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永靖调查队
(2025年4月15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安排,聚焦主攻“五化”、打造“四区”、建设“六个永靖”的思路目标,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量质齐升的喜人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 合
202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33.9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1.4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9.5:36.6:33.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7万人,乡村人口12.51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99%,比上年末提高1.8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7万人,出生率为9.65‰;死亡人口0.16万人,死亡率为9.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070元,比上年增长11.4%。
表12024年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5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678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87万人,其中,省外输转12215人,县外省内12350人,县内输转34155人。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766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342户。
二、农 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3.51万亩,同比增长2.5%。其中,夏粮种植面积2万亩,同比下降11.8%;秋粮种植面积21.51万亩,同比增长0.8%。蔬菜种植面积9.12万亩,同比增长1.3%。油料种植面积0.6万亩,同比增长0.8%。中药材种植面积3.6万亩,同比增长1%。
全年粮食产量8.68万吨,比上年增产2.7%。其中,夏粮产量0.4万吨,下降17.8%;秋粮产量8.64万吨,增产8.5%。全年蔬菜产量19.78万吨,比上年增产7.2%。草莓产量0.88万吨,下降4.8%;中药材产量1.44万吨,增产2.9%。园林水果产量2.19万吨,增产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4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年末牛存栏1.3万头,下降2.3%;牛出栏0.31万头,增长8.9%。羊存栏17.41万只,下降2.9%;羊出栏17.09万只,增长10.2%。生猪存栏12.05万头,增长1.3%;生猪出栏13.57万头,增长0.5%;家禽存栏58.99万只,增长0.1%,出栏46.03万只,增长10.8%。
表22024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18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3%。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24.1%,省属企业增长4.5%,地方企业增长13.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7%,重工业增长15.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2.7%,制造业增长1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5%。
表3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及其比重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1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586万元,比上年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371万元,增长9.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260万元,下降6.4%;金融业增加值38866万元,下降1.9%;房地产业增加值44855万元,增长3.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5604万元,增长2.8%。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374.02万吨,同比增长28.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2589.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公路客运总量134.47万人,比上年下降16.9%;公路客运周转量5906.2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0.3%。
年末全县汽车保有量33843辆,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载客汽车30627辆,载货汽车2274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业务收入1242.11万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60.72万元,增长15.5%;邮政普遍服务收入2.3万元,增长4.6%。全年完成邮政业寄递业务量217.99 万件,比上年增长16%,其中:快递业务量202.85万件,增长 15%;邮政普遍服务量14.96万件,增长40%。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全县移动电话基站数422个,其中:4G基站248个,5G基站174个。年末电话用户总数8.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4G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5.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4万个,比上年末增长18%。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477万GB,比上年增长1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3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5223.5万元,增长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088.6万元,增长0.8%。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92205万元,增长2.2%;餐饮收入20106.1万元,下降1.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饮料类增长68.6%,烟酒类增长22.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2.3%,化妆品类增长166.9%,日用品类下降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3.9%,汽车类下降17.8%。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28241万元,同比增长39.8%。按组成分,5000万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20.7%;5000万元以下项目同比增长303.5%;房地产项目同比增长48.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2%。商品房销售面积11.04万平方米,增长20.5%。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27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32334万元,增长12.2%;非税收入6993万元,下降7.9%。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15383万元,增长14.8%;企业所得税1999万元,增长6.7%;个人所得税615万元,增长1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159万元,增长10.3%。其中,民生支出293177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71934万元,增长5.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89745万元,增长18.2%。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30.3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1.9元,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53,比上年缩小0.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57.5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10.3元,增长9.1%。
表4 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23人,比上年末增加65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574人,比上年末减少72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5万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30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761人,比上年增加431人。
年末全县共有58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578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899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全县共实施临时救助7033人,救助资金7099.58万元。年末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所,集中供养床位数110张。年末全县共有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12个。
九、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63所,其中幼儿园85所,小学7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中职学校1所。其中高中招生1694人,在校生4847人,毕业生1525人;初中招生2440人,在校生7131人,毕业生2098人;普通小学招生2894人,在校生15797人,毕业生2347人;中职教育招生5人,在校生22人,毕业生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6391人。全县中职专任教师2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00人,小学专任教师1419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49(含民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5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86%。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5个,其中: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村卫生室1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年末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84人,注册护士762人,其他医技人员242人(含乡村医生14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86张,其中医院1240张,乡镇卫生院346张。
十、文化旅游和体育
年末全县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08%。全年全县接待游客625.89万人次、同比增长36.3%。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18个,体育场地面积114.3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5.44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
全年用水量7870.0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5%。其中,生活用水量755.01万立方米,增长0.9%;工业用水量637万立方米,下降1.7%;农业用水量6189.94万立方米,下降2.38%;生态用水量288.06万立方米,增长23.5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84.88立方米,同比下降1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17立方米,同比下降42.59%。人均用水量452.56立方米。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10.9℃,年日照小时数2324.3小时,年降水量391.2毫米。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劳务输转数据来自县劳务办;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永靖县邮政分公司;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城乡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永靖调查队;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