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诸暨调查队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绍兴和市委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61.0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05.2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96.98亿元,增长4.4%。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74001元,增长6.3%,按2024年平均汇率1:7.122折算为2443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2:48.6:48.2。
![]() |
图 1 2024年各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1.83亿元,增长2.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0亿元,增长2.9%,占财政总收入的65.9%;税收收入73.82亿元,增长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3.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6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01.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7.3%。政府性基金累计收入68.6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1.43亿元。政府性基金累计支出103.4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支出19.28亿元,债务付息支出6.05亿元。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59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9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按可比价计算,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据粮食监测数据推算,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51.25万亩、总产量22.17万吨,均位列全省第一。水果、中药材、蔬菜及食用菌、茶叶产量分别增长3.0%、5.5%、3.0%、5.7%。年末生猪存栏15.45万头,同比增长23.4%,累计出栏17.27万头,同比增长10.2%。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闲置农房455宗、盘活农村闲置空间515.6亩,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省级试点,建成标准地2.8万亩、示范项目13个;流转土地5万余亩,林地8万余亩;在全省率先完成二轮土地延包整县试点,承包合同签约率达95.16%。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完成“非粮化”整治3.15万亩、粮功区储备区划定0.129万亩;有序推进1.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实现粮食种植面积51.25万亩、产量22.17万吨,双双蝉联全省第一。充分发挥“西施石笕”“西施农珍”“枫桥香榧”等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作用,做深“一乡一品”特色产业三级“品牌圈”,建成10亿以上全产业链3条,百亿以上产业链1条。
三、工业和建筑业
按可比价计算,202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88.29亿元,增长10.9%。全市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10.3%、11.6%和12.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6.1%、61.8%、44.4%和16.2%。规上工业实现利税81.1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787.55亿元。
从工业主导行业看,全市环保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袜业和珍珠业等主导行业企业1011家,合计产值1192.5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8.1%;六大主导行业合计利润28.42亿元,下降19.0%。
表1 规上工业主导行业
2024年1-12月主要经济指标进度表 |
|||||
行业名称 | 企业家数(家) | 产值
(亿元) |
同比±% | 利润
(亿元) |
同比±% |
环保新能源 | 43 | 93.52 | 19.9 | 4.01 | -4.3 |
智能装备制造 | 363 | 368.75 | 10.4 | 21.61 | 10.1 |
铜加工及新材料 | 152 | 373.95 | 7.3 | 4.46 | -45.7 |
袜业 | 253 | 208.86 | -1.1 | -3.82 | — |
纺织服装 | 194 | 139.36 | 6.4 | 2.13 | 0.9 |
珍珠 | 6 | 8.06 | -1.1 | 0.03 | -85.8 |
主导行业合计 | 1011 | 1192.52 | 7.3 | 28.42 | -19.0 |
主导行业占比% | 75.1 | 68.1 | 61.6 | ||
2000万元以上企业合计 | 1346 | 1751.22 | 8.0 | 46.13 | -28.9 |
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诸暨市供电公司,由于公司体制改革,该企业月度只报产值报表,不报财务报表,故仅有产值数据,无利润数据。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9.18亿元,同比增长7.4%;建筑业上缴税收10.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数的8.2%。新增一级以上资质企业数量4家,新增数量位居绍兴第1位。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60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16项,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实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全覆盖。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从重点领域看,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7%,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18.1%,高新技术投资增长20.1%。
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04.28亿元,下降21.3%,其中住宅投资82.33亿元,下降19.7%。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65.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6.83亿元,其中住宅95.50亿元。
五、商贸流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55亿元,增长7.7%。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21亿元,增长15.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83.84亿元,增长16.4%;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37亿元,增长4.3%。从限上批零贸易和限上住宿餐饮看:限上批发业437家,实现商品销售额2056.37亿元,增长17.0%;限上零售业239家,实现商品销售额180.33亿元,增长17.2%;限上住宿业39家,实现营业额4.08亿元,增长3.9%;限上餐饮业195家,实现营业额15.20亿元,增长16.6%。
全市累计实现网络零售总额292.3亿元,总量居绍兴第1位,同比增长2.6%。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监测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诸暨市共有活跃网络零售网店9285家,活跃网络零售网店总数在绍兴市排名第1。另外,各类农产品活跃网店在淘宝、天猫、京东平台上共有205家。从规模看,我市国内网络零售前三的实物商品类目依次为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金银珠宝、日用品,占比分别为68.3%、19.8%、2.4%,合计占全市实物网络零售的90.6%;从类目看,活跃网店数排名前三的实物商品类目分别是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日用品、金银珠宝,活跃网店数分别为5316家、817家、632家。从平台看,网络零售排名前三平台分别为抖音、天猫、淘宝,占诸暨市重点监测平台网络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9.2%、27.2%、21.4%,合计占比为77.8%。
六、对外经济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640.10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出口561.32亿元,同比下降19.8%,进口78.77亿元,同比下降20.0%。2024年,全市签约引进71个项目,10亿以上项目达13个;实际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增长10.0%,增速居绍兴第1。坚持以“十业百展千企”拓市场攻坚行动为引领,持续拓展RCEP、“一带一路”市场,组织企业抱团参加香港国际珠宝展等特色展会52场次。成功举办世界珍珠大会、世界袜博会、易货博览会,达成意向订单超80亿元。重点引导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开展服务贸易,全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29.8%。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税费优势,引导水暖五金、服装等传统产业开展加工贸易,全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8.15亿元,同比增长42.6%。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市拥有境内公路总里程265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2.53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72.86万人,周转量37467.1万人公里,增长7.3%;公路货运量5030.5万吨,增长21.1%;周转量403770.2万吨公里,增长19.4%。全年水运客运量55.57万人,增长8.4%,周转量402.8万人公里,增长3.5%;水运货运量622.16万吨,增长4.3%;周转量145929.72万吨公里,增长7.0%。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吞吐量176.84万吨,同比增长16.2%,其中出港吞吐量44.30万吨,进港吞吐量132.64万吨。
扎实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约54.8亿元,实际完成约6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3%。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约13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和改善提升约185公里,行政村双车道通达率达98%以上。
全年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32亿件,同比增长14.5%,在绍兴地区占比71.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6.63亿元,同比增长12.6%。邮政传统业务全年累计完成收入1558.32万元,其中集邮收入361.79元,函件收入完成130.75万元,报刊收入完成1065.78万元。
八、金融和证券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79亿元,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24.68亿元,增长11.6%;贷款余额2764.06亿元,增长6.5%;存贷款余额5738.85亿元,增长6.8%。引导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6.85亿元,增长23.44%;科创贷款累计发放2.5亿元。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58%,在保余额超7.5亿元。
表2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 余额(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 2974.79 | 7.0 |
# 住户存款 | 1924.68 | 11.6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2764.06 | 6.5 |
# 短期贷款 | 700.68 | -0.6 |
中长期贷款 | 1864.91 | 7.4 |
票据融资 | 152.65 | 28.4 |
全市拥有A股上市企业14家,境外上市企业1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共计801.50亿元。新增私募基金12家,注册规模22亿元,为市内企业提供股权融资4980万元。全年新增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加大对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全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8.23亿元,增长20.9%。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6.87亿元,不良贷款率0.61%,维持在合理区间。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支出1.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5%,发放创新券1214.75万元、“科创贷”5768万元,惠及企业400余家。完成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0.13亿元,同比增速10.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1.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8.66亿元,增长20.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3.9%。规上工业研发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1%,位居全省前列。
高能级科创平台全年申请发明专利75项,累计引进孵化科技企业31家、开展技术合作项目61项。申报认定绍兴市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研究院)3家。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6家、绍兴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5家,新增数和累计总数均居绍兴第一。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本年度实现项目合作36只。全年征集诸暨市“揭榜挂帅”技术需求31项,公开向全社会发榜29项,完成揭榜23项,最终通过立项13只;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首次向科技型工业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10名。
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55所,其中普通高中17所、中职学校4所、初中33所、小学87所、幼儿园11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152519人,在园幼儿27031人,在职教职工16123人。建成投用4个学校新建工程,新增优质学位资源4440个。投入超千万元实施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2万多名学生受益。获聘国家督学2名,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名,新增正高级教师11名(数量全省县市区第二)。2024年特控线上线人数连续四年稳居绍兴首位、全省前列;夺得第6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满分金牌,创造中国第四位、浙江省首位连续两届获得IMO满分金牌的历史,斩获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7金2银”,摘得省中小学艺术节奖项41个。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1个、城市书房1家、新建图书流通站12家和文化驿站1家,新创成浙江省乡村博物馆3家。全年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送书下乡3.5万册、送电影下乡7300余场、文化走亲20余次、周末剧场文化惠民演出52场;共举办149场村级“村晚”、16场镇级“村晚”、1场市级“村晚”。全年新增诸暨石笕茶制作技艺等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古琴艺术等诸暨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项、金蔚等诸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人,创成省级非遗工坊1家,省级非遗体验基地1家,1人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诸暨市非遗保护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居全省第7。
据测算,全市共接待游客141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4位。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等16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3只项目列入省“双百”在建实施类项目。创成浙江省旅游驿站3家,累计评选出精品游步道18条。举办2024西施文化系列活动等一批爆款活动,开展“诸暨国有景区免费游”“绍甬旅游惠民季”,签订2024年诸暨·遂昌“山海协作”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协议。赴香港、上海等主要旅游目的地开展“遇见西施 遇见美”诸暨文旅推介活动,在杭州、上海等重要交通枢纽进行“跟着西施游诸暨”主题形象投放。
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99家(所),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二级甲等妇保院1家、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3家、民营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9家、村卫生室307家、卫生所98家、医务室保健所92家。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8922张,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50人、注册护士5805人。“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省级共富试点入选国家“数据要素×”第二批典型案例,圆满承办县级中医医院管理能力提升、连续医疗服务、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等多个国家级、省级会议,打造省内首家县域一体双向转诊平台,中医药发展指数连续6年位列全省前七、绍兴第一。
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基本建成诸暨篮球中心,新建省级基层体育设施场地22个、健身步道(含环浙步道)80余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保持领先。成功举办2024诸暨西施半程马拉松、“村BA”等活动,诸暨应店街篮球队代表浙江闯入“村BA”全国总决赛前六强。摘得绍兴市青少年田径竞标赛团体总分、金牌数双桂冠,为近十年来首次;斩获全国性田径锦标赛事“10金3银2铜”、浙江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10金4银6铜”,“峧龙”门球队实现省青少年竞标赛三连冠。
十一、城市建设、杭绍同城、特色小镇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全年建设8个省级、6个市级未来社区、3个共富风貌驿、35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成功获评联合国“世界韧性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为亚太区第四个、全国首个。整治起伏不平道路4.1公里,完成污水管网新建10.8公里、改造17公里;全年新改建燃气管道20公里;新改建公园6个,建成高品质慢行绿道1条,新建改建绿地面积9.6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新增公共停车位695个,新增加装汽车充电桩老旧小区3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台。累计创建“定时定点”越美小区456个、越美商业街248条,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5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5.49%,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26.12%。
深化杭绍同城,共享跨区域协作红利。诸暨科技城(海归小镇)等3个项目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省重大项目库;杭诸市域铁路项目、萧山机场至诸暨(义乌)城际铁路项目纳入杭州-绍兴战略合作项目清单。“杭州港”三期正式建成投运,整体累计引育孵化各地企业130余家,其中高新企业占比50%以上,带动杭诸两地就业3000人左右;聚集省级以上人才40余名,博士及硕士人才200余名;入驻企业累计申请、授权知识产权1200项。深入推进便民政策,当前杭诸高速通行免费政策申请人数超3200人,年减免金额近600万元。全面加强跨区域协同治理,与萧山、浦江共同签订三地浦阳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涉及补偿资金800万元,用于地区水环境治理、水质监控及水源地保护等相关工作。
全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有机融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珍珠小镇不断完善抖音、淘宝等直播基地,拓展小红书、微信等新流量平台,做深网红溯源内容,累计吸引明星、网红到山下湖直播1000余场,实现电商销售250亿元,同比增长10%。组织超800位珠宝商集体“亮相”、抱团“出击”香港国际珠宝展;首次市场化举办“2024山下湖·世界珍珠大会”,销售额超15亿元,同比增30%。华东国际珠宝城全年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亿元。袜艺小镇持续聚焦数智应用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年建成数字化车间20个,累计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辖区内8000余台智能袜机实现联云上网;赋能袜业产业大脑应用建设,13个应用场景成功落地,建强袜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人数已超过350人。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展出规模达到20000㎡,现场设有近700个展位,300余家参展企业(品牌)参展。
十二、生态环境、社会稳定
全面加强新时代美丽诸暨建设,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2.6%,PM2.5平均浓度为27.9微克/立方米;浦阳江诸暨段出境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水质,17个县控及以上考核断面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顺利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45.4km,滨水绿道11.37km,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5个。全年完成完成绿化造林1719亩,森林质量提升4114亩,健康森林26098亩,油茶新种及低产林改造615亩,年度油茶产能达170吨。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8人,受伤4人,事故起数、亡人数同比持平,受伤人数同比下降67%,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市23个应急消防管理站实现“四统一”,共纳管有效主体6万余家,开展巡检35万余次,发现隐患320089个,其中重大隐患11533个,整改闭环318433条,整改闭环率达99.5%。完成全市24个370MHz固定基站、20台370MHz集群手持终端、9个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建设、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改造等。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8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3.17万人,女性人口53.67万人;城镇户籍人口46.54万人,乡村户籍人口60.31万人。
2024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69元,增长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01元,增长3.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325元,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28元,增长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776元,增长7.3%。
2024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84.33万人、24.67万人、31.22万人。2024年,我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2830人,扩面人数及完成率均居绍兴第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为2040.42元,较上年增长18.95%。统一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增长89元,惠及全市22.39万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至每人每月330元,惠及全市16.05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084人,其中城镇239人,农村9845人;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2159.13万元,其中城镇292.96万元,农村11866.17万元。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4个,床位4795张,在院人数1582人。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为年度快报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所涉的行业内容分别由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经信局、教育体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文广旅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生健康局、建设局、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统计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局、国家统计局诸暨调查队、邮管局等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