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4年,奇台县党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州党委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回升向好,粮食增产、供需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州前列,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经昌吉州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93.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82亿元,增长2.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贡献率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4.87亿元,增长14.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个百分点,贡献率74.7%。其中,工业126.81亿元,增长15.3%,建筑业18.1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3亿元,增长4.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个百分点,贡献率19.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9:49.4:3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957元,增长6.3%。
县属地区生产总值170.38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8.1%),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8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3.45亿元(占30.0%),增长12.0%。其中,工业28.92亿元(占22.8%),增长11.9%,建筑业14.53亿元(占80.0%),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89.11亿元(占80.6%),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25.5:5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676元。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5.19亿元,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30.22亿元,增长10.1%;林业0.16亿元,下降10.6%;牧业10.11亿元,下降6.9%;农林牧渔服务业4.70亿元,增长14.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1.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2.59万亩,产量65.75万吨;经济作物34.35万亩,产量33.83万吨。粮食作物中,小麦63.53万亩,产量27.66万吨;玉米45.60万亩,产量31.49万吨;豆类1.55万亩,产量0.30万吨;薯类1.85万亩,产量6.29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2.23万亩,产量0.31万吨;甜菜3.99万亩,产量21.04万吨;蔬菜类1.34万亩,产量3.79万吨;中草药0.58万亩,产量0.18万吨;瓜果类0.04万亩,产量0.13万吨;其他农作物26.15万亩,产量8.38万吨。
2024年末畜禽存栏79.35万头(只),下降12.8%,其中,猪5.58万头,下降32.3%;牛8.88万头,增长0.4%;羊43.09万只,下降10.9%;活家禽21.80万只,下降14.8%。畜禽出栏76.09万头,下降27.6%,其中,猪7.35万头,下降32.5%;牛3.89万头,增长4.3%;羊29.95万只,下降24.3%;活家禽34.91万只,下降31.4%。肉产量1.92万吨,下降18.9%,其中,猪肉0.64万吨,下降28.8%;牛肉0.66万吨,增长3.4%;羊肉0.56万吨,下降24.5%;禽肉0.07万吨,下降32.3%。禽蛋0.15万吨,增长106.7%,生牛奶2.64万吨,下降3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49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45.73亿元,增长12.7%。县属3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66.66亿元,增加值26.39亿元,增长10.9%。
县属工业从三大门类及行业大小类增加值看,采矿业下降26.3%,制造业增长1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11个行业大类中5个行业实现正增长,18个行业小类中7个正增长。
全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0.24亿元,下降4.5%,营业利润-0.73亿元,下降127.2%,利润总额-0.45亿元,下降117.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06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6%,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3家,5000万元至1亿元企业5家。
2024年奇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累计产量 | 同比增速(%) |
---|---|---|---|
原煤 | 万吨 | 含准东:6966.08 | 29.7 |
县属:33.53 | -62.7 |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含准东:325.59 | 18.9 |
县属:49.27 | -5.0 | ||
热力 | 万吉焦 | 含准东:1609.59 | 14.9 |
县属:1414.55 | 18.4 | ||
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5741.9 | 3.0 |
面粉 | 万吨 | 49.29 | 14.2 |
水泥 | 万吨 | 22.95 | 8.8 |
BDO (1,4-丁二醇) | 万吨 | 27.61 | 23.9 |
PTMEG (聚四氢呋喃) | 万吨 | 9.06 | 77.2 |
花岗岩板材 | 万平方米 | 7.41 | -63.4 |
多晶硅 | 万吨 | 4.53 | -30.2 |
工业硅 | 万吨 | 17.71 | 189.5 |
塑料制品 | 万吨 | 0.40 | -1.5 |
钢结构 | 万吨 | 5.71 | 58.5 |
自来水 | 万立方米 | 2386.11 | -0.9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23.02 | -38.2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10.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0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29家。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10.83亿元,增长24.9%。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10.09亿元,增长22.2%,占建筑业总产值93.1%;安装工程产值0.74亿元,增长96.8%。签订合同额18.29亿元,增长2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8万平方米,增长5.8%,其中新开工面积10.73万平方米,增长223.8%;竣工面积7.25万平方米,下降39.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以上项目)比上年增长43.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0.7%;第二产业增长57.4%;第三产业增长10.1%。三次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分别为3.6:71.0:25.4。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59.2%;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10.7%;其他费用增长1.0倍。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增长11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8.2%,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4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8.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8.8%。
全县具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法人单位18家,房地产开发投资3.18亿元,下降38.7%。其中,住宅投资2.74亿元,下降2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27亿元,下降68.6%;其他投资0.16亿元,下降75.1%。商品房施工面积86.75万平方米,下降4.3%,新开工面积7.94万平方米,下降57.4%;商品房销售面积5.99万平方米,下降2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97万平方米,下降25.0%,非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5.9%。商品房销售额2.32亿元,下降33.2%,其中,住宅销售额2.31亿元,下降22.5%,非住宅销售额下降97.2%。
全县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17813人,同比增长1.8%,汇缴金额3.61亿元,同比增长10.7%。贷款笔数300笔,同比减少37.1%,贷款金额0.95亿元,同比减少37.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2亿元,增长2.4%。分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0亿元,增长2.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02亿元,增长2.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收入26.77亿元,增长2.3%;餐饮收入4.05亿元,增长2.6%。分规模看,限额以上5.75亿元,增长7.9%;限额以下25.07亿元,增长1.2%。 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734.28万人次,增长15.3%;旅游总收入50.51亿元,增长25.6%。截至2024年末,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7个(5A级1家,3A级6家),其中江布拉克5A景区接待游客73.17万人次,增长18.8%,营业收入5855.60万元(包括门票、区间车及停车费),增长14.9%。
六、全社会用电量
全县全社会用电量30.45亿千瓦时(含自备电厂),增长7.1%。第一产业用电量0.35亿千瓦时,增长88.2%。第二产业用电量23.76亿千瓦时,增长7.5%,拉动全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2.73亿千瓦时,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4.49亿千瓦时,下降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5亿千瓦时,增长19.9%。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8.27亿元,增长7.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3亿元,增长11.7%,基金收入2.04亿元,下降1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72亿元,增长60.6%;非税收入6.50亿元,下降23.3%。主体税种中,耕地占用税4.81亿元,增长139.6%;增值税2.12亿元,增长19.1%;土地增值税0.56亿元,增长145.6%;企业所得税0.48亿元,增长55.4%;房产税0.33亿元,增长26.1%;个人所得税0.23亿元,下降14.0%。地方财政支出77.23亿元,增长5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32亿元,增长12.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3亿元,增长21.0%;教育支出6.26亿元,增长1.2%;医疗卫生支出3.0亿元,增长35.0%;社会保障和就业4.88亿元,增长1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65亿元,增长9.6%;农林水事务支出10.94亿元,增长37.0%;交通运输支出2.03亿元,下降34.5%;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2.07亿元,下降26.1%。
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07亿元,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218.46亿元,增长12.3%。存贷比为98.4%,高于全州10.6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243万元,增长12.0%,教育支出6.26亿元,增长1.2%。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6所,其中,基础教育学校55所。全年招生数7429人,在校学生30470人,毕业生人数7839人。教职工总数2474人,其中专任教师191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招生712人,在校生1729人,毕业生292人;高中1所,招生1302人,在校生3814人,毕业生1256人;初中7所,招生2353人,在校生6904人,毕业生2155人;小学16所,招生1918人,在校生13730人,毕业生2327人。幼儿园31所,入园1144人,在园幼儿4293人,离园1809人。
九、文化、广播、卫生及通信
全县有古城艺术团1个、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已探明文物点153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2处,其中,国家级3处、自治区级 12处、县级17处。有馆藏文物3155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36件(套)。
奇台县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奇台县融媒体中心综合频道有发射台2座(奇台电视台、乌拉斯台广播电视台)。全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全县现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5800余套,全县广播系统自制节目317小时6分钟,电视系统自制节目63小时21分钟。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6个,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5个(乡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70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民营医院1个,个体诊所77个。卫生技术人员15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67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编制床位779张,实际开放1126张。
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2443户,下降5.5%;移动电话用户23.35万户,下降3.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3万户,增长17.4%。
十、市场主体及城市建设
全县年底现存企业339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6户,个体15751户。2024年企业设立登记520户,增长7.7%,注销登记267户,增长36.9%。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34户,下降10.5%,注销登记42户,增长40.0%。个体户设立登记2439户,下降0.5%,注销登记1319户,增长0.7%。
全县建成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6.99平方米/人,建成区绿地面积723.08公顷,绿地率41.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71.64公顷,绿化覆盖率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9%。现有街头绿地8个、公园广场9个、景观带1条。用水普及率100%,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99.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8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1元,增长8.3%。
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1575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789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9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4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535人,工伤保险参保34397人,失业保险参保23663人,生育保险参保22716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32398人,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参保人数3239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8073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参保135675人。
2024年享受城市低保239户341人,享受农村低保1136户2297人,发放低保金、生活补贴、价格补贴及取暖费共计1312.4万元。全县社会福利院机构1个,养老机构8家,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家,养老福利机构共有床位457张。
政务服务平台梳理发布30个部门1139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行政许可443项、行政裁决3项、行政给付21项、行政奖励54项、行政确认139项、行政征收104项、其他行政权力126项、公共服务249项),2024年窗口单位办件量34万件。
十二、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2024年年底,奇台县共有班线企业3家,车辆413辆;公交企业1家,车辆45辆;出租车企业5家,车辆518辆;普通货物运输企业108家,车辆2725辆;危化品货物运输企业9家,车辆201辆;驾校7家,教练车129辆;二类修理厂23家,三类修理厂127家;汽车租赁户10家;托运部9家。全县公路总里程3068公里,其中,国省干线7条519公里,农村公路254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3.1%,具体为:县道16条392公里,乡道125条718公里,村道584条1439公里。乡镇通三级率100%,建制村通达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100%。2024年奇台县邮政业务总量6410.03万元,增长19.1%。2024年县属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8.66亿元,下降41.2%。
奇台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较上年增加19天,优良天数比例93.9%,较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PM 10年均浓度51μg/m³,较上年下降10.5%,PM 2.5年均浓度20μg/m³,较上年下降16.7%。重污染天数1天,较上年减少5天。地表水河流水质100%好于等于II类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Ⅲ标准,城市功能区噪声一类昼间47.1db、夜间41.7db,二类昼间53.4db、夜间47.6db,三类昼间55.6db、夜间50.7db,四类昼间56.8db、夜间51.2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昼间56.6db,质量等级为一级。城区年平均气温7.1℃,年极端最高温度38.9℃,年极端最低温度-30.0℃,年总降水量232.2毫米,年日照时数3011.2小时。
全年县属规上能源消费总量151.4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2%。煤炭消费量增长1.3%,电力消费量增长2.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0.5%,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6.9%,单位吨水泥综合能耗增长11.2%。
两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9.3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三季度减少4.7个百分点,综合能耗占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98.6%,拉动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带动全县规上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行业,综合能源消耗量84.1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3%,上拉能耗增速2.9个百分点;第二大高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1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2%,下拉能耗增速2.85个百分点。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均为现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数据均为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可能存在分项之和不等于总数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包括兵团、芨芨湖镇(准东),其余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如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不包括兵团和芨芨湖镇数据。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县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县相关部门。其中,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财政局;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积金数据来源于昌吉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奇台管理部;文化、广播和旅游数据来源于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局;卫生和计划生育数据来源于卫生健康委员会;城市建设数据来源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劳动就业数据来源于就业局;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社保局;医保数据来源于医保局;低保数据来源于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源于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全社会用电数据来源于供电公司,其中1家自备电厂数据来源于国家一套表企业联网直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