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现代化苍溪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543”发展战略,坚定完成“345”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惠民生,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苍溪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58.96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08.75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2%、24.3%、6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201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26.6:48.1调整为25.1:26.3:48.6。
图1 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4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3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57.95亿元,增长8.4%。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8.7∶20.1∶41.2。
年末全县“四上”企业在库单位226个,比上年增加2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个,增加5个;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66个,增加9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个,增加2个;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3个,增加3个;房地产开发企业21个,增加1个。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82万亩,比上年增长0.2%。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7.67万亩,增长0.8%;大春粮食播种面积83.15万亩,下降0.2%。经济作物中:油料种植面积45.38万亩,同比增长4.1%;水果种植面积24.4万亩,同比增长0.2%;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5.77万亩,同比增长2.7%。
全县粮食产量45.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1.71万吨,增长2.2%;大春粮食作物产量33.49万吨,增长0.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32万吨,增长6.6%;水果产量31.67万吨,增长9.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5万吨,增长4.3%。
图3 2020—2024年粮食产量
全县生猪存栏52.89万头,比上年下降7.5%,生猪出栏98.89万头,下降7.6%;牛存栏6.47万头,下降8.0%,牛出栏2.44万头,下降7.9%;羊存栏5.86万只,下降15.0%,羊出栏9.49万只,下降12.9%,家禽出栏764.49万只,下降7.9%;禽蛋产量1.95万吨,下降4.0%;主要禽肉产量9.1万吨,下降5.2%;全年水产品产量2.06万吨,增长3.9%。
全年木材产量2.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8.8%。
全年机电排灌面积9.4千公顷,增长0.2%;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3.06万千瓦,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11亿元,增长17.6%;利润总额9.21亿元,下降8.1%;利税总额13.2亿元,下降4.8%;资产利润率为4.2%,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3.6%,下降1.5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行业分类看,增加值增长较多的有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4.6%、农副食品加工增长144.3%、医药制造业增长93.9%。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增长较多的有饲料增长1096.3%、果蔬汁类及其饮料增长234.7%、大米增长121.2%。
图4 2020—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县在统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3户。
四、服务业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9.2%、7.1%、5.8%、4.4%、1.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7%。
图5 2020—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921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其中:客运周转量12959万人公里,增长62.1%;货运周转量90877万吨公里,增长3.6%。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6.83万辆,增长2.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81万辆,增长3.4%。
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1.27万户,移动电话54.55万部,宽带用户数31.23万户。
五、贸易服务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经营地分,全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54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15亿元。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总额68.45亿元,餐饮收入实现15.24亿元。
图6 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5.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63.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5%。全年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0%,民间投资增长121.5%,技改投资下降50.5%,制造业投资增长1239.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9%。商品房施工面积26.57万平方米,下降45.4%;商品房销售面积13.47万平方米,下降21.7%;商品房竣工面积10.96万平方米。
图7 2024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5.69亿元,下降4.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92亿元,下降0.1%。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8.4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438.61亿元,增长10.2%;各项贷款余额261.33亿元,增长8.4%。
全年保费收入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1.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82万人,乡村人口58.67万人。常住人口49.19万人,城镇化率达36.69%,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5万人,农村常住人口31.1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15人,出生率4.5‰;死亡人口6145人,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4.08‰。
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0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25元,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1,比上年缩小0.04。
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002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29元,增长8.8%。全县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2%,其中城镇为33.9%,农村为34.6%。
图8 2020—2024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8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0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1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4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5万人。年末全县共有1.04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6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6.93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933.26万元。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76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5919人,在校生17317人,毕业生5863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44人,在校生5567人,毕业生1956人。初中招生5013人,在校生17036人,毕业生6524人。普通小学招生3274人,在校生23519人,毕业生5097人。特殊教育招生42人,在校生189人,毕业生64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800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5%。
全年新增授权专利147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体育场馆2个,剧场1个,影剧院4个,博物馆1个。全县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率达100%。组织策划全市合唱音乐季、春节梨乡过年七天乐、广元女儿节及“漓江农民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文化活动18余场。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近1.55万人次,图书借阅6330册次,开展各类图书活动18余场,送书9800余册。县文化馆开展免费艺术培训、讲座活动,惠及群众27万余人次。
全年有线电视通村454个,有线电视通村率100%。有线电视实际用户8.6万户,其中农村5.4万户。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73个(含村卫生室及诊所),其中,医院13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5个,民营医院8个,血浆站1个,疾控中心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5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445个,诊所174个,医务室5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6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03人,注册护士1410人。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68张。
十一、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年末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损害赔偿案件6件;全年共审批项目16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76个,组织2家企业完成化学品环境信息调查,开展辐射安全监督检查26家,全年县域内未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嘉陵江沙溪、东河清泉乡国考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构溪河三合场国考断面达到Ⅲ类水质,6条市级河长制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水质,42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比例达100%。全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站)41座,城镇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88%以上,全县各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全面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防渗改造、苍溪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完成1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83%。深入推进“三大”减排工程,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316吨、氨氮26吨、挥发性有机物7.1吨。全县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48天,优良率为95.1%,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4.8微克每立方米。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区域标准值。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
排查整改一般安全事故隐患7000余处、重大事故隐患17处,排查整改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地灾防治等方面问题隐患561个,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森林火灾“零”发生。截至年末,全县建成应急避难场所72个,其中,县城区应急避难场所16个。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3人,亿元GDP死亡率1.3%。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做机械调整。
2.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及分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5.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