885万元。居民医保享受报销补偿29.8万人次,报销补偿金额38881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及时报销”的目标。

我区参保居民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1-12月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补偿3.54万人次,报销补偿金额6340万元。

严格执行市医保局等七部门印发《芜湖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芜医保〔2022〕47号),对四镇五街及109个村居医保经办人员,开展了医疗救助业务培训,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实。认真落实梯度救助办法,及时更新维护低保、特困人员和监测对象身份标识,确保重点救助对象能在第一时间直接救助。全年共救助1.33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903.73万元,努力做到应救尽救,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社会福利和社区。2024年享受低保待遇5365户,7365人发放低保资金8172.6万元(含一次性补贴162.1万元);特困供养对象1778人,其中集中供养249人,分散供养1529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2636.66万元;累计发放价格补贴10.23万元,全年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819人次,发放救助金165.69万元;实施重大传染病救助155人次,发放救助金9.25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391人次203.382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6612人次916.8802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0076人次613.9205万元。

鸠江区现辖沈巷、二坝、汤沟、白茆4个镇与清水、官陡、湾里、四褐山、裕溪口5个街道办事处及鸠江经济开发区(省级),55个社区居委会,56个村委会。

2024年底,全区共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27家,其中社会团体11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10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开展2024年度社会组织年检。继续开展了鸠江区第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工作,支持16个项目,其中民政服务站服务管理项目5个、成年人保护项目2个、老年人关爱类项目4个、情暖老兵试点项目2个,乡村地名建设项目3个。

残疾人事业。2024年12月底全区持证残疾人数12541人,其中新增办证523人;聚焦民生福祉,落实惠残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惠残民生实事,共计发放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851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47人,残疾儿童辅具及矫形器适配29人,其他持证残疾人辅具适配162人,“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141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户,高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28人;聚焦自我发展,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4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期,259名残疾人参加插花剪纸、烹饪面点、直播带货、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辅导。落实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20名个人创业、14个“阳光大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培育残疾人就业基地2家、辅助性就业机构1家,辐射带动27名残疾人就近就业。推进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全区70家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170人。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走访拓岗促就业”等活动,累计推荐残疾人就业80多人次。为570人发放了教育资助金45.8万、为6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完成全区12537名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采集服务需求等信息数据1777条,开展上门评残、入户适配、送货到家等“零距离”服务270人次。“两节”及“全国助残日”期间,募集款物3.1万元,走访慰问“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困难残疾人家庭62户。

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