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有效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的困难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富民、兴企、强县”发展目标,稳增长提质效、快转型强升级、激活力增动能、抓统筹惠民生、守底线保安全,全力以赴抓项目、育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中国式现代化牟定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116.96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90位、全州第8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7%,拉动经济增长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5.38亿元,增长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8%,拉动经济增长2.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0.25亿元,增长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拉动经济增长0.14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2.6:43.6:33.8发展为18.2:38.8:43,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调整优化为“三二一型”。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024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3%,衣着价格上涨3.0%,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7%。

稳岗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846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7%,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8万元,带动就业51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128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356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122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6796人。

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牟定县建成区面积5.04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6.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49%,城区道路总长49.384公里,总面积达119.26万平方米,县城路网密度达9.80公里/平方公里,县城道路面积率达 24.36%。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 204.71公顷、绿地率40.62%,绿化覆盖总面积220.7公顷、覆盖率43.79 %,公园绿地面积 77.3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县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完成州外到位资金31.1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8%,增量为3.6亿元,增速为13.1%。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5亿元,增速排名全州第4名,完成新签约项目70个,协议总投资额为26.62亿元,新签约项目入库率为84.29%,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外资50万美元。

民营经济稳步增长,民营市场主体较快增长,为稳增长、稳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24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达到63.3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4.1%,同比增长3.5%。民营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4%,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是助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至2024年12月31日,全县经营主体总量达28684户,其中:企业4961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1户,个体23382户,净增市场经营主体5594户,其中:企业净增52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少20户,个体净增5093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92户,每千人拥有企业主体33.2户,每千人拥有个体市场主体156.5户。

全社会用电量达3370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780万千瓦时,增长5.5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看,2024年全县经济稳中提质,县域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优化升级,发展质效巩固提升。但也要看到,项目投资支撑不足,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弱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风险化债压力大仍是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二、农业

农业提质增效。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增加值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种植业全面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3万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3.2万亩,比上年增长0.2%;粮食总产量达11.17万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总产量14291吨,比上年下降2.3%;2024年全县烤烟总产量6372吨,比上年增长2.4%;收购烤烟6250吨,比上年增长3.65%;收购金额21774.24万元,均价34.84元;实现烟叶税4790.33万元,比上年增长0.29%。茶叶总产量216吨,比上年下降17.4%;水果总产量36853吨,比上年增长4.8%。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县年末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

17.62万头、3.51万头、 7.44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7.6%、10.1%、4.7%;出栏分别为20.15万头、1.47万头、7.01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7.2%、2.1%、9.9%;全县肉类总产量达 2.37万吨,比上年下降5.3%;禽蛋总产量达913吨,比上年增长14.7%。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县有各类农业机械4.9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9.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耕种收农机化率达56.49 %。全县已建成中型水库3件,总库容3586万m3;小(一)型水库12件,总库容1993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5件,总库容2233万立方米;小坝塘1702件,总库容2406万立方米,全县库塘蓄水4467万立方米。全县年供水能力6803万立方米。

电力供应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用电量达116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38%。

三、工业和建筑业、房地产业

工业发展逐渐恢复,202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3.1%降至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5.7%,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5.1%。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6%。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全县3户规模以上发电企业装机容量达51.14万千瓦,167户规模以下发电企业装机容量达33.84万千瓦。全县新能源产业累计发电1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7%,其中,风力发电量7.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太阳能发电量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9%。

建筑业支撑作用明显。2024年全县有资质建筑施工企业

24家,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9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15家。市政施工总承包二级1家,市政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21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三级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GDP的比重达27.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7%,拉动经济增长1.97个百分点,建筑业稳居全县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9%。其中:产业投资增长7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4.5%;工业投资增长7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3.3%;民间投资下降5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2.4%。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8.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0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9420平方米,下降93.58%。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8792 平方米,下降92.78%。商品房销售额4630万元,下降93.53%。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额4349万元,下降92.1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牟定县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客货邮物流寄递融合发展示范县和“美丽公路”示范县创建,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交通网。楚大高速、楚姚高速公路顺利通车,牟元高速通车在即。2024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84.0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868公里,普通国道43.954公里,普通省道67.562公里,县道 364.538 公里,乡道283.162 公里,村道670公里;元双二级公路境内段71.777公里,楚大高速公路境内段47.97公里,楚姚高速公路境内段6.898公里,率先在全州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年完成客运量125.38万人,客运周转量5243.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1.26%和57.99%。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8%,支撑经济增长0.46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有所降温。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18亿元,同比下降8.5%,较上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同比增长0.1%。从人均消费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94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06元。批零住餐四大行业两增两降:其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0.16亿元,同比下降5.9%;零售业完成销售额38.55亿元,同比增长1.8%;住宿业完成营业额1.64亿元,同比下降27.1%;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0.91亿元,同比增长4.1%。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2亿元,比上年下降0.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下降0.6%。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下拉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86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49208万元的105.4%,比上年决算数47768万元增收4098万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29843万元,下降8.4%,占比为57.5%;非税收入22023万元,增长44.9%,占比为42.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3968万元,完成预算数204006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201986万元增支1982万元,增长1%。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66180万元,较上年增加31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支撑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0.9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7.12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8.25亿元,同比增长8.9%。

八、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和旅游业

2024年全县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投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对教育支出达3.2亿元,分别占GDP和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3%和15.68%。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71所,其中:中职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18所(下辖教学点24个),幼儿园45所(民办幼儿园8所)。在职在编教职工1503人,其中专任教师1425人。全县在校学生16212人(公办学校学生14687),比上年减少802人。其中普通高中1748人,比上年减少53人;职业高中411人,比上年增加89人;初中3914人,比上年减少171人;小学7060人,比上年减少25人;在园幼儿3079人,比上年减少640人(公办幼儿园1554人,比上年减少320人,民办幼儿园1525人、比上年增加320人)。教育发展更均衡,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97.3%,比上年度增长0.5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84%,比上年度增长0.1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11%,比上年度增长0.18个百分点。

健康供给更优质,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财政卫生健康支出达1.52亿元,分别占GDP和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1.3%和7.4%。202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9个,其中县级卫生健康单位5家,乡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90 个,民营医院1个;个体诊所33个。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实有在职在编事业单位人员514人。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共使用临聘人员714人,乡村医生187人。有执业(助理)医师 537名,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3.66 人;有执业护士686 人,每千人拥有执业护士4.68人,医护比达1:1.28。有编制床位1055张,实际开放床位1061张,每千人床位数达7.23 张。

体育、文化事业及大众健康活动蓬勃发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共有足球场25个,篮球场344块,田径场8块。

全县共有融媒体中心1个,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 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65万册,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47处,一般的文物点34处。现有可移动馆藏文物321 件套。现有化佛山、彝和园、茅州古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2024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62.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2亿元。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922万元,同比增长9.1%,占GDP的比重达0.93%。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进程加剧;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99877人,比上年减少600人,下降0.3%;全年出生率6.71‰,死亡率6.83‰,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1.04‰上升至-0.12‰。其中:城镇人口98371人,比上年下降0.28%,占总人口的49.2%(即户籍城镇化率),与上年持平。乡村人口101506人,占50.8%;男性人口102386人,占51.2%,男、女比例为105:100(以女性为100),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42764人,占21.4%;全县共有民族34个,其中:少数民族33个,少数民族人口49481人,占总人口的24.8%;彝族人口46928人,占总人口的23.5%。全县总户数为64691户,户规模为3.09人/户。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县

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8430元,比上年增加1806元,增长3.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81027元,比上年增加2998元,增长4.1%。2024年全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5元,比上年增加1383元,增长5.3%。其中:农村居民17406元,增加1186元,增长7.3%;城镇居民48556元,增加1799元,增长3.8%;全县人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有粮557.9公斤,比上年增加8.8公斤,增长1.6%;人均有肉118.5公斤,比上年减少6.3公斤,下降5.04%;人均有禽蛋4.56公斤,比上年增加0.6公斤,增长15.2%。住户人均存款余额38527元,比上年增加3799元,增长10.9%。全县89个村(居)委会通公路、电话,互联网和自来水,100%实现了道路硬化。

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2446人(含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6652人),比上年末增加2003人。其中,参保职工17641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80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3032人,减少516人。参加失业保险6926人,减少174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96人次。参加工伤保险24090人,减少1876人。参加生育保险3183人,增加91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0155人,减少3899人。其中: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68589人,减少1863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1566人,减少2036人。参加生育保险3283人,增加191人。年末全县全县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621人,保障金额348.56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7636人,保障金额2750.01万元。全县有养老机构8个,收养老人174人。

全年统筹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3.72亿元,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4%。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十、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全生产

全县国土总面积1449.6平方公里(217.44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38.3人;据林草部门统计,全县有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是:化佛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白马山州级自然保护区、三峰山州级保护区牟定片区),其中化佛山为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区面积约29486.67公顷(44.23万亩)。年末全县森林面积8.83万公顷(132.45万亩),森林覆盖率60.93%;人均有林地7.83亩。全县有湿地保护区面积0.164万公顷(2.46万亩,湿地保护率达71.63%)。2024年全县累积平均降雨量875.9毫米,县城累积降雨量为825.9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247毫米。县站平均气温17.4℃。资源利用效率仍需提高,节能降耗压力不小,单位GDP能耗为0.24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严峻,2024年全县共接到事故报告9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3.33 %,死亡1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4.44 %,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1020.71万元。全县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0起,死亡5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7.1万元。与上年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3.07%,死亡人数下降44.44%,受伤人数上升33.3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9 %。

全县发生火灾事故72起,(其中,房屋火灾28起、车辆火灾5起、电线火灾4起、垃圾堆火灾4起、杂草火灾30起、其他火灾1起)死亡0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3.61万元,与上年同比事故起数上升38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43.8%。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1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意识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好的安全感。

(撰稿:刘金、普乔仙;审定:王丽珍)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的GDP及各业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本公报中涉及人口指标数据,除注明按“公安户籍人口”外,均为常住总人口;

4. 本公报数据为全社会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