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拼经济、治大湖、守底线”等重点任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按现价计算生产总值(GDP)4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1.98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增长4.7%。

三次产业具体结构分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8%。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8.79亿元,增长2.72%;林业产值0.28亿元,增长4.07%;牧业产值2.55亿元,下降0.98%,渔业产值6.92亿元,增长3.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3亿元,增长8.1%。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4.6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15万亩,增加0.1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5.29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小麦种植面积0.43万亩,与上年持平;玉米种植面积0.62万亩,同比下降5.38%。油料种植面积13.39万亩,比上年增加0.1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01万亩,比上年增加0.2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76万亩,比上年增加0.5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1.98万吨,比上年增加0.04万吨,增长0.35%。 其中,夏粮0.206万吨,下降1.9%,早稻产量2.43万吨,下降1.95%;秋粮9.36万吨,增加0.095万吨,增长1.03%。全年谷物产量11.78万吨,增长0.33%。其中,稻谷产量11.41万吨,增长0.43%;小麦产量0.09万吨,下降1.47%;玉米产量0.275万吨,下降2.64%。

全年油料产量16236吨,比上年下降0.3%; 棉花产量1026吨,增长40.4%;生麻产量32.6吨,增长1.9%;中草药产量3205吨,增长1.1%;蔬菜产量504073吨,增长3.8%;水果产量64683吨,增长4.33%。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4.51万头,比上年下降0.01%;全年生猪出栏7.6万头,下降3.3%。肉类总产量6840吨,增长1.5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815吨,增长1.7%。禽蛋产量3600吨,下降12.2%。年末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8.2万亩,其中:渔池养殖面积5.8万亩;湖泊养殖面积12.42万亩;河沟养殖面积0.02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4.95%。其中:鱼类产量1.79万吨,与上年持平;虾蟹类产量2.81万吨(含稻田养殖),增长8.4%。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5.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农用拖拉机808台,大中型拖拉机163台,与去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0.95万吨,下降1.0%。

三、工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新增入规2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

全年新入库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家。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2亿元,下降18.2%,竣工产值0.88亿元,下降17.2%。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2万平方米,下降60.5%。竣工房屋市值0.74亿元,下降30.7%。竣工房屋4.86万平方米,下降1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82.8% ,占投资比重0.7%,增速较上年下降63.7个百分点。全年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46.3亿元。

全年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额0.68亿元,比上年下降24.4%;房地产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房屋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1.69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总额11.41亿元,增长2.8%;零售业零售额11.56亿元,增长2.7%;住宿业营业额1.04亿元,下降9.6%;餐饮业营业额1.15亿元,增长4.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增长情况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1%;化妆品类增长15.6%;日用品类增长11.2%;粮油食品类下降7.9%;饮料类增长12.6%;烟酒类增长3.6%;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增长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6%。

六、交通和旅游

2024年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2.28亿元。年末公路总里程561.814公里,旅游公路建设1.2公里,改造危桥17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8.894公里。2024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 11.97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1624.71万人公里。

生态旅游区、锦大渔村、荷叶缘农庄、露营基地等点位全面提质升级,大东口村、阡陌沁园创成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制定了暑期旅游、金秋品蟹、研学活动等旅游线路,开展了旅行社踩线暨引客来区活动;金秋品蟹季系列活动成效显著,仅国庆音乐周、“蟹马”周末两场活动吸引游客3万人次,带动消费6000余万元,相关宣传内容阅读量超1000万,线上线下好评如潮。参加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桃花江竹海景区建设大闸蟹主题展厅,推介大通湖文旅资源。制作了主题文创灯箱、手提袋、玩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开设“文旅大通湖”微信号、抖音号,组织文旅志愿者拍摄小视频展示大通湖文旅资源,多条内容点赞量超10万;推出了《大湖推介》品牌宣传栏目。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22亿元,按同口径下降5.69%;其中税务部门完成2.32亿元,下降7.91%;财政部门征收0.90亿元,增长0.51%。其中税收收入2.5亿元,增长94.9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68.02%,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四大主体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完成税收0.91亿元,下降36.04%,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0.24%,下降36.04个百分点。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1亿元,比上年增加1.49亿元,增长10.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亿元,下降6.2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64%。

全年工商注册市场主体8433户,注册资本82.19亿元。其中企业1249户,注册资本62.76亿元;个体工商户6902户,注册资本8.3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82户,注册资本11.11亿元。2024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87户,其中新增企业202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3.6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073户,新增个体注册资金0.99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0.28亿。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6985万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476064万元,贷款余额277042万元,贷存比39.19%,新增贷款2.01亿元。年末共有保险机构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158.57万元,理赔支出8020.55万元。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54元,比上年增长4.4%。全体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4947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4110元,占消费支出的16.5%,城乡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6%,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6.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平方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29元,比上年增长3.3%;人均消费性支出29822元,增长5.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9.4%,衣着增长1.5%,居住增长1.0%,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6%,交通和通信增长9.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4.7%,医疗保健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9%,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6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6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1元,增长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59元,增长3.9%。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0%,衣着增长8.1%,居住增长2.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3.0%,交通和通信增长16.0%,教育文化娱乐增长3.9%,医疗保健增长1.8%。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比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3.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平方米。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含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36万人,离退休人数2.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58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0.42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36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0.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686人;全年支付各类养老保险金共计105595.77万元、丧葬抚恤金4051.27万元;工伤保险金共计支出186.6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225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困难人员失业就业人数27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5.3%。职业培训共完成407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72人,创业培训135人。职业培训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346人,包含脱贫劳动力1人。小额担保贷款成功发放26笔,共计618万元。

九、教育、卫生和体育

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9所,在校学生8616人,其中高中1123人,初中2013人,小学4081人;毕业生1812人,其中高中351人,初中718人,小学743人。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399人,2023年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4.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6%,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95.3%,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79个,其中二级公立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4个,私立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5张(4个卫生院和1个公立医院、1个私立医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0人(全区医院、乡镇诊所、卫生室)。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0人、注册护士214人。

全区体育场地面积人均达2.48平方米,同比增长30%;推进环湖步道提质升级,创评湖南省“最美潇湘健身步道”;争取省级资金200万元,高标准建成涵盖运动、儿童游乐、棋牌等区域的体育公园;争取省、市体育健身路径、农民工健身工程9套,做到村村有体育设施。高质量承办了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中区湖南省)2024大通湖半程马拉松、湖南省露营大会活动,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蟹马”品牌进一步打响;积极组队参加市大众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羽毛球“村超”等活动,以及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举办了排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群众体育活动。制定了体彩销售激励措施,新建2家体彩销售门店,体彩销售量达1560万元,同比增长30%。制定了省运会备战工作方案,财政保障备战经费70万元,完成了区一中、中心完小两处射箭日常训练场地建设,招聘了专职射箭教练,启动全天候射箭训练,本地注册射箭运动员45名,引进外地运动员22名,输送摔柔跆苗子9人。

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2024年,大通湖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决策部署,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抓实大湖治理,有效遏制蓝藻水华,总磷浓度年均值达到0.079mg/L,大湖水质整体持续向好。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再次获得央视《焦点访谈》的推介,治理成效得到了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调研督导的肯定。区湿地植物种质资源库成功入围省级库。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