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自治旗统计局
(2025年4月15日)
2024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加速实施“六个工程”,扎实推进五项改革课题,全旗经济总体平稳,各领域工作稳步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85.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2亿元,比上年下降1.8%;第二产业增加值113.01亿元,下降8.0%;第三产业增加值60.15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8:60.8:32.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171.7%、77.2%。
全旗户籍人口134774人,比上年减少16人,其中城镇人口112458人,乡村人口22316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67640人,女性人口67134人,性别比为100.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5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61431人,比上年增加447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6%,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6万亩,比上年增长55.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7.29万亩,增长61.9%,豆类播种面积2.05万亩,增长34.6%;薯类播种面积0.22万亩,增长83.1%。
全年粮食产量2.05万吨,增产69.0%。其中:谷物产量1.67万吨,增产65.6%;豆类产量0.26万吨,增产83.2%;薯类产量0.11万吨,增产93.4%。
年末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1.26万千瓦。拥有拖拉机8116台,拖拉机配套农具5705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05亿元,比上年下降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3%。
全年原煤产量4575.26万吨,比上年下降5.6%;发电量228.55亿千瓦时,下降9.7%;乳制品产量1075.67吨,下降12.7%;肉制品产量226.38吨,下降41.1%;商品混凝土产量0.34万立方米,下降93.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11亿元,比上年下降4.0%;实现利润17.83亿元,增长8.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97亿元,比上年下降26.7%。全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产值2.95亿元,下降39.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88亿元,比上年下降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1.5%;金融业增加值2.75亿元,下降7.1%;房地产业增加值2.76亿元,下降1.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0.89亿元,增长7.5%。
全年完成客运量63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060万人公里。全旗公路总里程1441.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4公里,一级公路98.29公里,二级公路146.13公里。主要交通工具中拥有载客汽车1038辆,载货汽车1356辆。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929万元,邮路长度1179公里,邮政所15个。固定电话用户0.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88万户,宽带用户3.3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00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7亿元,增长13.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0.89亿元,增长1.4%;餐饮收入1.88亿元,增长11.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9.66亿元,比上年下降4.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56亿元,下降36.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8.4%。其中,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2.8%;扩建项目投资增长391.0%;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增长3.8%。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7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3%。民间投资下降19.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1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59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9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16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其中,税收收入11.19亿元,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9亿元,增长3.4%。
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4.86亿元,增长7.9%。各项贷款余额93.23亿元,增长1.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8.42亿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险总收入8806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174万元,人寿保险收入4632万元。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487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2038万元,人寿保险赔付2841万元。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2元,比上年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0元,增长4.7%;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83元,增长4.3%。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52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303元,增长3.1%;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58元,增长7.2%。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
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7.3%。及时足额下拨各类救助补助资金7646.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21人,职业培训7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稳步提升,医保参保范围持续扩大。
九、教育
年末全旗共有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8所。全年在校生6058人,其中:小学3172人,初中1619人,高中740人,职业高中527人;全年毕业生人数为1648人,其中:小学635人,初中613人,高中255人,职业中学145人;全年招生1318人,其中:小学359人,初中499人,高中226人,职业中学234人。教职工人数1371人。拥有幼儿园(包括民办)18所,在园幼儿1857人,教职工452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旗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个,博物馆3个。拥有旗级广播电视台1座。全旗广播人口覆盖率98.7%,电视人口覆盖率98.2%。
全旗拥有卫生机构118个(含个体),拥有病床752张,从业人数达15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
全年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共荣获80枚奖牌。其中:自治区级比赛金牌10枚、银牌8枚、铜牌5枚;呼伦贝尔市级比赛金牌22枚、银牌20枚、铜牌15枚。
十一、生态环境
全面落实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全力推进“三北”工程与各类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补植补造1.76万亩、义务植树19万株、围栏封育10万米、草原改良5万亩,落实草原生态修复项目1万亩、封山(沙)育林1万亩、工程固沙任务1万亩,划定小微湿地1处,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持续向好。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3334.7吨,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12万亩,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再创新高,达到99.2%。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全旗范围无黑臭水体现象发生。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涉及部门数据均由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