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25.92亿元,增速5.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9.81亿元,增速3.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2.46亿元,增速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3.65亿元,增速5.6%。三次产业比重较去年的17.1:33.3:49.6调整为17.6:32.1:50.3,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扩大。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7.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59亿元,同比增速2.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亿元,增速10.0%。
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7208户,同比增速5.4 %。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9518户,个体类市场主体46061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296万户,同比增速17.6%,其中,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1665户,个体类市场主体4585户。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现价)73.17亿元,增速4.3%。其中,农业产值41.25亿元,增速4.4%;林业产值5.29亿元,增速3.8%;牧业产值16.71亿元,增速3.3%;渔业产值3.65亿元,增速4.7%;农林牧渔服务业6.27亿元,增速8.3%。
经济作物面积57.01万亩,增速1.44%。在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25.90万亩,增速1.81%;茶园面积8.0万亩,与上年持平;中药材面积11.29万亩,增速2.73%。
2024年通城县粮食播种面积45.46万亩,比2023年播种面积45.26万亩增加0.2万亩,同比增长0.43%;202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7.25万吨,比2023年粮食产量17.19万吨增加0.06万吨,同比增长0.38%。
2024年,通城县生猪存栏量为31.52万头,比2023年减少9.55万头,同比下降23.2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2万头,比2023年减少0.88万头,同比下降22.56%。
2024年生猪出栏量为59.81万头,比2023年增加0.64万头,同比增长1.09%;猪肉产量4.78万吨,比2023年增加0.15万吨,同比增长3.17%。
2023年全县年末有林地面积66834.34公顷,当年植树造林10083.7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53.9%。
三、工业、建筑业
2024年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59.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速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4.94亿元,同比增速10.3%,实现营业收入137.75亿元,同比增速13.6%,利润总额9.18亿元,同比增速33.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8%。
2024年全年,全县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速7.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2.0亿元,占全部产值的90.1%,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占全部产值的9.9%。按照承包工程情况来看,自行完成施工产值30.3亿元,占全部产值的85.4%。全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61.0亿元,同比增速63.5%。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5.7亿元,占总签订合同75.0%。上年结转合同额15.2亿元,占总签订合同25.0%。
四、投资
202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7.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速 %;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速 %;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速 %。
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速-15.2%,本年完成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速-5.8%。
2024年全年施工项目个数263个,比上年增速9.1%。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217个,增速 6.9%。
五、贸易
2024年,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59亿元,同比增速2.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完成零售额 88.04亿元,同比增速0.7%,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5.55亿元,同比增速 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 85.56亿元,同比增速 1.2%,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 38.03亿元,同比增速 5.6%。
202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1.60亿元,同比增速29.1%,其中出口额完成18.94亿元,增长22.0%;进口额完成2.67亿元,增长115.0%
六、财政
2024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15亿元,同比增速4.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速1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速6.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03亿元,同比增速22.4%。
七、交通邮电、旅游
2024年,全县旅游人次609.7万,增长5.2%,旅游收入38.23亿元,增长6.4%,其中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9.66亿元,同比上涨14.1%,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占比51.5%,同比上涨3.5个百分点。
2024年通城县邮政分公司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0770万元。发送各种函件26.8万份,包件260万件,特快专递60.6万件,报纸628万份,杂志15.6万份。
2024年全县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10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0%;客运总量557.51万人,同比增速0.646%。旅客周转量7980.86万人公里,同比增速3.37%。货运周转量51684.5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1%。
八、教育、科技
202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0所,在校学生77851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10983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2%。
2024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7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55.9亿元 申报科技项目数4项,获省级以上批准立项科技项目数2项,争取科技项目资金140万元。科技创新研发机构覆盖率124个,占规上企业的74.25%,从事科技研发活动人员2323人。
九、文化体育、卫生
全年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社区农家书屋18个,县乡图书馆藏书43万册。落实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延时开放制度,2024年“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线上线下人数达370余万人次,向全县16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送图书2万余册;组织开展送图书进学校、进机关单位、进军营和“4.23”世界读书日等全民阅读活动27余场,免费配送图书8000余册,送文艺下乡活动20余场,送电影下乡2004场,全县村(社区)全覆盖,受惠群众达20万人次。
2024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3个(含村、社区卫生室),其中医院5家;卫生机构工作人员48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23人,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数283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546张,总诊疗人数58.48万人,有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比率达到10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1.5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全年总户数15.18万户,全县全年出生人口3182人,死亡人口4098人。
2024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98万人,失业保险2.47万人,工伤保险2.60万人,累计发放105635万元。2024年度参与职工医保总人数3.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5万人,退休职工0.8万人,参与生育保险的职工2.23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总计37.64万人。
2024年末全县共有城乡居民最低保障人数19224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0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222人,特困供养救助人数2265人,临时救助527人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680元/人每月、农村590元/人每年。
2024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73元,增幅4.3%。2024年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57元,增幅6.1%。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74。
十一、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2024年125家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3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65%。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2.62%。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等原因,可能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3.年末总人口为公安人口年报数,出生、死亡人口数据为卫计年报数据。
4.市场主体包括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5.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