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统计局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5年3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青川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县委部署要求,全力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经广元市统计局初步核定,青川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2016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23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015万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373130万元,增长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49%、44.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4.3、3.8个百分点。

%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3:26.5:52.2调整为20.7:27.5:51.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442835万元,比上年增长7.1%,占GDP比重为6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493万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4405万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937万元,增长2.7%。

年末全县“四上”企业131户,比上年增加1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户,增加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6户,增加1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0户,增加6户;资质建筑业企业24户,比上年增加11户(含回引资质建筑业企业8户);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4户,比上年减少2户。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11375万元,增长2.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157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9%。

粮食播种面积45.97万亩,比上年增加0.07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16万亩,比上年增加1.1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植种面积8.03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中草药材播种面积5.79万亩,比上年增加0.4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3.14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2.79万吨,增长1.9%;秋粮产量10.35万吨,增长1.2%。全年油料作物产量2.36万吨,增长6.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95万吨,增长4.4%。中草药材产量1.38万吨,增长9.1%。茶叶产量1.2万吨,增长14.4%。

全年生猪出栏17.07万头,比上年下降10.3%;牛出栏1.35万头,下降7%;羊出栏8.18万只,下降12.8%;家禽出栏328.86万只,下降8.1%。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猪肉产量1.77万吨,增长27.7%;牛肉产量0.17万吨,下降7.7%;羊肉产量0.13万吨,下降9.9%;禽肉产量0.49万吨,下降5.3%。禽蛋产量0.48万吨,下降5.8%。年末生猪存栏12.34万头,比上年末下降8%。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2024年 2023年 2024年比2023年增长增长(±%)
粮食 13.14 12.97 1.3
其中:玉米 8.63 8.55 0.9
油料 2.36 2.22 6.5
其中:油菜籽 1.88 1.74 8
花生 0.3 0.3 0.4
蔬菜及食用菌 15.95 15.28 4.4
茶叶 1.2 1.05 14.4
园林水果 1.93 1.91 0.8

年末森林面积23.8万公顷,其中,当年造林面积330公顷;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915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01%。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30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化肥施用量(折纯)3563.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116.3吨,地膜使用24.8吨。

三、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0707万元,增长1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6%,拉动经济增长3.9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4%。总产值416245万元,增长29.3%,其中,轻工业66845万元,增长2.3%;重工业349400万元,增长36.2%。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19084万元,增长38.7%;利润总额实现8844万元,增长392%。产品产销率98.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表2: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

(±%)

建筑用天然石料 立方米 130969 -3.1
熟肉制品 412 58.5
饮料 1332 66.3
精制茶 258 10.7
石灰 24768 -5.3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95388 70.5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724136 -15.1
日用玻璃制品 22230 47.3
铁合金 29364 19
380 -32.3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37313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6440万元,增长1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352万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163万元,增长7%;金融业增加值26661万元,增长2.7%;房地产业增加值29160元,增长3.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3943万元,增长10.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70209万元,增长7.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32507万元,增长25.1%,利润总额增长25%。

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310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87公里。全年实现公路运输总周转量3416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10464万人公里,增长13.9%,公路货运周转量33122万吨公里,增长3.9%。

全年电信主营业务收入1425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410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88312户;互联网用户75294户。邮政主营业务收入3621万元,下降12.8%。订销报纸累计份数457.24万件,函件3.95万件。

五、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7322万元,比上年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六、贸易与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220万元,增长7.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190593万元,增长8.5%;乡村零售额125627万元,增长5.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2670万元,增长7%,商品零售263550万元,增长7.2%;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81932万元,增长12.6%;零售业161533万元,增长3.6%;住宿业12866万元,增长10.3%;餐饮业59889万元,增长9.5%。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5.9%,饮料类下降6.1%,烟酒类增长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9%,化妆品类增长24%,日用品类下降2.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3.4%。

年末全县AAAA景区4个,AAA景区4个。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个,星级饭店(酒店)3个,星级饭店(酒店)客房130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22.82万人次,增长1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6亿元,增长11.5%。

七、财政与金融

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三级收入)实现88868万元,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83万元,增长13.8%;其中税收收入28858万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747万元,增长24.1%。全部税收收入实现49799万元,比上年增长6.2%。

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39.2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5.59亿元,同比增长9.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3.52亿元,同比增长4.9%。

全县各类保险机构共10家,实现各类保费收入24641万元,增长5.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9666万元,增长15%;寿险保费收入14975万元,下降0.2%。财产险赔偿案件11247起,共赔付金额3748万元,上交税金788万元;寿险赔款、给付金额合计2502万元,上交税金29.4万元。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9所,共有教职工人数2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932人。在校学生1619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814人,职高在校学生数1247人,初中在校学生3738人,小学在校学生5710人。年末幼儿园22所,幼儿园在校学生268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6%,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2.6%

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5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个;取得成果登记5项,推广和应用科研创新技术成果32项;全年专利授权5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年末发明专利保有量40件。

九、文化、卫生、体育

全县现有剧场、影剧院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2万册,博物馆(展览馆)3个,农家书屋138个,社区书屋40个。年末全县广播覆盖率100%,卫星地面站30914户。电视覆盖率100%,光纤电视用户数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1%。

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94个(含村卫生室),床位761张,卫生技术人员901人。其中,乡镇卫生院20个,实有病床258张,卫生技术人员386人;村卫生室169个,乡村医生125人。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为0‰,5岁以内儿童死亡率为1.65‰。

全县现有标准体育馆2个,建成健身路径327处,篮球场229处;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对公众开放达22.6万人次。

十、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15833人。其中,男性111743人,女性10409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8%和48.2%;城镇人口61383人,乡村人口15445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8.4%和7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4.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2万人,乡村人口8.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8.57%,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3.99‰,死亡率8.1‰,自然增长率-4.11‰。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03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8.4%。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67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213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72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13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145人。

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8个,机构床位数960张。年末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6851人,发放保障金1490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142人,发放保障金3984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上升3.1%。

2024年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8.9%,地表水达标率100%。PM2.5年均浓度18ug/m3,较去年同期上升2.3%。PM10年均浓度29ug/m3,较去年同期下降16.2%。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06起,死亡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26万元。

注:

①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青川统计年鉴-2025》为准。

②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及各行业增加值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万元GDP能耗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

③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民营经济类型统计划分的暂行规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④全社会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简称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

⑤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来自医疗保障局;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林业局;年末有效灌溉面积等数据来自水利局;农机总动力等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旅游和体育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青川县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国有资产事务中心;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事务中心;医疗卫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民政局、惠民中心;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发布统计公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