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预期偏弱,自身结构性、周期性调整等考验和压力,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经济运行走出承压下探、恢复回稳、提升向好的非常历程,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国百强区”再升3位至第86位,GDP突破830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一、综  合

经济持续稳定推进全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1.42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泸州国家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增加值149.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0.68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泸州国家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增加值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3.26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增加值7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36.4%、59.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0.8和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83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53.1:42.9调整为3.3:47.0:49.7。

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全年累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10.3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4%。按可比价格计算,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1%,民营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田长制,耕地保有量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高粱基地宜机化改造5000余亩。粮食播种48.7万亩、总产量20.9万吨,蔬菜播种21.1万亩、总产量58.8万吨,生猪出栏25.7万头,建成分水岭、江北水稻“百亩千片”示范片。引进广东中荔集团建设龙眼示范基地,打造龙眼产业全链条。推广“大水面”高效设施化养殖,鲥鱼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运。锦绣沱江生态旅游度假区、董允坝蔬式生活农旅公园等一批农商文旅体教跨界项目缤纷呈现。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成省级五星级园区。全年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24年江阳区主要畜产品产量

                                        单位:头、只、吨

指  标

2024年

比上年增长±%

生猪出栏

257336

-7.5

牛出栏

889

-7.8

羊出栏

30358

-17.5

家禽出栏

2428210

-7.8

禽蛋产量

2144

-3.7

牛奶产量

585

-3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增稳进。大力推动白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赖高淮二期、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江南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泸科源智慧智盖一期竣工投用,白酒产业稳固提升,规模以上白酒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6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7.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产业稳步发展,南方过滤改扩建三期顺利完工,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行业发展明显回暖。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落地实施,相关市场行情明显好转、行业生产持续加快。2024年,全区2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8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33.3%,其中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5.9%、13.8%、32.5%,增速分别比上年提升34.8、1.8、16.5个百分点,增速扩大趋势明显。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降幅收窄。

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壮大。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下文统称“六大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打造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六大产业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轻纺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2.6%、2.1%。六大产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5.6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1.7%、19.0%、15.2%、14.7%、13.3%。

主要产品产量同步增长。2024年,全区36种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19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或与同期持平,增长(持平)面达到52.8%。其中,金属包装容器和电子计算机整机的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模具、传感器和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的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30%。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总产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5886338

8.2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4272253

7.4

    股份制企业

5822500

8.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59747

-18.7

其中:轻工业

4072514

8.2

     重工业

1813824

8.1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传感器

万只

19634

72.5

液压元件

553080

-32.8

白酒

千升

101079

25.1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765349

18.8

建筑行业规模壮大。大力扶持建筑业企业,四川中盾万合晋升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一三五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玖江建司晋升总承包一级资质。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7亿元,比上年下降0.1%。112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3.7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59.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8.4%,技改投资增长9.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8.2%。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27.7%;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7.9%;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其他投资比上年下降13.1%。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3.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8.3%,教育投资比上年增长8.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比上年增长284.6%。

房地产开发。年末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3户,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1.54亿元,比上年下降50.6%,其中住宅投资41.46亿元,比上年下降44.8%。商品房施工面积436.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25.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7%。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4.5%,其中住宅16.8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1.9%。商品房竣工面积143.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7.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3%。

商品房销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0.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2.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7.3%。商品房销售额25.84亿元,比上年下降83.4%。其中住宅销售额17.37亿元,比上年下降85.8%。

五、国内贸易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489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336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53户)。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消费形态分,实现商品零售4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实现餐饮收入49.39亿元,增长1.7%。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31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8%。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5.9%,化妆品类增长0.1%,金银珠宝类下降44.5%,日用品类增长9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3%,中西药品类增长5.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6.8%,通讯器材类增长92.7%。

六、对外经济

项目招引强劲有力。建立飞地招商、项目会审、园区准入等机制,科学绘制招商图谱,成功举办江阳医疗大健康产业园开园暨招商推介会、南昌医药健康产业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与西南医投达成大健康产业战略合作。新签约无锡海禾科技“医用包装及新型材料”、中森坤泰“医疗仪器及试剂生产线”、健源生物“保健食品”、泉悦农业“润玺·上院商业综合体”等项目29个,签约金额72.2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个。连续4年上榜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开放互动有效强化。开放通道不断拓展,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G353华阳段、泸自大件路加快推进,泸州港龙江港区大脚石作业区一期工程前置要件获农业农村部、水利部批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与宜宾江安县共同推动“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重庆永川区、宜宾翠屏区签署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支持企业利用“川行天下”、进博会等平台“出海”拓市场、稳订单,货物进出口突破10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

交通物流不断夯实。龙透关大桥完成前期工作,长江五桥、龙翔西路二段、学院中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茜草西区一期道路实现功能性通车。农村路网不断完善,沱江骑游道、泰弥路、江北金钩至先锋连接线、S310燕子岩至石寨段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深化“交商邮供”融合发展,畅通“农村公交+小件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运输渠道,区级物流仓配中心分拨邮件120万件。

旅游产业加速推进。江阳文体中心、张坝桂圆林升级改造、钟鼓楼·江阳里、美食文旅街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蔗有风”江畔自然营地、“桥边院子”特色农庄等新消费场景带来全新体验。“惠享泸州·乐购江阳”系列活动火热开展,发放各类消费补贴5886万元、拉动消费6.3亿元。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家居家电消费促进、以旧换新等活动,家电以旧换新3.7万台。购房新政落地见效,带动商品房销售2710套。成功举办“醉喜江阳年·春节天天乐”“乐享国庆·趣游江阳”等促消费活动26场,节假日共接待游客34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稳健。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8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泸州国家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市本级分享江阳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2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税收收入11.83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泸州国家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税收收入及市本级分享江阳区税收收入28.8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75亿元(未包含江阳区行政区域内泸州国家高新区、四川泸州江阳经济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市本级分享江阳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44亿元),比上年增长0.6%。

金融存贷款良性运行。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3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8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8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九、教育、文体和卫生

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沱江新城小学、沱江新城中学加快建设,泸州高中附属茜草学校、人民南路幼儿园华美路分园等4所校园正式投用,新增学位6360个,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深化泸州“1573”普惠托育模式,新增托育机构40家、托位1350个。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不断提升优质文体资源均衡性与可及性,成功举办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江阳半程马拉松等文体活动232场,忠山学校现代川剧《蝶·别》摘得“小梅花”奖,江阳籍运动员邓雅文勇夺中国首枚自由式小轮车奥运金牌。

卫生事业稳扎稳打发放各类救助救济金1.1亿元,低保、残疾、特困等群体实现全覆盖保障。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4%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稳步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区失能照护中心建成投用,区老年养护院全面竣工,成功列入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大山坪、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华阳龙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用。

十、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和安全生产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酒城中心酒店主体完工,鸿运大厦完成建设。石马沟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兴南市集投入运营,忠山路二段、青龙嘴等11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既有住宅电梯增设80台。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项目超进度推进。茜草滨江公园、柏木溪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加快布局,酒谷湖公园建成开放,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2.4平方公里。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0千米,更新城区电网10千米、燃气管网100千米。升级改造垃圾投放点388个,兴江建筑垃圾处置厂一期工程完成建设。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推动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新改建通组路11.48公里。大桥河、大洞桥河等4个山洪沟治理项目顺利完工。持续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50户。深入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全省试点,创成三星以上村庄94个,上星率连续2年全省第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台阶,黄舣永兴村、瓦窑滩村建成省级示范村,分水岭董允坝村建成省级精品村。成功举办盐源苹果走进江阳展销活动。持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高标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生产发展安全保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区、街镇两级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化和应急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城乡消防、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排查各类问题隐患5519个,闭环销号率98.4%,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和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基层治理不断完善持续巩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刑事案件破案率和“两抢”、盗窃发案率持续实现“一升双下降”。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开展食品快检3.3万批次,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追回医保基金833.5万元。利泰春天成功创成全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

十一、区划人口、社会保障

行政区域及人口。全区行政区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下设6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年末全区按公安户籍登记总人口为71.4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6.8万人(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7.1万人。城镇化率77.79%,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446人,出生率为6.25‰;死亡人口3804人,死亡率为5.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0‰。

民生福祉切实保障。新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残疾人之家”2个,全市首个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站挂牌成立。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公租房实物配租235套。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帮扶,兑现公益性岗位补贴83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236人,农民工走访慰问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阳光安置退役军人52名,第8次获评四川省双拥模范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江阳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与分项合计略有误差。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含农户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