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带领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深入实施“24165”工作体系,守正创新、团结奋进,全区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4.6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14.37亿元,同比下降6.1%;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7亿元,同比增长6.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0.2:33.8:65.9调整为0.2:25.4:74.5。
附图1: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附图2: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单位:%)
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36.58亿元,同比下降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8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27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全部税收总额66.30亿元,同比增长6.7%。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全区户籍人口54.89万人,较2023年的54.88万人增加了0.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75万人,乡村人口6.14万人。全区常住人口73.66万人,城镇化率98.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319.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6478万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608人,全区领取失业金人员8401人(其中2023年办理领取手续尚未领完的3361人,2024年新接收5040人),领取期间实现再就业795人。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全区实有经营主体183803户,居全市第2位。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48项,除负面清单外进厅率100%,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9.7%、可全程网办率83.6%。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区实现农业总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1%。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2227万元,同比增长10.1%。粮食播种面积18.7万亩,同比增长0.4%;粮食总产量7.22万吨,同比增长0.7%;蔬菜产量0.46万吨,同比增长4.3%;畜牧业稳定发展,肉、蛋产量分别为4553吨、5269吨;猪、牛、羊存栏分别为5294头、249头和22446只。
附图3:2020-2024年粮食总产量(单位:万吨)
附表1: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品产量 | 比上年±% |
粮食 | 吨 | 72236.3 | 0.7 |
瓜果 | 吨 | 256.4 | 10.5 |
蔬菜 | 吨 | 4649 | 4.3 |
肉类 | 吨 | 4553 | -18.9 |
禽蛋 | 吨 | 5296 | -36 |
(注:粮食、畜牧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反馈,数据包含大桥街道办事处)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小麦玉米农业保险参保率100%。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13家,种粮大户28户。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扩大。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1.4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1.5%;营业收入184.18亿元,同比下降2.5%;利润5.32亿元。
附图4:202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附图5:2020-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
重点行业蓄势发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59.9%。全区共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8家,实现营业收入144.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78.5%。
附表2: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行业 | 营业收入 | 同比增速 |
总 计 | 184.2 | -2.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2 | -36.8 |
食品制造业 | 3.5 | 9.4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0.3 | 0 |
纺织业 | 0.2 | -33.3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0.5 | 0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8 | 33.3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2 | -14.3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4.9 | 4.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 | -34 |
医药制造业 | 1.1 | -35.3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 | -23.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3.1 | -28.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4 | 33.3 |
金属制品业 | 1.8 | 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9.8 | -3.9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4.9 | 16.4 |
汽车制造业 | 10.1 | 9.8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0.2 | -92.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6.8 | 5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0.6 | 39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6.4 | -7.2 |
其他制造业 | 2.1 | -27.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3.8 | 12.2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6 | 1.8 |
附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名 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速% |
小麦粉 | 万吨 | 0.7 | -58.8 |
鲜、冷藏肉 | 万吨 | 0.2 | 0 |
熟肉制品 | 万吨 | 0.2 | 0 |
营养、保健食品 | 万吨 | 0.1 | 0 |
食品添加剂 | 万吨 | 0.3 | 200 |
纸制品 | 万吨 | 0.8 | 33.3 |
硫酸(折100%) | 万吨 | 16.1 | -4.2 |
涂料 | 万吨 | 10.8 | 0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97.9 | -30.1 |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万平方米 | 2178.7 | 97.9 |
钢化玻璃 | 万平方米 | 35.4 | -17.3 |
中空玻璃 | 万平方米 | 16.6 | -22.1 |
铝材 | 万吨 | 0.2 | 0 |
电站锅炉 | 万蒸发量吨 | 0.1 | 0 |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 万台 | 0.1 | 0 |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 | 台(套) | 303 | -37.8 |
工业机器人 | 套 | 59 | -73.2 |
改装汽车 | 万辆 | 0.3 | -25 |
电动机 | 万千瓦 | 1.8 | 28.6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万套(台个) | 13.1 | -3 |
传感器 | 万只 | 1590 | 4.3 |
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 | 万台(套) | 2.6 | 0 |
试验机 | 万台 | 0.3 | -25 |
自来水生产量 | 亿立方米 | 0.1 | 0 |
园区经济贡献增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和药山科技园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家,实现营业收入167.49亿元,同比下降0.5%,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90.9%。
建筑业生产平稳接续。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90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3.84亿元,同比下降8.2%;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4.2%;利税36.91亿元,同比下降1.2%。房屋施工面积1235.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房屋新开工面积352.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7%;房屋竣工面积316.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其中住宅20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
四、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赋能增效。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8.35亿元,同比增长4.8%,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4.3%。金融业增加值32.77亿元,同比增长8.3%。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6.60亿元,同比增长4.8%。
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1.57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完成投资47.76亿元,同比下降26.9%。新开工房屋面积95.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其中新开工住宅面积5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商品房销售面积61.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6.9%,其中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5.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90亿元,同比下降5.2%,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单位857家,实现零售额83.44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饮料类同比增长71.7%;烟酒类同比增长9.0%;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25.3%;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19.8%;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27.4%;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8.6%。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全区实现网上零售额184.5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9.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占零售额总量的20.4%。
附表4:2024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零售额 | 同比增速 |
粮油、食品类 | 102729.5 | 2.2 |
饮料类 | 7908.9 | 71.7 |
烟酒类 | 13063.1 | 9.0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31322.4 | -2.8 |
化妆品类 | 2999.8 | 1.1 |
金银珠宝类 | 5069.4 | -13.5 |
日用品类 | 28602.9 | -16.7 |
五金、电料类 | 12865.5 | -2.4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9139.6 | 25.3 |
书报杂志类 | 2598.7 | 19.8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921.4 | -40.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61202.7 | -16.0 |
中西药品类 | 30659 | 27.4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18998.7 | 18.6 |
家具类 | 14128.4 | -15.6 |
通讯器材类 | 157154 | -15.5 |
石油及制品类 | 85470.2 | -20.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24159.2 | -1.9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6090.2 | -14.6 |
汽车类 | 21504.7 | -15.3 |
其他类 | 32009.5 | -1.5 |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6.3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出口总额73.1亿元,同比增长32.9%;进口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7.2%。内资企业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99.1%;裕兴化工、德融汽车、绿健生命等8家年进出口亿元以上的企业占全区比重的52.9%。
招商引资质效提升。招引亿元以上项目86个,其中30个3亿元以上“招强引优”项目全部落地、累计到资53亿元。上药控股山东总部、山东卓高总装基地等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签约500强企业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个。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结构类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共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9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23个,亿元以下项目8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61个;工业投资项目45个,投资同比增长71.6%;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6%;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4.3%,占比提高7.2个百分点。
附图6:2020-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单位:%)
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43元,同比增长4.7%。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117元,同比增长4.3%。
附图7: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全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0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94万人。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3万户次、3.1万人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974.5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610户次、5491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83.2万元。对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对象中的大病患者按照一定比例实施医疗救助,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572.2万元,救助23005人次。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品质教育再上新台阶。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9054人,同比下降2.9%。基础教育专任教师6259人,同比下降3.8%;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32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小学2853人,同比下降1.3%;幼儿园1854人,同比下降10.2%;特殊教育学校20人,同比下降4.8%。一年级新生随迁子女招生数占招生人数的18.3%。
附图8:2020-2024年在校学生(单位:人)
科技创新加速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8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6.76亿元。新增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家,济南市重点实验室24家,市级各类科技项目17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稳定。全区共有群众文化活动队伍56支,举办各类节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27场,其中开展惠民戏曲演出进社区、进农村、进老年公寓75场。举办书画展览12期;举办艺术培训班8次。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81个,其中三级综合医院5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3家。卫生人员162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89人,注册护士6446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88621份,建档率94.4%。
附图9:2020-2024年卫生人员(单位:人)
体育事业活力迸发。全区共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0人;全年体彩销售量6.83亿元。在2024年获得53枚金牌、40枚银牌、40枚铜牌。
十、“平安天桥”建设
社会治安和谐有序。全区刑事案件立案2463起,同比下降38.7%;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36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8.7%。受理社会治安案件5546起,同比下降18.7%;查处3476起。
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34天,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3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32微克/立方米。2024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7.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5分贝。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24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5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起,死亡3人),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
1.2024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后期出版的《2024年天桥区统计年鉴》为准。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指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教育部分统计人数为区教体局所属学校人数。
7.卫生机构数量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户籍人口、社会治安数据来自公安分局;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人社局;市场主体相关数据来自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商务局;内外资数据来自投资促进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文化数据来自文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环境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分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