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统计局
(2025年4月24日)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三城五地”、打造“一枢纽两基地两中心”目标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百亿元大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8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长6.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58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43.7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3:11.9:71.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9.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6.58万亩;油料播种面积5.06万亩;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6.76万亩;中药材播种面积21.2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2万吨,其中:夏粮4.19万吨;秋粮10.9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78万吨;蔬菜瓜果产量18.55万吨;中药材产量4.52万吨。
全年造林面积10.64万亩,当年育苗面积0.49万亩。主要林产品中,核桃产量1.21万吨、花椒产量3.55万吨、油橄榄产量5.69万吨、水果产量1.47万吨。
年末猪、牛、羊、家禽、兔存栏分别为10.65万头、3.24万头、5.12万只、70.17万只和55.02万只。年末猪、牛、羊、家禽、兔出栏分别为14.59万头、1.11万头、4.04万只、52.42万只和274.31万只。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按门类分: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按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水泥85.92万吨,同比增下降18.2%;发电量8.45亿度,同比下降9.1%。
全区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5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71亿元,同比增长46.5%。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从投资分类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0.6%,其中:市、区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6.5%,重大项目投资(武九高速、天陇铁路)同比增长51.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0.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8.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5.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6%。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公路555条3539.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215.12公里(兰海高速、平绵高速),国道3条212.30公里,省道12条439.23公里,县道21条555.332公里,乡道30条517.238公里,通村公路487条1599.83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区36个乡镇全部通油(硬化)路,通油(硬化)路率达到100%;643个行政村全部通路,通村公路通达率10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4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9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34亿元,收发邮件1.03亿件。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2087个,移动电话用户65.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46.4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22万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9亿元,同比增长4.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1.55亿元,同比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44亿元,同比增长0.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89.98亿元,同比增长3.5%;餐饮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14.3%。

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7.17亿元(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74亿元,同比增长0.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7.8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5.61亿元,同比增长1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0.46亿元,同比增长9.1%。
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5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17所,九年制学校16所,完全小学49所,教学点50个,职中2所,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6所,具有独立法人的民办幼儿园100所。
年末有教职工6703人。其中:高中937人,初中1789人,小学3333人,公办幼儿园289人,职业教育325人,特教教育30人。
年末在校学生数119695人,其中:高中15971人,初中27699人,小学52909人,幼儿园20016人,职业中学2980人,特教学校120人。
年末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高中阶段入学率96.7%。全区高考考生4449人,本科上线2980人,上线率67%。
年末全区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2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疾病防控中心1所,社区服务中心6所,乡镇卫生院34所、分院6所,其它公共卫生机构2所,拥有病床位279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1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6人,注册护士971人,药师(士)68人。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3.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24万人,占比50.61%,比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39万人,出生率为7.21‰;死亡人口0.37万人,死亡率为6.91‰。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81人,组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3.21万人,创劳务收入39.6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93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7元,同比增长7.7%。


年末全区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742人(含退休),参加失业保险8138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15265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26516人,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11670人,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8019.98万元,农村居民发放低保金17731.2万元,供养特困人员5281人,发放特困供养金4760.64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武都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陇南中心支行;邮政数据来自区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移动、电信、联通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低保、社会救济数据来自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