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发展六仗”为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持续恢复、回稳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24891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472万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19924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626495万元,同比增长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067元,同比增长8.8%。
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 24.8:19.6:55.7。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0.3%、31%和48.7%,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7、2.82和3.6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2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276995万元,同比增长3.6% ;林业产值42668万元,同比增长7.0%;牧业产值183343万元,同比下降0.3%;渔业产值23093万元,同比增长4.9%;服务业产值22899万元,同比增长8.7%。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1950亩,同比增长0.41%;油料种植面积49434亩,同比增长3.4%;糖料种植面积2599亩,同比增长2.08%;蔬菜种植面积212996亩,同比增长3.03%。粮食总产量159520吨,同比增长0.55%;油料产量7118.92吨,同比增长6.11%;糖料产量10803吨,同比增加4.8%;园林水果产量24408吨,同比增加2.7%;蔬菜产量330530.00吨,同比增长3.9%。
养殖业发展平稳。2024年末全县存栏生猪35.34万头;全年出栏生猪58.46万头;存栏牛2.75万头,出栏牛1.61万头;存栏羊4.98万只,出栏羊6.25万只;存栏家禽336.52万羽,出笼家禽550.26万羽;水产品总产量8006吨。
特色农业发展迅猛。2024年全县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总面积达20.1万亩。烤烟产业稳步发展,2024年末全县共完成优质烟种植面积4.62万亩,烟叶税收4849万元,收购烟叶12.28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43亿元。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2024年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06家,比上年增加4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8.59亿元,利润12.12亿元,2024年新增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3家,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6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2024年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78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2.8633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约68.85万立方米。2024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7.9万台(套),增长2.5%;其中农用耕作拖拉机600台,增长3.4%。运输拖拉机报废下降到161台,报废率72.6%。农业机械总动力46.6万千瓦,增长1.08%。机械化耕作程度达到91.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2024年农村饮水巩固累计达到37.2万人,自来水累计受益人口达90.64%。
耕地保有量达到省市要求。2024年全县年末耕地面积20269.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18000公顷,全年向省政府申报新增建设用地29.6954公顷,批准建设用地29.6954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5.3629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全县年末规模工业企业达5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
建筑业健康发展。2024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421万元,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162万元;竣工总产值33208.6万元。房屋施工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其中,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7%,占全部投资的58.1%;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0.6%,占全部投资的47%。
房地产业。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4.1%,占全部投资的8.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2.2%。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803.7 万元,同比增长6.6%。分行业看,批发业62792.3 万元,增长3.6%;零售业340120.7万元,增长7.0%;住宿业7066.2万元,增长5.9%;餐饮业19824.5万元,增长9.9%。从经营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6075.5万元,增长12.8 %;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93728.2万元,增长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4年实际到位内资72.87亿元,同比增长61.1%。全县进出口总额达45.6亿元。
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2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47.35万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45.25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共接待县内、外研学学生8万余人次,党建、团建活动200余场次、1万余人次,成为了全市研学旅行热地。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41454.6万元,同比增长21%。全年货运周转量49478.5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客运周转量11566.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1%。2024年,国省干线公路总投资9691.354万元。其中,新建、改建国省干线13.352公里,投资7421.414万元;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55.165公里,投资1401.9万元;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145.5公里,投资472.65万元;省道危桥改造1座,投资金额395.39万元。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3697.65万元。其中,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381公里,投资1049万元;危桥改造3座,投资540万元;安保工程85.9 公里,投资1307.65万元;农村公路水毁隐患处治29处,投资372万元;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总里程121.033公里,投资448万元,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公里1275.586,投资408万元。2024年末全县民用车辆保有量74142辆,增长2.6%。其中,汽车40424辆,增长3.1%;摩托车33308辆,农用车233辆,挂车177辆;本年新注册机动车(含)2397辆,新注册小型汽车755辆。
邮电通讯业发展升级。2024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57万元,同比增长11.65%;电信业务总量8148万元,增长6.09%;联通业务总量2804万元,增长 26%;移动业务总量7500万元,增长0.5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实力平稳发展。202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74407万元,同比下降17.5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1649万元,增长3.2%;税收收入48406万元,下降3.18%;非税收入23243万元,增长19.61% ;上划中央收入5752万元,下降65.56%;上划省级收入-2994万元,下降173.49%。全县财政支出342886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306万元,增长9%;教育支出73288万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13472万元,增长5.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07万元,下降3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512万元,下降10.9%;医疗卫生支出24712万元,下降30.4%;环境保护支出9209万元,增长16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908万元,增长2.3%;农林水事务支出77352万元,增长38.9%;住房保障支出6435万元,下降52.8%。
金融业平稳增长。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7.81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增长7.56%。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59.75亿元,比年初增加17.13亿元,增长12.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3.5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增长7.69%。
保险业发展放缓。2024年实现保费收入4.31亿元,同比下降1.42%。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2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3所。其中,幼儿园92所,小学教学点19所,完全小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14所,高级中学 2所,职业教育学校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2617名。其中,在园幼儿8843 名,小学30541名,初中18867名,普通高中8854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404名,特殊教育学生108名。全系统共有教师5734 人。其中,特殊教育教师21人,公办幼儿园教师570人,小学公办教师1490人,初级中学公办教师1148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843人,高级中学公办教师628人,职中、教师进修学校教师327人。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 100% 。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免除学杂费4.9408万人,免除金额5218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金额844.66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2.0513万人次,资助金额815.6万元。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全县科技经费支出13472万元,比上年增加697万元。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6家,新增3家。有农村科技推广站12个,引进推广新优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163项(个),比上年增加5个;申报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2项;专利授权量199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49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13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44.44%。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24年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馆藏文物1000余件;中国传统村落7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0个。文体活动卓有成效,组织开展了“送戏下乡”、“送流动图书下乡”、“送电影下乡”、“乡村春晚”、“农民丰收节”、“欢乐潇湘”、“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永州十场花事之2024年新田县“桃李争妍·花开‘心’田”活动等文化惠民亮点活动,共计开展送戏下乡190场次、送图书下乡52场次、送电影下乡2379场、下基发层流动文化服务52次,各社会文艺团队开展活动665次。原创精品获佳绩,音乐作品《辣椒姑娘》获第八届湖南省艺术节银奖,原创少儿舞蹈作品《嗨!你的鸡公鞋》荣获永州市第十三届少儿音乐舞蹈大赛金奖。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24年末全县卫生机构477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1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卫生综合执法局)1个,私立医院 7个,诊所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村卫生室400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553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601人,增长3.2%;其中执业医师640人、执业助理医师324人、注册护士1233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数达321495人;城乡居民县内补偿率为67.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4年组织承办了开展了全县干部职工男子篮球赛、全县太极拳比赛、全县气排球比赛等10多项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全县已成立篮球、足球、气排球、体育舞蹈、棋牌、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老年体协以及自行车俱乐部等10余家单项体育协会和俱乐部。2024年参加永州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共获得金牌33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参加湖南省第五届社区运动会选拔赛,获得永州市团体第二名;参加“挑战祝融之巅 展现体育风采”2024年湖南省体育系统徒步穿越赛中,代表永州市文旅广体局参赛获团体组一等奖。参加永州市首届职工微型体育运动会获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24年全县年末户籍人口44.3万人(公安局提供),常住人口3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2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5.56万人,城镇化率52.56%。人口出生率5.97‰,死亡率4.52‰,自然增长率1.45‰(卫生健康局提供)。
城乡生活持续向好。2024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1元,同比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07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4元,同比增长6.7%。全县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9.7平方米,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0.7%。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24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7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44%。社会保险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2.15万人;城乡居民县内补偿率67.85%。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96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65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7万人。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全县城镇低保保障对象1610户,2337人,最低保障线标准700元/月/人。农村低保保障对象6763户,10242人,最低保障线标准450元/月/人;全县城镇特困供养对象53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共2055人,其中:分散供养1844人,年标准7020元/人;全县拥有敬老院5所,敬老院集体供养人数264人,年标准10920元/人;六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33人,年保障标准600元/人。
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达标。2024年,我县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所有指标全部完成,其中10项超额完成任务,所有指标均验收达标;具体包括:建成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1所,完成率100%;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线上线下场次35场,完成37场,完成率105.71%;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线上线下服务人数22000人,完成22468人,完成率102.13%;新增普惠性托位220个,完成220个,完成率10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成率100%;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完成率100%;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完成率100%;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72户,完成272户,完成率100%;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20人,完成127人,完成率105.83%。就业用工社保“三合一”数字服务20项,完成20项,完成率100%;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4个,完成4个,完成率100%。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0户,完成200户,完成率100%;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95件,完成199件,完成率102.05%;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个,开工13个,完成率100%;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4套,完成64套,完成率100%。农村公路提质改造11公里,完成18.67公里,完成率169.73%;普通国省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34公里,完成54.59公里,完成率160.57%。完成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50个,完成50个,完成率100%。提质改造“爱晚”老年学校1所,完成率100%;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1500人,完成1530人,完成率102%。农村适龄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5300人,完成5311人,完成率100.21%。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85.9公里,完成85.9公里,完成率100%。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完成4574人,完成率114.35%。新增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率100%;新增惠民便企示范应用场景和高频特色服务事项1个,完成率100%;企业和群众办事纸质证照免提交率提升至60%以上,完成率100%;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办结率提升至90%以上,完成率100%;新增加载交通出行功能的社保卡持卡人数1.3万人,完成1.39万人,完成率106.9%;新增蓄水能力88万方,完成88万方,完成率100%;新增惠民便企示范应用场景和高频特色服务事项1个,完成率100%。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有量达到省市要求。2024年全县年末耕地面积20269.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18000公顷,全年向省政府申报新增建设用地29.7公顷,批准建设用地29.7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5.4公顷。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24年全县造林面积2021.01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验收合格面积2021.01公顷。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2024年全县经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8107.34公顷,其中湖南福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7303.41公顷,湖南新田大观堡国家级石漠公园333.44公顷,湖南新田县新田河省级湿地公园470.49公顷。2024年度新田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41吨(工业源);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4.422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4.7%;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24年全年发生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8起(其中道路交通领域6起),死亡8人;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3人;发生一般道路交通亡人事故7起,死亡7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如有变动,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非统计直接口径的数据均来自县直相关部门数据,如有变动,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