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松山区统计局

(2025年4月25日)

2024年,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赤峰市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统计各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01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4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52.4亿元,下降5.3%;第三产业增加值211.3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比例为21.5%:15.6%:6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679元,比上年增长1.9%。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

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1.pngGDP.png

图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片2.png三次产业.png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46万人,乡村人口26.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28%,比上年增长1.3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5万人,出生率6.96‰;死亡人口0.46万人,死亡率为6.41‰。

表1 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片

图3 2020-2024年常住人口

图片13png常住人口.png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31371人,比上年末增加4700人。其中,城镇人口239171人,乡村人口392200人。按户籍人口测算,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2.3‰。

02

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8.1万亩,比上年下降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7万亩,下降1.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4万亩,增长4.9%。粮食总产量86.9万吨,比上年增长3%。其中,谷物产量达到83.2万吨;豆类产量达到2.7万吨;薯类(折粮)产量达到1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5万吨,水果产量7.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6.2万吨。

图4 2020-2024年粮食产量

图片4.png粮食.png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

0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5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8%,股份制企业下降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8.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8.3%,制造业下降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产量998.7吨,下降48.8%,成品糖产量38975.8吨,下降0.04%;商品混凝土产量493223.1立方米,下降36.9%;黄金产量1544.7千克,下降8.5%;白银产量77.2千克,下降76.8%;钼精矿折合量2225.9吨,下降38.3%。风力发电机组产量26500千瓦,下降94.8%;自来水生产量3117.5万立方米,增长22.1%,水泥混凝土电杆产量26863根,增长16.6%。

表2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及其增长速度

表2.jpg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比上年下降22.3%,实现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059.3%;税金总额达到3.3亿元,同比下降4.3%;应交增值税达到2.2亿元,同比下降1.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2.1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家,有施工量的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78万平方米,下降24%;竣工房屋面积95.8万平方米,下降60%;房屋建筑竣工率25.3%。

04

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9亿元,比上年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1%;金融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4.2%;房地产业增加值23.6亿元,下降0.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2.7亿元,下降0.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2.9%。

图5 2020-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

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5.png服务业增加值.png

      全区公路里程3330公里。公路客运量68万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区固定电话数年末达到30358户,增加7572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157731户,减少66396户。手机用户达535550户,减少143445户。

0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3.2%,分项目看: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0.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7.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3.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9%;第三产业投资(其中含房地产投资)下降22.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9.8%。

商品房待售面积21.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7.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9.8万平方米,减少12.1万平方米。

表3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表3.jpg

06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4%,饮料类下降1.8%,烟酒类下降4.1%,服装纺织品类下降8.6%,化妆品类下降30.2%,日用品类下降19.3%,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21.2%。

图6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6.png社零.png

07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全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87.7亿元,同比增长8.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90.4亿元,同比增长7.3%。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45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支出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

08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2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15元,比上年增长5.1%。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5780元,经营净收入12476元,财产净收入2886元,转移净收入4673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比上年增长6.0%。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5370元,经营净收入16134元,财产净收入406元,转移净收入2490元。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6717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34元,增长 3.0%。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9384元,增长6.9 %。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2275人,比上年增加3680人;工伤保险人数为46200人,生育保险人数42917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8163人,比上年增加1360人。全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14084人,比上年减少16934人。

09

教育和卫生

      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214人。

年末全区普通高中4所,招生3911人,在校学生11463人,毕业生3732人。初中学校15所,招生6503人,在校学生17416人,毕业生5221人;普通小学53所,招生7729人,在校学生46858人,毕业生727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33所,在园(班)幼儿数7510人。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1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疾控中心2个,采供血机构1个。全区共有床位数5704张,职工人数74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550人。

10

文化旅游和体育

      年末全区拥有文化艺术馆站共22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开展“大美松山”广场文化旅游节、“艺心守望同心圆 石榴花开遍松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60余场次, 惠民演出124场,其中开展双拥惠民演出10场次。开展“健身大拜年健康迎新春”、短道速滑邀请赛、第31届职工篮球赛、五人制村超足球等系列赛事235场次,全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同心逐梦 龙耀松山”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在新井民俗街启幕当天吸引游客3.5万人次,在央视、内蒙古新闻联播宣传播报;城市冰雪那达慕成为城区冬季冰雪旅游新的打卡地,“大美松山·龙灯冰雪狂欢夜”被评为“赤峰市民最喜欢的赤峰十大文旅活动”,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400万元;“大美松山”广场文化旅游节将文化演绎、特色美食、新业态体验等多种元素融合,已成为松山区文化品牌;“歌游内蒙古 大美松山情” 2025赤峰松山万达之夜跨年演唱会客流突破8万人次,销售额370万元;松山区图书馆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十佳图书馆”,被命名为“赤峰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24年全区旅游人数263.11万人次,旅游收入41.32亿元。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遗址核查402处,基本建设项目文物前置审核166个。更新文物保护责任公示牌25处。启动岗子至十三太堡旅游公路建设,新增游客服务中心1处、停车场2处、观景平台3处、旅游厕所3座、旅游标识牌20块。为全区行政村发放文体设施884件。在自治区电视台和奔腾融媒发布文旅信息6篇、直播2场,多类媒体发布信息210条。在玉龙机场、高铁站、永业、万达等城区商业聚集区宣传推介松山文旅。积极招商,落地项目4个,达成初步意向项目3个,总投资5.2亿元。创作北疆文化精品作品36个,获市级以上奖项9项。其中美术作品《我们的蒙古马》入选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原创歌曲《最美群文人》获得赤峰市“群星奖”金奖、原创歌曲大赛金奖,舞蹈《大美松山》获得银奖。代表赤峰市参加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篮球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获亚军,在自治区引导养生功十二法比赛获二等奖,自治区百县广场舞比赛获二等奖,自治区百县气功交流活动获八段锦三等奖、全市青少年篮球赛获亚军,全市青少年羽毛球赛获3项第一名、2项第二名。体彩销售额3.12亿元,居全市第一名。

11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数据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12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农业播种面积、产量,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赤峰市松山区统计调查中心;户籍人口数据来自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分局;农牧业机械总动力来自于区农牧局;公路里程、公路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来自于邮政集团松山区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松山区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赤峰市松山区分公司;固定电话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手机用户数据来自于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松山区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赤峰市松山区分公司;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区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保险业保费收入、支出数据来自中国人保财险松山支公司、中国人寿松山支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中国大地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离退休人员等数据来自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参加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区人社局;教育局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