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舒城新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3183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082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253万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885495万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0.8:43.4:45.8调整为11.2:43.2:45.6,其中二产、三产均下降0.2个百分点,一产提高0.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807元(折合8538美元),比上年增加4156

二、农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840432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385054万元,增长5.1%林业产值87330万元,增长5.3%;牧业产值227490万元,下降0.1%;渔业产值102550万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007万元,增长9.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3478万元,增长4.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776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产372212吨,增产0.9%油料播种面积12919公顷,增长3.7%;油料产28276吨,增产2.6%。棉花播种面积446公顷,增长3.2%;棉花产382吨,增产4.1%。蔬菜播种面积12732公顷增长2.3%;蔬菜产360320吨,增3.3%。茶叶产量3883吨,增长5.9%。水果总产量26019 吨,增长4.6%。

2024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      (吨)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产量

372212

0.9

     其中:谷物

367357

0.9

         豆类

3875

0.9

         薯类

980

4.8

油料总产量

28276

2.6

棉花总产量

382

4.1

麻类总产量

11

-15.4

蔬菜总产量

360320

3.3

茶叶总产量

3883

5.9

水果总产量

26019

4.6

 

肉类产量53838吨,下降1.4%。禽蛋产量32241吨,增长6.8%。水产品产量41990吨,增长2.8%。肉猪存栏128559头,增长0.4%;猪出栏182204头,下降10.8%家禽存栏711万只,下降1.1%家禽出栏2256万只,下降1.3%

全县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13个,家庭农场2752。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4家、市级77家、县级119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净3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有67,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8.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3%;股份制企业下降1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7.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2.7%,制造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3%。全县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30.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0%分行业看,30工业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增幅居前五位分别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511.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4.2%,汽车制造业增长95.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7.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2.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下降2.5%。工业品产销率93.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县纳入“一套表”范围统计的资质建筑业企业108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全年建筑业产值859643万元,同比增长1.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3亿元,下降3.4%;金融业增加值21.6亿元,增长4.1%。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增长15.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其中项目投资下降0.8%工业投资下降20.8%;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5.7%;民间投资下降8.4%。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59个,数量与上年持平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0.3%。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7288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全县进出口总额12246万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出口10829万美元,下降15.5%;进口1417万美元,下降52.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8万美元,同比增长310.7%。

、交通运输和旅游

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594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334公里,高速公路48公里。全县开通公交车路线110条,拥有公交车427辆,实有出租车519辆。货运周转量96298万吨公里,增长1.6%旅客周转量24.5万人公里增长2.3%。年末全民用汽车拥有量10.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私人汽车9.8万辆、增长3.2%。

年末全县拥有星级宾馆(饭店)2,星级饭店客房216旅行社19家,3A级以上景区6全县接待国内游客1200万人次,增长26.3%;国内旅游总收入75.0亿元,增长31.3%。

 

、财政和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68万元,同比下降18.7%。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35561万元,下降12.7%;财政部门完成54807万元,下降15.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2390万元,同比下降9.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7%,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0%。

全县22个乡镇(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138万元。其中收入超2亿元的乡镇(开发区)3个,经济开发区、杭埠镇收入3亿元;收入在1000-3000万元的乡镇10收入500-1000万元的乡镇6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乡镇3个。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3.8亿元,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626.7亿元,增长11.9%。本外币贷款余额603.1亿元,增长9.3%。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1技术合同成交额56.6亿元。全年专利授权1132件,增长14.5%,其中发明专利184件、下降6.6%。

全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7588,增长8.7%;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12854,增长5.3%普通初中47所,在校生20665,增长4.2%;小学29所,在校生38320,下降2.3%;幼儿园105所,在园儿童14001,下降14.5%

全县有剧场、影剧院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2个,乡镇文化站2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96千册文化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6%2024年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舒城赛区比赛顺利完赛,为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卫生机构496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村卫生室389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3375,其中医院1310张,卫生院1955张。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1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83人,注册护师、护士1799人

我县运动健儿在重大比赛中共获得27枚金牌、47枚银牌。全县体育场馆2583个,全年举办体育健身活动130次,参加活动人数181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舒城县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十五届省直机关环万佛湖健身走等群众性体育活动。

 

、人口、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万人。

公安年报全县户籍人口960185人,312959户。其中男性500575人,占比52.1%;女性459610人,占比47.9%。城镇人口224726人,占比23.4%;乡村人口735459人,占比76.6%。0-17周岁139515人,占比14.5%;18-34周岁193711人,占比20.2%;35-59周岁387566人,占比40.4%;60周岁以上239393人,占比24.9%。全年出生人口5060人,出生率为5.23;死亡人口14975人,死亡率为15.48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8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73元,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4元,增长7.2%。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04元,增长1.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27元,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97元,增长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4100 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11712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120人。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6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6271张,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收养1032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22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742人,农村五保供养9248人。

、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年末全已建成级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面积1936公顷。森林覆盖率48.4%,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00公顷。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20天,优良天数比例87.4%。完成14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4条道路管网修复,建雨污水管网32.8千米治理重点排污口16个。万佛湖水质常年保持地表Ⅱ类水,杭埠河、丰乐河达到地表Ⅲ类水,境内10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全县发生生产经营类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70万元。发生交通事故5666起,交通事故死亡86人,受伤2972人。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项目。

4.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舒城调查队,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