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锚定“做强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城篇章,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5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3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9.3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85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14.2:37.5:48.3。
二、农业、农村经济
全市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下同)。其中,农业产值50.79亿元,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0.96亿元,同比增长59.7%;牧业产值28.92亿元,同比增长1.6%;渔业产值40.83亿元,同比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46亿元,同比增长9.4%。
年末耕地面积91.16万亩(数据来源于应城市2023年度国土变更耕地面积统计),造林面积1.6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78.58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35.68万吨,比上年增长0.2%;棉花产量0.06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产量5.12万吨,增长10.8%;蔬菜产量73.4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1.66万吨,增长3.48%;茶叶产量448.8吨,增长1.75%;水产品产量7.60万吨,下降2%。
全年生猪出栏44.45万头,比上年增长1.4%;家禽出笼1449.72万只,下降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8.7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全市1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024年12月月报统计口径,下同)。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总产值36.88亿元,下降21.8%;市直工业总产值81.46亿元,增长2.8%;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1.19亿元,增长47.1%;办事处和镇办工业总产值372.01亿元,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2.7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4年 | 2023年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 万吨 | 71.69 | 78.26 |
纯碱 | 万吨 | 182.44 | 185.62 |
涂料 | 万吨 | 30.39 | 25.38 |
塑料制品 | 万吨 | 3.84 | 3.66 |
原盐 | 万吨 | 442.01 | 416.13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5.86 | 3.88 |
家具 | 万件 | 53.30 | 45.09 |
饮料酒 | 万千升 | 0 | 0 |
合成氨 | 万吨 | 82.35 | 84.82 |
纸制品 | 万吨 | 4.98 | 1.41 |
大米 | 万吨 | 34.52 | 23.59 |
服装 | 万件 | 148 | 124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17.5 | 329 |
饲料 | 万吨 | 1.53 | 1.65 |
氮肥(折含氮100%) | 万吨 | 71.69 | 78.26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8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利润20.87亿元,下降0.7%。营业收入过1亿元企业60家,过10亿元企业8家。
全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5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1家,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4.46亿元,增长1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8.7%(不含农户),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32.7%,工业技改投资额增长19.7%。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额增长39.9%,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25.8%,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19.9%。基础设施投资额下降21.7%,民间投资额增长8.5%。
五、贸 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限上零售额39.12亿元,增长16.6%,占比17.4%。分城乡看,限上城镇市场34.40亿元,增长15.8%;限上乡村市场4.72亿元,增长23.2%。分消费形态看,限上餐饮12.10亿元,同比增长11.4%;限上商品零售27.02亿元,同比增长19.1%。
全年全市完成限上销售额总额2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从行业类别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91.67亿元,增长24.9%;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0.78亿元,增长13.4%;限上住宿业营业额3.80亿元,增长8.3%,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0.96亿元,增长9.2%。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外贸出口2.46亿美元,增长7.0%;进口0.07亿美元,增长133.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90万美元,下降33.1%。
六、交通、通信和旅游
年末全市等级公路总里程2365.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7.44公里。全年全市公路客运周转量7409.7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6%;货运周转量44314.62万吨公里,增长8.5%。省道城区至杨河段21.5公里获评“湖北省第一批美丽国省道”;奔驰物流获评国家“3A级物流企业”,实现应城市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
全年全市邮政业务营业收入1.43亿元,比上年下降1.8%。全市通信营业收入2.87亿元,增长4.5%。移动电话用户36.39万户,增长2.5%;互联网宽带用户13.77万户,增长4.4%;固定电话用户18624户,减少5.6%。
全年全市国内旅游人数6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增长15.2%。全市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3个,汤池温泉、爱漫文旅小镇、楚珍园分别新建水上乐园、国防教育基地和湖畔露营营地等系列项目;汤池游客接待量70万人次,增长25.0%;汤池温泉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增长25.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税收收入31.65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8亿元,增长15.2%;其中税收收入17.52亿元,增长6.6%;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8.6%。一般预算支出59.30亿元,增长14.6%。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5.72亿元,比年初增加48.1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5.64亿元,比年初增加49.2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9.61亿元,比年初增加19.74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2.78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73亿元,增长1.5%;财产险保费收入1.04亿元,下降29.9%。赔付支出1.27亿元,赔付率45.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教育经费支出6.99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全市教职工人数4249,其中专任教师3697人。全市幼儿园45所,在园儿童7718人;普通小学43所,专任教师1624人,招生3453人,在校学生23787人,毕业生4219人;普通初中22所,专任教师1263人,招生4076人,在校学生12425人,毕业生4201人;普通高中4所,专任教师675人,招生2692人,在校学生7593人,毕业生2072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25人,在校学生1692人,毕业生588人。全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完成率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2024年高考参考人数2852人,过特招线(一本线)466人,过特招线比例16.34%。全市物理类最高分661分,历史类最高分601分。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1.87亿元。新增孝感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3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8.3亿元,转化科技成果30项。星火化工、英科卡乐等15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富邦科技、新都化工先后入选湖北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宇阳药业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100万元支持,嘉施利化肥、恒天药业等5家企业获高企专项资金60万元支持,回盛生物获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大赛三等奖,汤池泉甲获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地区选拔赛三等奖,“兴农源”星创天地获全省农业农村科技双创大赛三等奖。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有图书馆1个,公共藏书40.43万册,电子图书12万册;全年接待读者31.5万人次,外借图书14.3万册。许白昊革命英雄业绩展示厅接待参观团队216场次9720人次;红旗人民公社旧址接待参观团队172场次7776人次;戏曲进乡村全年演出125场;文化惠民活动10场。
全市有体育馆1个、体育场地1462个;全年举办大型群众文体活动10次、体育赛事21次。应城籍运动员万雅琦在第一届FAI亚洲室内跳伞锦标赛、第三届FAI欧洲室内跳伞锦标赛、第五届FAI室内跳伞世界杯女子四人造型比赛中获得世界杯和亚锦赛冠军,破两项亚洲纪录,2024年全国室内跳伞(风洞)锦标赛获女子四人造型项目第一名;应城籍运动员严鑫在2024年跳水世青赛获跳水3米板金牌(16—18);应城籍运动员张茂林在2024年全国赛艇锦标赛斩获甲组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比赛金牌。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15个、中心卫生院3个、个体门诊55个、其他专业公共医疗机构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403张,病床周转次数29.9次,其中医院床位数3123张;卫生技术人员36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39人、注册护士1480人、卫生防疫人员226人。应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被国家病理质控中心表彰,应城计生协被国家计生协授予“最受网友喜爱的5.29随手拍”,应城市中医医院、应城市妇幼保健院获评省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优秀实验室等45项荣誉称号。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0.2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53人,出生率2.91‰;死亡人口4530人,死亡率7.52‰;人口自然增长率-4.61‰。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61元,比上年增加2171元,增长5.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49元,增加2179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85元,增加1737元,增长6.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4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93452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5552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31500人,工伤保险参保4326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2819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5888人,生育保险参保32420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7笔2.0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25笔0.5825亿元、个人592笔1.44亿元。全年新增公益性岗位107个,为1074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207.76万元。办理拖欠工资案件152件,立案处理12件,结案率100%;协调处理140件;为964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042.16万元。
十一、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
全市实有经营主体59023户,比上年增长8.15%,其中企业12998户、个体工商户452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97户。检查各类市场主体和经营单位4880余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760处,查办食品类案件273件、农资类案件7件,依法扣押不合格预制菜肉制品589箱(盒)。
全年PM2.5累计均值37.2μg/m3,优良率85.6%。全市列入国家、湖北省、孝感市考核的10个断面,水质优良率60.0%,水质达标率100.0%,无劣V类断面;其中5个省控断面(含国控)优良率80.0%。新建1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15个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村污水治理率49.4%。累计执法检查企业704家次,制作笔录750份,立案20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5份,限产停产决定书3份;污染犯罪1起,累计罚款191.30万元。
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6.6℃。年累计降雨量909.4mm,最大日降雨量133.9mm,年累计日照时数1864.1小时。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略有不等的情况。
2.按照国家统计局新的统计方法制度,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3.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