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一一三三五”思路举措,锚定“争当更好潍坊建设排头兵”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坚定不移增福祉、守底线,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富强生态幸福的更好临朐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一、综合
  •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2.0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19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由 2023年的10.0 :45.1 :44.9 调整为9.9:44.6:45.5。
  • 就业扩容靶向发力。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921个,城镇新增就业731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177万元,失业人员再就业236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79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301229户,户籍总人口916137人,其中:男性472449人,女性443688人。据卫健部门统计,全年全县出生人口4511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
  • 二、农业
  •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
  • 据抽样调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2万亩,比上年增长0.4%;粮食总产量17.4万吨,增长1.2%。其中,夏粮11.9万亩,增长0.5%,单产374.8公斤/亩,增长2.2%,总产4.5万吨,增长2.2%;秋粮30.1万亩,增长0.3%,单产428.3公斤/亩,增长0.5%,总产12.9万吨,增长0.8%。全县果园面积21.9万亩,增长3.4%,水果产量44万吨,增长6.6%。
  •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全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3.3万吨,下降17.3%;牛肉产量0.2万吨,下降13.6%;羊肉产量0.2万吨,下降42.3%;禽肉产量7.8万吨,增长18.1%。禽蛋产量2.5万吨,下降9.5%。牛奶产量5万吨,下降25.5%。
  • 主要畜禽出栏、存栏情况如下:
  • 林业生态建设平稳推进。全县森林面积54889公顷,林木覆盖率45.8%。顺利完成沂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县级初验和省级验收。获批生态保护修复专项2024年第五批、第八批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潍坊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建设项目和潍坊市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
  •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9万亩。完成小麦“一喷三防”6万亩。全县农机保有量达到5.2万台(套)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引进优良品种300多个,推广优质高效种养技术10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9%。金果农场入选潍坊市“区块链+农业”试点,大樱桃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入选全市第二批十大应用场景推介名单。
  • 乡村振兴有力推进。新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千喜鹤中央厨房、春冠“3R厨房”等项目顺利投产,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5家。成功创评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的县。争取全省果品高质量发展等项目14个。朗德鹅华系育种项目获省科技厅一事一立项。“临朐大樱桃”入围省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8个农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被评为2024年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先进县。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镇3个。
  • 全年平均气温15.1℃,总降水量997.7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466.2小时。
  • 三、工业
  • 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产品销售率为96.9%,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 经济效益持续恢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利润22.2亿元,下降9.3%。20家骨干财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8.3亿元,下降2%;利润12.3亿元,下降19.2%。3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增长35.3%;利润1.5亿元,增长7.7%。48家规上铝型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4.4亿元,增长9.4%;利润5.3亿元,下降22.1%。华建集团上缴税金过亿元,上缴税金过千万元企业26家。
  • 全县累计工业用电量2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
  • 四、投资、建筑和房地产业
  • 固定资产投资承压稳进。全县在建投资项目投资规模比上年增长9.3%,完成投资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8.8%,第二产业增长11.7%,第三产业下降12.2%,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2:71.6:27.2。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1.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3%, “四新”产业投资增长3.8%,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6.7%,“十强”产业投资增长15.8%。
  • 建筑业韧性增强。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78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7%。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房地产企业41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5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住宅投资24.8亿元,下降11.3%。商品房销售面积62.4万平方米,下降13%。商品房销售额42.7亿元,下降14.3%。
  • 五、国内外贸易
  •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含法人在县外注册而在我县经营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据)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6.9%。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8.5亿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34.9亿元,增长12.5%,餐饮收入3.6亿元,增长21.7%。限额以上销售额94.9亿元,增长15.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0.5%、24%、31.7%和16.6%。从限上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消费升级类销售火爆,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290%,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增长70.9%;文体用品类销售强劲,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分别为367.9万元、182.8万元和700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111.3%和17%。
  •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出口总额85.1亿元,增长12.7%,进口总额7亿元,增长55.5%。实际使用外资159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1%。推动蓝帆健康项目成功引进泰国投资方,新增投资2亿美元。
  • 电商经济创新突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丰伟农产品、沐海农业科技等8家电商主体荣获省级电商示范单位。依托“建博会”、618网购节、金秋双节直播季等活动,组织电商企业利用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专场直播。申报电商供应链基地、云仓、产业带等省级电商发展载体3个。
  • 六、财政金融
  •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8.5亿元,下降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5%,比上年降低10.6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10.6亿元,下降12.1%,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7.6%,降低1.6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8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城乡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45亿元,增长1.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6.9%。
  •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28.2亿元,比年初增加54.5亿元,增长9.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0.6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增长9.8%。全县境内住户存款余额670.7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增长10.3%。
  • 七、交通、邮政和电信
  • 交通运输优化升级。完成临历线、滨九线等6条国省道改造,南二环、石蜂路、西辛路建成通车。高标准完成骈邑路、兴隆东路2条全要素示范道路创建。完成东镇路、营龙路维修罩油5.3万平方米,新建续建粟北路、书院街等14条、5.7公里道路。境内公路里程2989.5公里。年末民用运输车辆拥有量6798辆,城区公交运营车辆163辆,客运总量307.2万人次,城区出租汽车249辆,客运总量238万人次。
  •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加快。全县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21亿元,下降9.6%,电信企业业务收入5.2亿元,增长7.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7万户,宽带上网用户34.3万户。
  • 八、民生保障
  •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07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07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8元,增长6.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10元,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18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16元,增长7.4%。
  • 城市更新加速推进。提前一年完成100.4公里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新铺设修复市政管道28.9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开放体育、海岳两个大型综合生态公园,完成海岳新区8条、4.5公里道路绿化,年内新增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完成龙泉片区北区、化肥厂片区等6个片区、5373套安置楼选房。完成科技局家属院、党校家属院等16个、1216户、13.8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
  • 社会保障精准覆盖。全县净增企业参保人数4917人,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比上年增加165.5元,158个水利、建筑项目实现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按时足额拨付各项社保待遇27.97亿元,为6925名困难群众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242.4万元,为316名重度残疾人办理提前领待手续,落实被征地农民资金1.33亿元。补发养老金3432万元,惠及全县4.75万名城镇退休职工。
  •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提高低保、特困供养等保障标准,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补)助资金1.9亿元,惠及群众9.2万人次。荣获创新养老服务支持政策、服务制度、服务供给、质量监管、体制机制等工作成效显著的县。成功争创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扎实开展慈善救助,全年募集捐赠资金749万元(定向捐赠523万元),发放救助金847万元。
  • 九、科技和教育
  •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实施“123”企业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同比增长15.3%。市备案“三高一核心”企业43家;6家企业入省科技领军企业信息库;3家企业获省竞技行动优胜奖。38家企业获“小升高”省财政补助。圣罗捷“优质高效抗逆肥肝鹅新品系选育”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龙德“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机油滤纸的研发及产业化”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立项,10家企业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1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年专利授权数175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4件,比上年增长60.4%。
  • 教育改革纵深推进。投资2.1亿元,建成职教中心宿舍楼2座,实施特教中心改扩建、北苑小学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49个。创新集团化办学改革,采用“优质校+新校”“强校+薄弱校”等模式,撤并“小散弱”学校8所,组建城乡义务教育集团27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8个,实现集团化办学县域全覆盖。技工学校升格为省高级技工学校,9个专业入选省首批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点。年末,全县在校学生118114人,其中普通中学4720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299人,小学65523人,特殊教育91人。
  • 十、体育、文化、旅游、卫生、环境和安全生产
  • 体育事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2024临朐半程马拉松、市第四届体育旅游季启动仪式暨徒步登沂山、齐鲁天路骑行等市级以上品牌赛事10场次。举办“和美家园”农村四赛和社区(农民)运动会等基层群体活动120场次。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体活动230场次,“全民动起来 临朐更精彩”健身品牌深入人心。临朐籍运动员张冬在全国皮划艇冠军赛中斩获三枚金牌;赵艳丽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中获得女子10000米冠军;赵欣瑶、王严泽等6名队员代表省队在手球、排球等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
  • 文化产业百花齐放。“古典中国五镇祭祀遗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县博物馆创建为国家一级馆。文物“四普”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发文推广。1人获中国首届“砚雕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称号,全国2名。新创文艺精品15部,展演评比获奖率100%,周姑戏《重生》入选全省十大优秀廉洁剧目,小品《赎“罪”》斩获17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最高奖。完成万华分馆、冶源分馆、龙达分馆3处城乡书房建设。开展“幸福来临”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60万人次,场次、人次同比增长13%、12%。
  •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入选全国“2024旅游目的地”。石门坊入选国家“节气名景”,秦池酒业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幸福来临·朐遇村晚创建文旅部“村晚”示范点,全市唯一。圣罗捷·鹅肥肝酱等3款产品斩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1金2铜大奖,全市唯一。齐鲁嵩山漂流和越野卡丁车俱乐部项目火爆运行。以官护山滑雪和沂山冰瀑为特色的“临朐冰瀑飞雪之旅”获评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 卫生健康体系优化提升。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复审,9处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医院,新建1处社区医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6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成国家级“银屑病规范化治疗基地”。启动卫生院“6S”管理工作,建成16处基层“健康管理中心”,改造提升131处村卫生室,新建16处村级巡诊点,11万慢性病患者纳入单病种群体管理。顺利举办第二届“沂山论健·中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争创市级示范托育机构1处,创建为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华建铝业、华铭钢构等7家企业开展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建成投运临朐县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建成山东省生态文学(临朐)基地。五井镇花园河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先进典型案例。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9,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34天,弥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18.2%和14.3%,治理安全隐患1.6万余项,整改消除重大事故隐患502项,查处17起非法违法“小化工”,曝光非法违法典型案例60余起。
  •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2024年临朐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临朐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450.17亿元。
  •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和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资质内建筑、房地产企业是指有资质并且有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有开发项目的资质房地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