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东源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又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东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纵观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呈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扎实有效。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数据,2024年,东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1959万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2:36.2:45.6调整为19.0:37.8:4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778万元,同比增长8.2%,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38291万元,同比增长10.3%,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43889万元,同比下降0.8%,占比降低2.4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运行持续向上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有待加强;四是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高;五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2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7742万元,同比增长8.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6279万元,同比增长8.3%。
全年新增或投产农业项目24个,其中种植类项目16个:蔬菜2个,水果2个,茶叶7个,粮食4个。养殖类项目8个:生猪1个,家禽2个,渔业5个。
农业产品产量整体稳定。全年大豆产量1401.9吨,同比下降11.2%;花生总产量22300吨,同比下降1.1%;甘蔗产量25200吨,同比下降3.3%;水果产量48078吨,同比增长4.6%;谷物产量153111吨,同比增长2.1%;茶叶产量2465吨,同比增长0.2%;畜牧业肉类总产量62757.6吨,同比增长23.2%;水产品产量15653吨,同比增长14.4%。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89897亩,农业柴油使用量7610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1635吨,农药使用量32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年末,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个,本年新上规企业9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建筑业持续发力。年末,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4个,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2%;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投资市场保持平稳。年末,全县在库投资项目252个(含房地产项目),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113个,新入库项目中五千万以上项目17个。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0.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8%。
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下滑。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8%。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
公路状况平稳发展。2024年末,全县等级公路4032.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5.45公里,一级公路6.00公里,二级公路199.00公里,三级公路544.00公里,四级公路3128.10公里。
水路运输保持稳定。2024年末,全县拥有旅游船舶23艘,2194客位;客班船4艘,370客位;客运快艇8艘,80客位。
邮电业务发展良好。2024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4637万元,同比增长21.5%;电信业务总量32980万元,同比增长11.2%。
六、市场消费
商品消费市场持续恢复。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496万元,同比增长4.8%。年末,全县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业单位57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27个,其中批发业11个,零售业16个;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30个,其中住宿业17个,餐饮业13个。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经济较为平稳。2024年,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总额34.0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18.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80万元,同比下降57.5%。
文旅深度融合。万绿湖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禾云溪温泉旅游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康禾镇曲龙村、义合镇义合村获评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县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53241万元,同比增长10.3%;全县组织税收收入129453万元,同比下降21.7%。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1993474万元,同比增长4.7%;金融系统贷款余额2539106万元,同比增长6.9%。
保险业保持总体平稳。据初步统计,全年主要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8977万元,其中人身保险6777万元,财产保险22200万元;各项赔款及给付14859万元,其中人身保险1994万元,财产保险12865万元。
九、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24年,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43%,义务教育巩固率98.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26%;基础教育校园总数131个,其中幼儿园67个、小学34个、初中26个、高中3个、特殊教育学校1个;基础教育班数总计1862个,其中学前教育407个、小学880个、初中354个、高中212个、特殊教育9个;全县在校学生67919人,其中学前教育10698人、小学29411人、初中16629人、高中11091人、特殊教育90人;当年毕业生总数18821人,其中学前教育4556人、小学5521人、初中5303人、高中3425人、特殊教育1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传承集体1个,认定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6个,县级非遗传承基地1个;完善53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完成3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革命遗址修缮布展2处。结合“我们的节日”“送戏下乡”等主题,举办公益培训班、全民阅读、流动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260余场次,惠及群众90万余人次。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名单。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广场舞大赛,持续开展2024年艺述东源系列活动。
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持续平稳。2024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405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21个,其它卫生机构379个;病床数249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18人,其中执业医师534人、执业助理医师335人、注册护士1222人。
全民健身事业再取新突破。开展2024年“体育大拜年健康迎新春”乡村篮球赛(村BA)120场次;开展“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338场次,开展“新春杯”羽毛球团体公开邀请赛5场次;组织开展“活力足球阳光生活”青少年校园足球品牌活动3场次;开展“穿越万绿湖30公里”88公里骑行和大型徒步活动。
十一、环境保护
2024年,全县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治水大会战成效显著,万绿湖网箱网袋养殖整治基本完成,黄村河(叶潭镇段)入选省级绿美碧带建设项目,新丰江水库、东江干流水质分别保持地表水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及10个市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土壤环境安全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滨江新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县综合资源利用中心建成运营。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2024年,全县能源总量同比下降0.9%,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单位GDP电耗同比增长1.7%。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统计指标持续稳定。2024年,按卫健部门常住人口统计口径计算,全县出生人口2880人,出生率为6.67‰;死亡人口2584人,死亡率为5.98‰。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83489人,按城乡类型分,城镇人口96072人,乡村人口487417人;按人口性别分,男性301118人、女性282371人。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4元,同比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35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6元,同比增长6.9%。
2024年,全县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养老院)12个。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标准稳步提高,截至2024年12月,东源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2590人,供养标准农村为每人每月1122元,城镇为每人每月1464元,全年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3458.94万元。全县低保对象有6405户15240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6084户14484人,城镇低保对象321户756人。全市城镇低保标准为915元/人·月、低保补差为74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为701元/人·月、低保补差为530元/人·月,全县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10780.88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年报数据请参照《东源统计年鉴》。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等指标数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