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9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1.4:61.6:37调整为1.3:63.1:35.6,与上年相比,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7%、91.3%和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0.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地方收入6.6亿元,比上年下降6.6%。地方税收收入完成5.3亿元,比上年下降9.8%,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80.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亿元,比上年下降8.5%;教育支出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5亿元,比上年下降3.4%;卫生健康支出1亿元,比上年下降40.1%;城乡社区支出4.75亿元,比上年下降8.2%。
二、农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559万元,(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3.4%。分产业看,农业总产值76847万元,比上年增长4.0%;林业总产值31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畜牧业总产值4385万元,比上年下降18.8%;渔业总产值7220万元,比上年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939万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3公顷,其中:早稻66公顷、中稻267公顷、晚稻6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0.3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8.9万吨。全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分行业看,在15个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的全年增加值同比呈上升态势,占比前3位的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其中铁路、航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总量居各行业之首,比上年下降9.4%,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其他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占比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9%,占比11.7%。
全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5%,占规模工业比重为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101.5%,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含经开)600.43亿元,比上年下降4.3%;实现利税总额79.06亿,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利润总额7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主要行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8.9%。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现价),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18.6%。
全年88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2亿元,比上年下降8.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7.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5%,占投资总额比重为0.03%;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5%,占投资总额比重为63.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8.7%,所占比重为36.4%。全年重大产业项目48个,完成投资66.2亿元。
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9%,占比为62.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6.2%。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18.1%,占比为18.5%。房地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2.8%,占比为1.6%。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5%,占比为71.1%。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42.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5%。房屋施工面积7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66亿元,比上年下降11%。
五、贸易、服务业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
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销售中,金属材料类销售额为88.2亿,比上年下降1.8%,化工类销售额为22.6亿,比上年下降7.0%,汽车类销售额为2.7亿,比上年增长62.7%。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06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98亿元。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个,实现成交额59.59亿元,比上年下降2.4%。
规模以上服务业77家,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六、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4.28万人,城镇化率96.47%。据初步统计,全年全区常住人口据抽样调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947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845元,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455元,占消费支出比重1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575人,比上年下降1.3%。年末参保单位共计1907家,参保人数16.4万人,发放金额86816.22万元。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城乡居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万人、0.5万人、2.6万人、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02501人,参保率为102.27%。
全年底全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3700人次,救助水平为503元/人,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191.9321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248人次,救助水平为394元/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03.68105万元;特困供养2019人次,910元/人,年累计发放金额183.6445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100%。
七、教育、科技和卫生
年末共拥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8所。小学、初中在校生共31844人。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9.5%,全年救助贫幼儿及学生1959人次。(以上只含九年制义务教育数据)
年末共拥有1家国家级创新中心、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重点实验室、2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名工程院院士。全年专利授权量为1283件,比上年下降1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46件,比上年下降11.7%。
全年共有卫生机构144个(不含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和省直中医医云龙院区),其中综合性医院3家,专科医院6家。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家,卫生院1家。拥有编制床位1828张,实际床位194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143人,其中执业医师778人,执业助理医师 75人。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2.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95%以上。
八、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3%;空气良好天数为316天;PM10浓度每立方米55μg/m³,较上年改善8.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0.8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1%;产值能耗为0.1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5.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9.6%。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其中铁路0人、道路交通3人),受伤0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0起。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石峰区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
4.本公报数据包含经开区数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除外)。
5.数据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教育、卫生、科技分别来自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科工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医保局;环境数据来自生态环境石峰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