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澧县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坚持“五大统筹”、做到 “六个聚焦”,顶住超预期的多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9%、5.6%。

一、综 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2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4%,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5.6亿元,下降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7.7%,拉动GDP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6.3%,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3.3︰31.7︰55调整为13.4︰24.9︰61.7。

全县上下凝聚大抓产业的思想共识,明确五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全力以赴抓招商、推项目、联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明显见到大成效。一是企业效益有提升,年产1800万米花边生产项目、三元新材料产业园、广拓鞋业等29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是近年来成效最好的一年;二是科技创新有突破,打造智能制造企业5家、智能制造生产线7条,顺利通过湖南省首批创新型县验收;三是主体培育有增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居全市之首;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服装辅料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嘉业达电子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共促共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一是城市更新取得新成效。蜚云塔路、体育馆路建成通车,改造小街小巷5条、老旧小区22个,新建公租房、保租房419套,特别是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7.9公里,系统治理移民渠、城关主排渠等黑臭水体,确保了东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二是乡村振兴呈现新亮点。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智慧葡萄园建成,柑橘、中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提质,入选国家级“洞庭湖小龙虾”集群项目实施区。三是基础设施实现新提升。第二地表水厂建成运营,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垸堤防加固、石澧航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宜常铁路通过可研审批,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即将照进现实。

基本民生方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建成,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综合改革达到了“参保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医保基金得安全”的良好效果;12个学校危房改造项目建成,县一中“特立体艺馆”投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方面,上级各类交办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北民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孟姜垸采空区生态修复完成主体工程,畜禽养殖污染和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旅游产业方面,先后策划举办农耕文化旅游节、社科专家澧县行、稻草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确定“中国最早的城市——澧县城头山”文旅IP,加大线上线下营销力度,央视一套《寻古中国》、大型纪录片《湖湘一万年》先后来城头山拍摄,特别是稻草艺术节,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自媒体宣传推广3500余次,全网浏览量超1.2亿次。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2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9.6亿元,增长3.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8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53.1万吨,增长0.2%。棉花播种面积9万亩,减少4.9%;棉花总产量1万吨,减少4.1%。油菜籽播种面积64.6万亩,减少0.4%;油菜籽总产量8.9万吨,减少0.7%。水果产量27.6万吨,增长3.8%。

全年生猪存栏40.2万头,减少3.3%;生猪出栏66.8万头,减少4.6%。家禽存笼435.2万羽,减少26.5%;家禽出笼694.6万羽,减少23.7%。全年肉类总产量6.7万吨,减少6.9%。其中,猪肉产量5万吨,减少1.8%;家禽产量1万吨,减少23.7%;牛肉产量0.3万吨,增长4.2%;羊肉产量0.4万吨,减少24.1%。禽蛋产量4万吨,减少3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比上年增加3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全年共有104家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12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全年生产饲料4.8万吨,增长19.9%;中空玻璃24.9万平方米,增长83.9%;钢化玻璃58.2万平方米,增长80.3%;纱2.8万吨,增长8.1%;电子原件2.7亿只,增长45.5%;服装79.7万件,增长63%;家具4.8万件,增长35.5%;塑料制品3.8万吨,增长27.8%;化学纤维纱2.8万吨,增长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9亿元,下降11.1%;利润总额9.9亿元,下降17.5%;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1.9元,比上年下降1.9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4%,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6亿元,下降24.3%。其中,24家资质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6亿元,下降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4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9.5%;非国有投资下降5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9.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0.5%。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下降59.5%;民生投资下降54.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2.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36.7%。全年投资项目205个,其中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5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项目17个,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3%。全年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2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2%;网签商品房销售额10.8亿元,同比下降42.7%。商品房成交均价为4361元/㎡,同比下降2.6%。其中,住宅成交均价为3992元/㎡,非住宅成交均价为8460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2亿元,增长5.5%。全年18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133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50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44.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汽车拥有量为180016辆,其中小型汽车38281辆;本年新注册汽车9245辆,其中本年新注册小型汽车2937辆。参加营运的载客汽车304辆,客位5949人,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1613辆。公路客运量98万人,货运量334.5万吨;水路货运量576.5万吨;年末出租汽车200辆,客运总量432万人次;年末全县有摩托车5035辆;客船28艘,有760客位;货船16艘,净载重量2.9万吨;全年公路通车里程2702.3公里。其中,国道90.6公里、省道276.6公里、县道404.3公里、乡道802.9公里、村道1082.4公里。

全年邮政电业务总量6.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通讯行业业务总量5.5亿元,增长12.2%;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0.4%。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72.8万户,比上年增加2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8万户,比上年减少0.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7.4万户,比上年增加1.8万户。全年订销报纸、杂志累计份数分别为551.7万份和20.9万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93.2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增长9.5%。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51.5万人次,增长10.2 %。全年共有国家级4A旅游景区2个(城头山旅游景区、彭山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澧州古城、黄家套旅游景区)。全年有宾馆酒店和社会旅馆26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瑞高酒店)、三星级酒店2家(桃花滩宾馆、金龙玉凤饭店)。旅行社5家,旅行社营业部5家。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亿元,同比下降1.1%。第三产业完成税收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含上划中央、省税收,下同)10.3亿元的48.5%,其中房地产业税收1亿元,占税收的9.7%;第二产业税收5.3亿元,占税收的51.5%;其中工业税收3.8亿元、建筑业税收1.5亿元,分别占全部税收的36.9%和14.6%。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增长0.7%。其中:税收收入4.5亿元,下降22.7%;非税收入10.2亿元,增长16.2%。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9.5亿元,下降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亿元,下降7%;公共安全支出2.3亿元,增长25%;教育支出9.5亿元,增长持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9亿元,增长11.9%;卫生健康支出5亿元,下降10.1%;农林水支出16.3亿元,增长19.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6亿元,下降12.1%;住房保障支出1.9亿元,下降3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9亿元,下降26.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0所,比上年减少9所。其中,小学46所,初中学校26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中学4所。本学年在校学生84104人,比上年减少2644人。其中,小学生42275人,比上年减少1987人;初中生23335人,比上年减少277人;高中生12794人,比上年增加266人;中职生5700人,比上年减少646人。本学年毕业生人数22689人。其中,小学毕业生7834人,初中毕业生8423人,高中毕业生4201人,中职毕业生1736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602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员3419人,职业中学教职员工541人,小学教职员工2064人。本年参加高考人数4315人,录取考生3848人。其中,录取本科生2929人。

全县共有幼儿园10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2所,民办幼儿园54所;城区幼儿园40所,农村幼儿园66所。在园幼儿12040人,其中城区幼儿7918人,农村幼儿4122人,在园教职工1759人。

全年承担的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8项,县级23项。项目总投入432万元。年末全县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

九、文化体育、卫生

全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剧团演出55场,观众6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8.8万册,总流通人数14万人次。博物馆2个,文物藏品6455件,其中一级品28件。广播电台1座,农村有线广播站1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

全县有体育场地1818个,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58.1万人。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4次,参加人数0.8万人次。全年获国家、省级奖牌32枚,其中省级金牌13枚,银牌8枚和铜牌11枚。

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2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7个、专科疾病防治站3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防疫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诊所、卫生室和医务室119个,村卫生室472个。全年有卫生工作人员5441人,有卫生技术人员4336人,其中执业医师1354人、注册护士 1949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92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1768张。全年诊疗病人377.1万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2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35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45元,增长5.6%。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2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795人。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520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 ,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年末七大保险参保人数为144.5万人。其中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万人;②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8万人;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8万人;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5.1万人;⑤失业保险3.5万人;⑥工伤保险6.1万人;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6.1万人。

全年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有0.28万人,比上年减少0.04万人,月人均补助标准481.5元,共发放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经费0.15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57万人,月人均补助标准251元,共发放农村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经费0.48亿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696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35.7万元。

十一、节能降耗、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2.7万吨标准煤,下降2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动率下降16.2%。全社会用电量14.9亿度,增长6.4%。其中,工业用电4亿度,下降6.3%。

县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32种,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种。其中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7种。县域国土面积2075.6平方公里。全年批准建设用地9.2公顷,全年交易建设用地919.3亩,土地成交价款1.4亿元。

澧县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4天,优良率91.3%,PM2.5均值34ug/m3,综合指数为3.27。水环境质量方面,6个国省控监测断面,国控五公村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省控北民湖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Ⅴ类,其他4处省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考核标准。全县47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起,死亡15人,当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3人。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