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里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实施“一二三”战略规划,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提升年为抓手,有力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获评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成为全市唯一同时入选中国创新和工业百强区;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连续4年上榜省城市发展“十优”区。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78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08.08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0 :28.5 :71.5。增长较快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其他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3.0%、9.5%和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7769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现价工业总产值下降2.2%。
产值超亿元企业8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05.15亿元,下降0.9%。其中,产值超十亿元企业21家,完成产值928.04亿元,下降2.0%。
前三大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637.25亿元,下降8.3%;航空航天器修理业完成产值156.39亿元,增长3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21.80亿元,增长0.9%;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156.92亿元,比上年下降2.2%,产销率为98.51%。出口交货值61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出口交货值率53.6%。
全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0%。
建筑业增加值204.18亿元,比上年下降0.6%。2024年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363家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4.73亿元,增长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96.54亿元,增长9.2%;安装工程产值89.26亿元,增长12.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02.84万平方米,下降3.9%。建筑企业当年新签合同价款1070.49亿元,增长31.4%。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2%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7.7%。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09.8%,教育行业增长276.2%,住宿和餐饮业下降21.2%;制造业投资增长4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56.0%。
四、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341.41亿元,增长2.3%,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9%;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228.59亿元,增长6.6%。全年零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55家,合计零售额271.24亿元,增长8.4%;零售额超千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61家,合计零售额21.38亿元,增长1.9%。
限额以上企业中,批发业零售额32.37亿元,比上年下降1.3%;零售业零售额285.39亿元,增长3.2%;住宿业零售额5.57亿元,下降5.1%;餐饮业零售额18.08亿元,下降2.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零售行业实现91.8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31.66亿元,增长93.8%;网络零售行业实现156.73亿元,增长8.8%;百货超市综合零售行业实现39.74亿元,增长2.6%。按商品类值分:十大商品类值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9%和16.3%;日用品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和粮油、食品类实现个位数增长,分别增长7.8%、4.2%、2.4%、1.6%和0.6%,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和烟酒类分别下降0.6%、1.4%和6.7%。
五、服务业
全区重点服务业企业42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05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39家,比上年增加37家,共实现营业收入944.41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183家,实现营业收入617.02亿元,占服务业总营业收入58.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88家,实现营业收入380.32亿元,其中,互联网软件业(69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5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4.71亿元、119.69亿元、15.35亿元、7.16亿元和23.41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10.06亿元,增长9.8%。
六、对外经济
全年新设外资企业624家,增资企业39家。全区(含自贸象屿)合同利用外资8.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2亿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1.45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2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3.1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4.06亿元、企业所得税9.17亿元。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65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8.52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3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2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59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亿元。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2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截至2024年底,湖里区拥有各级学校168所,其中公办中小学38所,民办中小学15所,公办(含集体办)幼儿园58所,民办幼儿园57所;学年初招生24985人,在校学生共104568人。
其中,完全中学1所,学年初招生1307人,在校学生3839人;纯中学(普通初中)4所,学年初招生2733人,在校学生800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学年初招生7617人,在校学生27763人;小学31所,学年初招生6062人,在校学生38244人;幼儿园115所,学年初招生数7234人,在园265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年初招生32人,在校学生147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4984人,其中研究生411人,本科学历3831人,专科学历736人,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6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总数228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72人,本科人数1058人,大专学历1135人,高中及以下15人。
科学技术
2024年,全区国内专利授权量累计4906件,其中发明专利965件,实用新型2394件,外观设计1547件。截至12月31日,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770件。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693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4个。除周五下午闭馆外,湖里区图书馆全年无休免费开放,周开放时长72小时,开展书刊借阅、数字资源阅览、公益性培训、讲座展览、亲子阅读活动等服务,馆藏文献资源总量80万册,2024年共借阅图书70万册次,接待读者67.5万人次,开展各类读者活动197场,参加读者4.3万人次。
2024年共开展全区性文化活动592场,全区基层文体活动779场次。
体育
全区体育场地面积358.28万平方米。体育场地2236个,其中室外运动场地1393个,室内运动场地843个,包含田径场地69个,游泳场地101个,足球场地76个,篮球场地342个,排球场地41个,乒乓球场地260个,羽毛球场地112个,滑雪场地1个,全民健身路径408个,健身房405个,健身步道124个,射击馆3个,射箭场(馆)5个,击剑馆8个,其他场地281个。此外,还有对外开放学校25所。
2024年,湖里区打造“悦游湖里”之悦动四季休闲运动节品牌,举办第十八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禾山杯”海峡两岸社区足球赛、“体彩杯”厦门国际名校大学生篮球争霸赛、“海洋之星”青少年帆船赛等涵盖陆地、水上多种类型的体育赛事。全年共举办184场体育赛事活动,参与人数约3.52万人次。
卫生
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3家,其中医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门诊部130家、诊所215家、其他(医务室、卫生站、护理站、村卫生所等)96家。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70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4941人、注册护士6767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6155张。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100.50万人,人口出生率7.26‰,人口死亡率3.20‰,人口自然增长率4.06‰。全区户籍人口439302人,其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213226人和226076人。
民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83元,比上年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7155元,比上年增长5.2%。
就业
全年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0201人,促进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433人。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427人,其中失业人员培训719人、就业困难人员195人、退役军人4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9.60万人、61.28万人和61.46万人。
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区共有城镇低保家庭704户,全年累计为12493人次发放低保金1440.44万元。累计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663人次,发放供养金424.33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86.3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53.52万元。2024年区慈善、老年福利协会共接收捐赠款945万元,开展各类帮扶助困活动支出善款734万元。
工会
全年全区共有58503人次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金额为151.50万元,由区总工会经费支出补助参保金额134.60万元,惠及41070人。全年共有1420名患病参保职工申请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补助救济,金额共计258.36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2024年,湖里区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危废和医废安全处置率实现“三个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2%,优级率65.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8,比上年改善5.4%,湖里国控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4,比上年改善13.2%,改善率居全市国控点首位。湖边水库水质为Ⅲ类,新丰湖水质为Ⅳ类、埭辽湖水质为Ⅴ类,均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2个国控点位水质优良。声环境功能区达标。
安全生产
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全省安全风险指数排名第四,全市行政执法情况排名第一,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十二、各街道经济
工业
各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湖里街道比上年下降25.3%;殿前街道增长12.7%;江头街道增长91.0%;禾山街道下降13.8%;金山街道增长2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各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湖里街道99.53亿元,增长25.9%;殿前街道211.61亿元,下降7.5%;江头街道37.72亿元,下降14.0%;禾山街道52.42亿元,下降2.6%;金山街道168.72亿元,增长18.0%。
财政总收入
各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分别为:湖里街道37.35亿元,殿前街道51.94亿元,江头街道17.34亿元,禾山街道27.60亿元,金山街道42.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