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统计局
2025.3.30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融入“五新四城”战略,大力实施“1354”工程,抢抓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坚定信心、奋发图强、跨越赶超,深入开展“大招商、大建设”年活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4.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8.4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66.05亿元,增长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668元,增长6.6%。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 17.3:24.9:57.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4.5%、42.9%、42.7%。
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年末全县总户数为12.43万户,户籍人口36.2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9.17万人,女性人口17.11万人。据卫健部门年报,全年出生人口1798人,出生率为4.8‰,死亡人口2357人,死亡率为6.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 。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27.86万人,比上年下降1.6%。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1.66万人,乡村人口16.20万人。全县年末城镇化率为41.85%,比上年提升0.7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2.48亿元,增长8.2%;林业产值7.37亿元,增长9.8%;牧业产值14.18亿元,下降3.6%;渔业产值0.78亿元,增速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9亿元,增长8.5%。粮食播种面积19.57千公顷,增长0.5%;全年粮食产量13.39万吨,增长1.1%。油料种植面积8.60千公顷,增长5.0%。蔬菜及食用菌种植5.02千公顷,增长1.4%。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主要作物种植面积 | |||
#粮食 |
千公顷 |
19.57 |
0.5 |
油料 |
千公顷 |
8.60 |
5.0 |
蔬菜及食用菌 |
千公顷 |
5.02 |
1.4 |
主要农产品产量 | |||
#粮食 |
万吨 |
13.39 |
1.1 |
油料 |
万吨 |
1.48 |
10.0 |
#油菜籽 |
万吨 |
1.36 |
2.8 |
蔬菜及食用菌 |
万吨 |
11.45 |
0.7 |
猪、牛、羊肉、禽肉 |
万吨 |
2.34 |
-2.9 |
#猪肉 |
万吨 |
1.76 |
-0.6 |
水产品 |
万吨 |
0.40 |
5.3 |
禽蛋产量 |
万吨 |
0.26 |
114.4 |
年末存栏生猪 |
万头 |
15.54 |
-4.3 |
全年出栏生猪 |
万头 |
23.31 |
-3.4 |
全年出栏牛 |
万头 |
0.99 |
0.7 |
全年出栏羊 |
万头 |
10.96 |
-13.5 |
表1 2024年会同县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及农产品产量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34万吨,下降2.9%。其中:猪肉产量1.76万吨,下降0.6%;牛肉产量0.12万吨,增长8.4%;羊肉产量0.19万吨,下降13.1%;禽肉产量0.27万吨,下降14.5%。年末生猪存栏15.54万头,比上年末下降4.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48万头,下降2.1%;牛存栏1.69万头,下降22.6%;羊存栏8.44万只,下降12.8%;家禽存笼203.17万羽,下降2.0%。全年生猪出栏23.31万头,下降3.4%;牛出栏0.99万头,增长0.7%;羊出栏10.96万只,下降13.5%;家禽出笼209.23万羽,下降17.5%。禽蛋产量0.26万吨,增长114.4%。水产品产量0.40万吨,增长5.3%。
全县共有国家级及省级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同比增长66.7%;全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75万亩,同比增长69.2%;全年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26个,同比增长23.8%;家庭农场5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61个;全年改(新)建农村公共厕所1482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6.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1.2%,制造业增长2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9.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86亿元,下降0.5%;金融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2.1%;房地产业增加值6.55亿元,下降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8.5%。
全县公路总里程2984.599公里,其中:国道48.197公里、省道194.041公里、县道300.176公里、乡道543.44公里、村道488.445公里、自然村及专用道路1410.3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2.77万辆。邮政业务总量增长4.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3.6%。移动电话用户27.1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69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5.6%。批发业消费品销售额16.27亿元,增长30.0%;零售业消费品销售额28.11亿元,增长9.6%;住宿业营业额0.90亿元,增长10.7%;餐饮业营业额6.04亿元,增长15.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产业投资增长13.8%,占全部投资额的71.6%;工业投资增长74.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6.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占产业投资的32.8%,增长13.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57.9%;新基建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1.3%。全年共有投资项目98个,增长12.6%,其中新开工项目42个,增长20%。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0%。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36.86亿元,增长19.7 %;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数16个,增长6.7%。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4.30亿元,下降8.3%,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0%;非税收入完成2.32亿元,增长24.5%。
全年公共财政总支出34.35亿元,比上年下降6.9%;民生支出30.22亿元,占总支出的88.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亿元,增长7.3%;教育支出7.0亿元,增长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7亿元,下降0.7%;卫生健康支出1.98亿元,下降63.9%; 城乡社区支出5.74亿元,增长47.6%;农林水事务支出5.84亿元,增长0.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03.42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0.60亿元,增长17.2%。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根据抽样调查:2024 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2元,比上年增长 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8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3 元,增长 7.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9: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344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4178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3798元,比上年增长5.0%。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3%,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27.9%。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02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6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3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9471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128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189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140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013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4个,共有床位500张,收养人数234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数160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72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673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幼儿园47所,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普通高中2所。小学专任教师135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04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0.2%。
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382人,在校生 3387人,毕业生 975人。普通高中招生2100人,在校生5653人,毕业生1747人。初中招生4399人,在校生 13101人,毕业生4378 人。普通小学招生 3292人,在校生22816人,毕业生4000 人。特殊教育招生10人,在校生73人,毕业生14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66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0%,小学毕业生升学100.0%。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529.7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419.6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4196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827.44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6351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17.95万元。
指标 |
招生人数 |
在校人数 |
毕业人数 |
|||
绝对数(人)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人)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人) |
比上年增长(%) |
|
中等职业教育 |
1382 |
18.3 |
3387 |
2.7 |
975 |
30.5 |
普通高中 |
2100 |
16.7 |
5653 |
5.6 |
1747 |
-2.9 |
初中 |
4399 |
1.3 |
13101 |
-0.5 |
4378 |
14.3 |
普通小学 |
3292 |
-18.9 |
22816 |
-4.7 |
4000 |
-7.1 |
特殊教育 |
10 |
0.0 |
73 |
-2.7 |
14 |
16.7 |
表2 2024年各级学校招生、在校、毕业生人数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发明专利拥有量131件。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38家,增长26.7%;湖南引卓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会同汇达竹业博士创新工作站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完成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802.3万元。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持续打造文旅“五朵金花”,粟裕故里红培基地、宝田茶旅融合项目加快推进,堡子稻梦小镇建成运营,高椅古村创建4A级景区正式启动,连山炎帝故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45.05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23.09亿元,同比增长15.5%。
年末全县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395 个,其中:医院6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6个,村卫生室26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19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749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406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 1014人,执业护士1068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56人。全年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1348人。
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场馆2个,体育场地1197个,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48个,游泳池5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19个,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3.71万人,全县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3项,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54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7546.0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8%。
全年总体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18.6℃,较历年偏高 1.4℃;年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25日和9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0℃,出现在1月23日;年总降水量1408.0mm,较历年偏多58.6mm;年日照总数为1351.5小时,较历年偏多57.3小时。年内出现雨日183天,雪日3天,雨凇日数4天,雾13天。
县域内4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无黑臭水体,未出现劣V类水体情况。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微克/立方米。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4天,优良天数比例99.5%,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2.54。森林覆盖率72.74%,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人。
注:1.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会同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07.19亿元。
2.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推算。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非统计部门口径的数据均来自各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