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环境,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7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21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08.2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497.25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6.8:42.0:51.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7539元,增长6.3%,按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1美元=7.1217元)折算为12292美元。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GDP核算制度规定,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918.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7∶42.4∶50.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08.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49.05亿元,增长2.2%;林业产值1.48亿元,下降10.5%;牧业产值12.15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45.14亿元,增长2.1%。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82千公顷。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47.97:52.03。全年油料产量2597吨,增长2.1%;棉花产量10.23吨,下降2.1%;甘蔗产量4718吨,下降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99万吨,增长2.5%;瓜果产量7.35万吨,增长1.3%。全年茶叶产量1425吨,与去年保持持平;园林水果产量41.81万吨,增长0.7%,其中柑桔类产量28.13万吨,下降0.4%。

全年肉类总产量3.60万吨,比上年增长5.6%,禽蛋产量4091吨,下降19.1%,生猪出栏19.32万头,增长8.0%,年末生猪存栏14.84万头,增长10.3%;家禽出栏1170.51万只,下降7.0%,年末家禽存栏297.62万只,下降8.0%。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3.02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0.99万吨,下降0.1%;海水养殖产量1.39万吨,下降4.8%。

全年完成水利总投入11.28亿元。年末全市拥有水库89座,水库总库容4.63亿立方米,堤防总长度71.98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3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为65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97亿元,增长8.8%。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合作企业2.25亿元,下降13.3%;有限责任公司48.92亿元,增长15.1%;股份有限公司59.85亿元,增长7.5%;私营企业145.67亿元,增长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89亿元,增长44.5%;外商投资企业1.39亿元,增长25.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五位的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88亿元,比上年下降4.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21.40亿元,增长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7.73亿元,增长19.6%;其他制造业增加值16.97亿元,增长16.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6.02亿元,增长12.8%。轻工业增加值161.74亿元,增长3.1%,重工业增加值101.23亿元,增长19.2%。轻重工业比例为61.5:3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7.49亿元,增长7.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5.73亿元,增长23.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3.67亿元,增长4.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2%,新产品产值5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税总额99.35亿元,增长2.9%,其中利润总额70.89亿元,增长4.2%;亏损企业亏损额28.70亿元,增长3.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129家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8.94亿元;其中竣工产值167.06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16.1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保持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0.5%,第二产业下降19.1%,第三产业增长9.0%。从分类别看,工业性投资下降19.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4%。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投资下降16.8%,国有投资增长36.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7.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2.4%,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6.2和9.0%,待售面积下降35.9%。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24年全市公路客运量93万人,增长8.1%,铁路客运量415万人,增长7.3%。公路旅客周转量2.1亿人公里,增长6.3%。2024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2450.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15公里,村道里程1104.90公里。全市现有铁路3条,临海段通车里程共159.6公里,其中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全长33.7公里,金台铁路临海段全长78.2公里,杭绍台铁路临海段全长47.7公里。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34.4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03万辆,新能源汽车3.7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84万户,下降9.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49.77万户,增长5.4%。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9.4部/百人下降到8.8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31.1部/百人上升到134.93部/百人。年末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54.18万户,增长6.6%。

六、国内贸易

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5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2.30亿元,增长4.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95亿元,增长5.6%。

在限额以上企业中,粮油食品类实现商品零售额4.77亿元,比上年下降7.7%,中西药品类实现商品零售额5.14亿元,增长1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商品零售额4.07亿元,增长53.9%,汽车类实现商品零售额39.55亿元,增长7.5%,石油及制品类实现商品零售额25.25亿元,下降2.2%。

年末拥有各类商品正常经营交易市场4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1个,生产资料市场3个,其他市场2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0个。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0.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0.3%,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0.2%。分类别看,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增长5.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食品烟酒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下降0.1%,居住类下降0.6%,交通通信类下降1.7%。

七、对外经济

2024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3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自营出口317.17亿元,增长2.7%,自营进口28.87亿元,下降1.5%。2024年有自营进出口实绩企业1143家,比上年末增加96家。出口分企业看,自营生产企业实现出口278.25亿元,增长5.3%;外贸公司出口28.36亿元,下降21.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56亿元,增长24.1%。出口分大类产品看,户外休闲用品礼品类出口110.24亿元,增长15.9%;医药化工类108.66亿元,下降3.8%;光电产品类19.66亿元,增长15.7%;机电类23.34亿元,增长24.1%;眼镜出口5.22亿元,下降3.7%。其中高新及机电产品出口139.8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出口比重44.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801万美元。

八、财政和金融

202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3.99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2亿元,增长1.4%。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47.39亿元,增长3.8%,企业所得税完成23.13亿元,下降26.0%,个人所得税完成9.09亿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33亿元,增长8.7%,其中援助支出及其他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资源勘探信息等分别下降23.2%、27.2%、9.8%,商业服务业等、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18.5%、14.3%、11.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123.13亿元和240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12.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07.18亿元,增长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99.34亿元,增长13.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113.9%,上升7.9个百分点。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列入省级科技项目2项;全年专利授权39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23件。年末全市共有上市企业10家。

年末全市地方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6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7763人。年末拥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2.50万人。全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全市有普通中学42所,在校生5.62万人;普通小学73所,在校生6.83万人。全市普通高校录取7091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小学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和初中巩固率均为100%,初升高比例为99.71%。15年教育普及率98.56%。全市共有幼儿园136个,在园幼儿数2.4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83人。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11万人,幼儿园和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大专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为99.78%和99.92%;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达标率分别达到99.37%、100.0%和98.5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市入库文旅项目7个,深入实施以“千项万亿”项目为龙头的文旅投资“双百”计划,圆满举办柴古唐斯越野赛,入选浙江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不断优化“15分钟品质生活圈”,完成省级民生实事95个品质文化生活圈(超额完成5家)、3个城市书房(超额完成2家)、1个文化驿站建设;拥有文艺赋美团队206支、文艺志愿者5846人、完成演出15635场。年末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22项,台州市级52项,市级218项。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文物保护单位95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9处,市级历史建筑98处,省级自然化石保护区1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处、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8处,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名村1处、传统村落15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年末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3个,其中电影院12个,剧院1个,电影放映13万场次,观众86万人次,票房收入3220.7万元。年末公共馆藏图书145.8万册,全年借阅书数量41.5万册。市博物馆年末文物藏品9485件,古籍5988件(套),计5万余件,其中一级品5件(套),二级品124件(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6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3.5万人次,接待讲解团451个,免费义务讲解1065场次。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618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298小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31.28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0%。

2024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个,实有医疗床位8236张。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519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4508人,注册护士5779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其中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4人。全市婴儿死亡率1.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3‰。全年有1.37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面积347.9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4㎡/人。全市全年共夺得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2枚;省级赛事中获得金牌14枚,银牌10枚,铜牌6枚。

十一、环境保护、能源消耗

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2人。全市地表水满足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23.4mg/L,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8%。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7.9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工业用电量49.52亿千瓦时,增长13.4%,居民生活用电量15.19亿千瓦时,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升1.0%。

十二、行政区划、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24年末,全市土地面积2251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54.76平方公里。所辖5个街道,14个镇,628个村委会,40个社区居委会,10684个村(居)小组。

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37.29万户,比上年末净增加1162户,户籍总人口118.7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59人。其中男性人口61.44万人,女性人口57.3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100。全年共出生5939人,死亡7383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99‰和6.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1‰,比上年降幅扩大1.41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50万人,乡村人口66.28万人。根据测算,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1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6%。

年末全市有职业介绍机构77个。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8.34万人,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398.56万元。参加职工养老保险43.03万人,其中在职参保29.77万人,离退休人数13.26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06万人。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28.25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52个,床位6601张,年末在院人数2844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398人,安排低保资金1.11亿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73人,安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33.5万元。

据抽样调查显示,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86元,比上年增长5.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82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083元,增长5.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为1.7。

 

 

 

注:

[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公报中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如与统计年鉴数据不同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营造林面积、森林抚育面积、四旁零星植树、木材竹材产品产量、建成区面积等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水利总投入、水库数量和库容、堤防长度等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商品交易市场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货物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临海市支行;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技术合同交易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上市企业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农民技术职称人员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电影、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市供电公司;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行政区划、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低保、养老机构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粮食播种面积、城乡居民收支、住房面积、物价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临海调查队;其它数据来自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