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
2024年,面对新旧动能转换阵痛凸显、有效需求释放不足、市场预期趋向疲弱等多重挑战,增城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推动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在新动能不断蓄势聚力的支撑引领下,全年全区经济承压运行,结构性潜力逐步显现,城市活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4年增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6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99.30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737.91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3:42.4:5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28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400美元)。
年末常住人口159.97万人,城镇化率为76.0%。年末户籍人口114.46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50万人,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0.50万人,死亡率为4.4‰,自然增长人口1万人,自然增长率8.8‰。户籍迁入人口1.79万人,迁出人口0.32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4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7.7万亩,同比增长3.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8万亩,同比增长1.1%,产量5.51万吨,同比增长3.5%;花生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0.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9%、7.5%;花卉种植面积1.32万亩,同比下降15.9%;蔬菜种植面积67.97万亩,同比增长3.9%,蔬菜产量154万吨,同比增长4.2%。园林水果种植36.62万亩,产量36.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9%、0.3%。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9.89万亩,同比增长0.4%,产量2.68万吨,同比下降44.5%。生猪出栏14.16万头,同比增长24.5%,猪肉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23.9%;家禽出栏566.65万只,同比下降9.5%,家禽肉产量0.81万吨,同比下降14.9%;白鸽出栏1540.25万只,同比增长11.4%。
表1 2024年增城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主要农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速(%) |
粮食作物 | 万吨 | 5.51 | 3.5 |
稻谷 | 万吨 | 4.84 | 4.8 |
玉米 | 万吨 | 0.34 | -15.4 |
薯类 | 万吨 | 1.57 | 9.3 |
经济作物 | — | ||
甘蔗 | 万吨 | 0.55 | 71.9 |
花生 | 万吨 | 0.23 | 7.5 |
蔬菜 | 万吨 | 154.00 | 4.2 |
园林水果 | 万吨 | 36.53 | 0.3 |
柑橘类 | 万吨 | 6.71 | 6.2 |
香(大)蕉 | 万吨 | 10.76 | 7.6 |
荔枝 | 万吨 | 2.68 | -44.5 |
龙眼 | 万吨 | 1.60 | 10.6 |
水产品 | 万吨 | 7.11 | 10.4 |
海水产品 | 万吨 | 0.00 | - |
淡水产品 | 万吨 | 7.11 | 10.4 |
淡水鱼 | 万吨 | 6.93 | 8.2 |
畜牧业 | — | ||
牛 | 万头 | 0.14 | 10.8 |
羊 | 万只 | 0.11 | -21.2 |
猪 | 万头 | 14.16 | 24.5 |
家禽(鸡鸭鹅) | 万只 | 566.65 | -9.5 |
鸽 | 万只 | 1540.25 | 11.4 |
注:粮食总产量薯类按五折一计算。
全年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74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种植业产值85.84亿元,同比增长0.2%;林业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43.0%;畜牧业产值12.84亿元,同比增长10.8%;渔业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92亿元,同比增长1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6.3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2.1%,集体控股企业同比增长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同比下降3.6%,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27.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2.9%,重工业同比增长1.8%。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同比增长1.3%,中型企业同比增长3.1%,小微型企业同比增长2.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693.92亿元,同比增长0.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8%。
图1 2020-2024年增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主要工业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总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71.74亿元,同比增长18.9%;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26.42亿元,同比下降2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44.71亿元,同比增长14.1%;金属制品业实现总产值110.38亿元,同比增长10.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78.03亿元,同比增长1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总产值136.33亿元,同比下降5.1%。
传统行业中,摩托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76.73亿元,同比增长16.7%;纺织业和服装业实现总产值86.9亿元,同比下降4.4%。
表2 2024年增城区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值 | 同比增长(%)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亿元 | 456.00 | 3.3 |
汽车制造业 | 亿元 | 226.42 | -20.0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亿元 | 271.74 | 18.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亿元 | 136.33 | -5.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亿元 | 144.71 | 14.1 |
金属制造业 | 亿元 | 110.38 | 10.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亿元 | 66.09 | 17.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亿元 | 78.03 | 10.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亿元 | 77.16 | 16.7 |
摩托车制造业 | 亿元 | 76.73 | 16.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8.68亿元,同比增长11.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2.03亿元,同比下降2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5.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4亿元,同比增长3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7亿元,同比增长13.2%。分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95.24亿元,同比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44亿元,同比下降2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78元,比上年增加0.7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表3 2024年增城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大米 | 吨 | 19195 | -9.1 |
乳制品 | 吨 | 46076 | 18.1 |
纱 | 吨 | 4145 | 10.4 |
布 | 万米 | 1660 | -8.4 |
服装 | 万件 | 14037 | -5.0 |
人造板 | 立方米 | 22787 | -26.2 |
家具 | 件 | 1749139 | 3.2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25713 | 10.4 |
纸制品 | 吨 | 11322 | -14.8 |
初级形态塑料 | 吨 | 6122 | 88.3 |
合成橡胶 | 吨 | 6665 | 15.1 |
合成洗涤剂 | 吨 | 49127 | 196.0 |
化学纤维 | 吨 | 19657 | -0.4 |
塑料制品 | 吨 | 87256 | -10.8 |
水泥 | 吨 | 633660 | 3.9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510022 | -11.5 |
钢化玻璃 | 平方米 | 14320092 | -4.3 |
夹层玻璃 | 平方米 | 8516775 | 13.5 |
卫生陶瓷制品 | 件 | 4588 | 57.4 |
铝合金 | 吨 | 66095 | 17.5 |
铜材 | 吨 | 663365 | 2.4 |
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 | 台(套) | 312872 | 15.9 |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 台 | 2830 | 139.0 |
工业机器人 | 套 | 1495 | 73.8 |
汽车 | 辆 | 10123 | -45.4 |
摩托车整车 | 辆 | 1418857 | 26.6 |
电动自行车 | 辆 | 26531 | -48.8 |
电动机 | 千瓦 | 28637177 | -14.1 |
变压器 | 千伏安 | 417611 | -12.0 |
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 | 万只 | 28221 | 30.6 |
组合音响 | 台 | 43391 | 11.1 |
液晶显示屏 | 万片 | 1008 | 16.3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30815 | 12.8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8%,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8%,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8.8万元/人,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6.9%,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
全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10个,同比增长25%,完成总产值312.11亿元。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5.08亿元,同比下降0.9%。分行业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78.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3.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51.64亿元,同比下降1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8.43亿元,同比增长5.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1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9.3%。
图2 2020-2024年增城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及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77.34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接待游客3491.7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40.12亿元,同比增长38.5%。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288.38公里,高快速路及干道公路总里程726.59公里,均与去年持平。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16.20亿元,同比下降12.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83亿元,同比下降24.3%;第二产业投资300.36亿元,同比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413.02亿元,同比下降26.0%。
图3 2020-2024年增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167.38亿元,同比下降2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13.13亿元,同比增长30.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5.8%。其中,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9.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同比增长34.9%。
表4 2024年增城区固定资产分行业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总额 | 同比增长(%) |
基础设施 | 亿元 | 167.38 | -24.4 |
工业 | 亿元 | 300.28 | 17.25 |
其中:先进制造业 | 亿元 | 192.78 | 27.4 |
装备制造业 | 亿元 | 187.56 | 27.5 |
石油及化学 | 亿元 | 5.23 | 25.4 |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亿元 | 113.13 | 30.2 |
医药制造业 | 亿元 | 4.12 | 9.0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亿元 | 97.42 | 34.9 |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 亿元 | 4.64 | -31.4 |
第一产业 | 亿元 | 2.83 | -24.3 |
第二产业 | 亿元 | 300.36 | 17.3 |
第三产业 | 亿元 | 413.02 | -26.0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6.33亿元,同比下降34%,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27.4%。其中,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52.03亿元,同比下降35.5%。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8.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商品房销售金额186.66亿元,同比下降36.4%。
表5 2024年增城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同比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元 | 196.33 | -33.7 |
# 住宅 | 亿元 | 152.03 | -35.5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154.76 | -9.6 |
# 住宅 | 万平方米 | 1435.26 | -7.9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46.92 | 20.2 |
# 住宅 | 万平方米 | 122.95 | 73.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48.09 | -23.8 |
商品房销售金额 | 亿元 | 186.66 | 36.4 |
本年资金来源 | 亿元 | 255.23 | -29.9 |
其中:国内贷款 | 亿元 | 21.47 | -60.4 |
六、国内贸易、经营主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36亿元,同比增长1.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0.55亿元,同比增长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81亿元,同比增长1.4%。
图4 2020-2024年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达10690.52亿元,同比下降29.1%,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232.49亿元,同比增长0.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零售额130.14亿元,同比增长4.6%。
表6 2024年增城区限上批零业主要商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零售额 | 同比增长(%) |
粮油、食品类 | 亿元 | 41.43 | -8.9 |
饮料类 | 亿元 | 12.17 | -7.7 |
烟酒类 | 亿元 | 5.23 | -7.5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亿元 | 1.16 | 82.4 |
化妆品类 | 亿元 | 26.63 | 71.7 |
日用品类 | 亿元 | 38.58 | -6.9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亿元 | 7.09 | 117.3 |
石油及制品类 | 亿元 | 14.83 | 11.1 |
汽车类 | 亿元 | 74.30 | -4.9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亿元 | 22.78 | 9.1 |
全年新发展经营主体7.55万户,同比增长23.3%。其中内资企业新发展5.57万户,增长28.8%。年末,全区登记各类经营主体总量31.59万户。其中,内资企业16.50万户,注册资本7016.09亿元,注册资本同比下降0.9%;外资企业0.12万户,注册资本170.05亿美元,注册资本同比下降0.9%;个体工商户14.91万户,注册资本66.85亿元,注册资本同比下降0.8%。
七、 和对外经济
全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20亿元,下降5.4%,其中税收收入64.86亿元,下降11.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16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教育支出48.22亿元,增长1.5%;农林水支出18.83亿元,增长119.9%;民生支出131.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0%。
全年进出口总额1439.57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出口1334.71亿元,同比增长38.7%;进口104.86亿元,同比增长16.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229.85亿元。
图5 2020-2024年增城区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99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07元,增长4.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4:1。
图6 2020-2024年增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37万人,增长0.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9.01万人,下降2.0%;参加失业保险35.16万人,增长0.9%;参加工伤保险39.31万人,增长0.6%;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68.81万人,增长0.4%。
表7 2024年增城区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参保人数(万人) | 同比增长(%)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 41.37 | 0.6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29.01 | -2.0 |
失业保险 | 35.16 | 0.9 |
工伤保险 | 39.31 | 0.6 |
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加人数 | 68.81 | 0.4 |
截至2024年12月,我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8854人,其中城镇603人、农村8251人。现有社会福利机构81个,养老床位2412张。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2600.18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520.04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3350.77万元。现有注册志愿者14.09万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幼儿园265所,在园幼儿7.5万人;普通小学131所,招生3.01万人,在校生15.78万人,毕业生2.14万人,升学率为100%;初中52所,招生2.06万人,在校生5.65万人,毕业生1.50万人,升学率为99.2%;普通高中17所,招生0.69万人,在校生1.93万人,毕业生0.55万人,升学率为99.3%;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0.23万人,在校生0.77万人,毕业生0.23万人;技工院校13所,招生2.78万人,在校生7.17万人,毕业生2.0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0所,招生5.65万人,在校生16.30万人,毕业生4.76万人。
年末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52万人,同比增长6.5%。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0.4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98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6.11万人,比上年增加4035人。
年末拥有各类技能人才6.70万人,同比增长14.0%。其中,高级及以上技能人才1.28万人,占比19.1%;中级工技能人才2.26万人,占比33.7%;初级工技能人才3.16万人,占比47.2%。专项职业能力人才1.42万人,增长1.0%;其他技能人才(合格证书+特种作业)0.56万人,同比持平。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4家,高新技术企业1015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5543件。现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11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59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490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96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镇街分馆13个,藏书量达230.33万本,区级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文化馆镇街分馆13个。“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5.73万平方米。有线数字电视累计注册14.38万台。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共289项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6万人。
全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84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272个。卫生技术人员115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08人、注册护士5457人、药师592人、检验师349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医疗床位6798张,每10万人医疗床位424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9462例,死亡5人,发病率610/10万人,死亡率0.32/10万人。各类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1367.71万人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降雨总量2785.6毫米,与上年相比偏多58.0%。日照时数1701.1小时,较上年略少2.5%。平均气温22.9℃。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50天,优良率为95.6%,平均灰霾天气日数为0。
全区森林面积8.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含市属林场)50.39%。现有公园582个,城区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46.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97平方米,绿道总长612.8公里。
全区共有3个国考断面,2024年水质类别均为II类,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76.10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达2.96亿立方米,其中1.15亿立方米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实际处理量达到58.09万立方米/日。全社会用电量116.07亿千瓦时,增长8.0%。其中,工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增长5.0%。
年末机动车拥有30.95万辆,其中,汽车28.69万辆、摩托车2.11万辆。全年辖区发生交通事故1193宗,死亡97人,受伤1087人,直接经济损失121.55万元。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达3.13人/万车。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宗,死亡23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673.59万元。发生火灾事故1135宗,死亡0人,受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1712.59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表中“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人口、职称人数、社会保障和技工院校等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旅游、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区外资情况、进出口情况等数据来自区科工信商局;经营主体、质量检验等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技术企业等数据来自区科技创新局;注册志愿者数据来自团区委;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水资源、用水量、供水量数据来自区水务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和园林局;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区分局;社会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人口、机动车和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区公安局;火灾事故数据来自区消防救援大队。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