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改革与发展任务叠加的多重压力,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发展提质、项目破难、平安扫雷”三大行动,县域经济实现稳中提质,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最终核实,2023年天台县实现生产总值371.44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4:36.6:59.0。
二、农业
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8.33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18.40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1.16亿元,增长10.3%;畜牧业产值8.08亿元,增长2.2%;渔业产值0.49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增长5.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4万亩,粮食总产量为7.7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55万亩,增长3.1%。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4.47万亩,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71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62万亩。全年生猪存栏4.56万头,出栏16.85万头,家禽存栏265.21万羽,出栏946.32万羽。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油料 | 吨 | 5149 | 0.3 |
茶叶 | 吨 | 3574 | 12.3 |
蔬菜及食用菌 | 吨 | 202608 | 0.8 |
果用瓜 | 吨 | 29575 | 0.5 |
水果 | 吨 | 83166 | 5.8 |
禽蛋 | 吨 | 3806 | -3.4 |
牛奶 | 吨 | 13 | 8.3 |
淡水产品 | 吨 | 3089 | 3.0 |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基础设施稳步夯实,农业生产条件持续优化。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1千公顷,水利总投入6.7亿元,有效灌溉面积12.84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84万千瓦,增长2.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288.56吨,下降0.31%。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计243家,合计实现增加值94.37亿元,增长8.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七大支柱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30亿元,增长9.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4.96亿元,增长10.5%;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60亿元,增长11.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91亿元,增长1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75亿元,增长10.2%;纺织业实现增加值4.88亿元,增长18.3%;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下降17.7%。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31亿元、33.73亿元和39.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7.2%和5.0%。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100.7%;新产品产值153.7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48.3%。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4.55亿元,增长12.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4.3%。规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6.7万元/人,增长3.2%。
分六大新兴产业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产品制造业、时尚制造业和文化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7.56亿元、25.94亿元、34.83亿元、8.18亿元、2.91亿元、2.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6.0%、6.5%、14.4%、7.4%、2.6%。
年末全县有资质的建筑单位51家,累计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8.9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建筑合同签订额再创新高,达172.59亿元,增长4.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32.67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67.1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7.6%。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看,制造业投资下降18.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5.0%,民间投资下降13.7%,工业性投资增长1.8%,生态保护、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资增长65.1%。全年房地产开发比上年下降21.9%。商品房销售面积22.48万平方米,下降24.3%。
五、交通、邮电通信业
截止2024年底,公路总里程1980.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8.722公里。组织实施“共富一号线”——天台县四好农村路提质升级工程(2024-2028),2024年完成161条线路120公里农村公路次差路段提质升级。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县道)路况提质升级工程,完成12.266公里农村公路(县道)提质升级。全县汽车保有量为119344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556辆,私人汽车拥有量111452辆。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收入7.17亿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7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3.47万户。
六、国内外贸易、旅游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6%。从贸易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68.49亿元,增长20.6%;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31.13亿元,增长11.8%;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82亿元,下降1.3%;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3.28亿元,增长9.7%。
累计组织50多场境内外展会,参展企业200余家次。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家,累计投资1344万美元。全年全县累计自营进出口76.28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自营出口74.17亿元,下降3.0%;进口2.12亿元,下降0.5%。
天台县2024年分行业出口一览表
名称 | 2024年(万元) | 2023年(万元) | 同比增速(%) |
天台县 | 741618.60 | 764266.95 | -2.96 |
橡塑 | 237919.29 | 209532.14 | 13.55 |
机电 | 144064.10 | 149233.45 | -3.46 |
生物医药 | 144071.93 | 135884.39 | 6.03 |
汽车用品 | 100595.01 | 92478.25 | 8.78 |
其他 | 48606.96 | 115301.78 | -57.84 |
产业用布 | 48003.51 | 43118.13 | 11.33 |
PVB | 18357.80 | 18718.82 | -1.93 |
连续六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功入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入选浙江省2024年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天台县登上央视《走遍中国》“小县大美”栏目,天台山景区全网传播量稳居全省前20。安科旅游驿站、下宅旅游驿站等7家创成省级旅游驿站,“研学唐诗路”获评省级研学旅游重点精品课程。全年全域旅游人次593.9万人次,增速10.93%,过夜游客298.9万人次,增速14.8%。
七、金融、财政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7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1046.57亿元,增长16.4%。其中,短期贷款243.49亿元,增长4.3%;中长期贷款313.68亿元,增长10.9%。消费贷款合计173.30亿元,增长2.1%;经营贷款合计383.86亿元,增长10.7%。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38.40亿元,比上年下降8.5%。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44亿元,下降9.5%,税收收入实现19.45亿元,下降12.8%,其中,增值税增长3.8%,企业所得税下降25.9%。地方财政支出71.75亿元,下降2.8%。其中,民生支出合计57.49亿元,占总支出比重达80.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3年度,全县实现全社会R&D经费投入8.41亿元,增长7.1%,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2.2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全社会R&D人员3839人,增长23.4%。2023年度企业创新动能有效释放,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有95家,下降29.6%,占规上工业企业家数的比重达41.8%;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7.88亿元,增长4.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52%,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2024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5家。天台(杭州)科创中心投入运营。开展“一对一”企业走访服务,累计走访服务企业268家次,解答解决企业一系列问题29个。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29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0余项目。
全县有小学学校数31所,小学在校生2.96万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初中学校数18所,在校生1.53万人,入学率100%。普通高中学校数9所,在校生1.13万人。职业高中学校数3所,在校4702人。共有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1.03万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数190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2327人,中职教育专任教师数47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博物馆13个,其中国有博物馆1家,非国有博物馆2家,乡村博物馆10家;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677.89千册。天台山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相关材料获省政府批准,并上报国家林草局评审。完成张文郁旧居(三逸阁)、红旗渡槽等文保单位修缮方案报批,有序推进全县四普工作,全年共完成496处三普登记点复核,复核率达100%。完成石梁山居、文德上院等4个项目地块的考古前置勘察,天台和合博物馆、红石梁宋红非遗馆、红旗渡槽纪念馆均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名单。举办天台山歌唱大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台县第七届少年非遗说等活动。出版《天台山易筋经》、《天台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研究》等省级非遗代表作,九个项目入选第八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诗路茶香”入选第二批台州市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浙江省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位列全省第15位,连续八年台州市第一。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01个。其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村卫生室113家,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年末实有床位2676张,比上年增长2.3%。卫生技术人员合计4148人,增长3.6%。其中,医生(师)1866人,注册护士1703人。
体育赛事活动贯穿全年,圆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近400场,其中国家级、省级赛事20余场,真正形成“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氛围。天台山易筋经获评2024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全省唯二、全市唯一。天台实验中学田径、篮球、排球基地获评“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4-2027)。天台山景区作为台州“山之峻”户外运动组成线路入选2024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全国仅8条,全省唯一。竞技体育赛事成绩亮眼,全县运动员在全国大赛中获得13金10银5铜;在省市锦标赛中获得81金53银64铜好成绩。
十、环境保护
全县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6.2%,PM2.5平均浓度为22.8微克/立方米,1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开展“双随机”、“绿剑2024”等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企业476家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1起,已作出行政处罚41件,罚款391.24万元。获批浙江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报告试点县,专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人大监督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获省人大肯定。
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8.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6%。
十一、行政区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土地面积1431.6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374个村委会、2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全县总户数190933户,户籍总人口591803人,其中男性307840人,女性283963人,性别比为108:100。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46.8万人,城镇化率为58.7%。全年出生人口3455人,出生率为5.83‰;死亡人口3707人,死亡率为6.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20元,同比增长5.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66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04元,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82,较去年缩小0.0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032元,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566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54元,增长9.7%。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9万人,比上年增长0.67%,其中,在职职工23.25万人,减少0.98%,离退休人员15.65万人,增长3.23%;参加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分别为14.43万人、12.87万人和7.59万人;减少2.41%、增长2.70%和2.29%。
年末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7家,床位653张,入住老人347人,入住五保特困老人63人。其它各类养老机构18家,床位1429张,入住老人793人。全年县慈善总会实际得到各界捐款3954.18万元,救助支出3682.13万元。
附注:
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统计口径为本外币。
3、R&D相关数据错年出数。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考虑物价因素。
5、除非特别说明,增长数均以上年为基数。
6、公报中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以《天台县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