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永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永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32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433元,比上年增长6.7%。

年末全区24个乡镇(街道)中有1个街道、17个镇、6个乡,19个社区居委会、263个村委会。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3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9%,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11‰,死亡率为9.52‰,自然增长率为-2.41‰。年末户籍人口数为45.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005人。

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009人,有23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内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71人,比上年增长14.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与上年持平。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7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粮食种植面积23.92万亩,比上年减少2725亩。其中,稻谷面积22.52万亩,比上年减少3409亩。烤烟种植面积4.43万亩,比上年增加2439亩。花生种植面积 6814亩,比上年增加99亩。蔬菜种植面积9.38万亩,比上年增加1813亩。

全年粮食产量10.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1吨,下降0.9%。其中,稻谷产量9.57万吨,减少1131吨,下降1.2 %。蔬菜产量 16.45万吨,增加3371吨,增长2.1%。

全年毛竹产量644万根,增长3.0%;竹笋干5898吨,增长5.2%;松脂 6440吨,增长4.8%。

全年肉类总产量8.69万吨,下降5.2%。其中:猪肉产量6.18万吨,下降7.5 %;牛肉产量1187吨,增长5.4%;羊肉产量243吨,增长1.3%; 主要禽肉产量 2.30万吨,增长0.7%。主要禽蛋产量5998吨,增长0.1%。水产品总产量4932吨,增长3.2%,其中,淡水鱼类产量4883吨,增长3.6%。生猪出栏75.80万头,下降9.0%。年末生猪存栏45.60万头,增长1.4%。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100745 -0.9
#春收 787 4.5
夏收 14099 0.8
秋收 85859 -1.2
油料 1747 6.3
#花生 1670 1.6
烤烟 6485 6.3
蔬菜 164450 2.1
茶叶 1749 1.3
水果 177864 1.5
其中:李子 15230 1.3
食用菌 2452 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8.90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9.8%,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私营企业下降12.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0.9%,重工业下降9.0%。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7.7%,制造业下降6.7%,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2%。工业产品销售率97.5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4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0.0%。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118.6%,电力生产业增长5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8.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1%,金属制品业增长7.5%,烟草加工业增长5.1%,医药制造业增长3.2%。下降的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7.6%,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7.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9.7%,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9.8%,家具制造业下降4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46.3%。

“341”重点产业增加值下降16.9%。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1.1%,农林产品加工产业增长3.5%,能源产业下降0.9%,品牌服装产业下降17.2%,建材产业下降23.5%,光电信息产业下降32.9%,白酒酿造产业下降39.7%。

表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48.78 -16.1
水泥 万吨 647.91 -4.6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万平方米 499.12 -9.0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231707.80 53.9
#水电 万千瓦小时 206157.08 63.8
中成药 195.23 10.2
白酒 2694.66 -1.7
精制茶 9389.37 34.2
纸制品 39365.00 6.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37422.12 -20.1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13711.60 -4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5.49亿元,增长128.3%;股份制企业11.71亿元,增长23.3%;私营企业5.39亿元,下降2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45元,比上年下降2.0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44%,提高1.48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8.13亿元,增长8.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24亿元,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7.5%;金融业增加值8.95亿元,下降2.2%;房地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下降2.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9.09亿元,增长36.9%;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5.57亿元,增长3.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3.5%。

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3037.42公里,其中国道133.60公里,省道16.22公里,县道359.01公里,乡道727.65公里,村道1597.50公里,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203.4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61公里。

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总量38672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9%。

年末全区机动车辆保有量15.36万辆(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下降1.1%。其中,汽车类保有量8.18万辆,增长1.8%;汽车类中载客汽车保有量6.67万辆,增长2.3%;载货汽车1.49万辆,下降0.1%;专业作业车190辆,增长9.2%。摩托车6.95万辆,下降4.7%。载货挂车2295辆,增长13.4%。

年末区内有公交车路数26路,43辆公交车。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923.67万元,比上年下降10.7%;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9.82万件,下降3.2%;包裹业务233.22万件,增长17.7%;快递业务量321.40万件,增长20.4%;快递业务收入799.74万元,增长29.2%;汇票186笔,增长33.8%;订销报刊期发数34.26万份,增长3.8%;订销报刊累计数358.89万份,增长4.3%。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9.56万户,下降0.2%。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57万户,下降4.4%;移动电话用户33.99万户,增长0.6%。电话用户普及率为127.62部/百人。5G移动电话用户16.53万户,增长30.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85万户,增长0.9%。移动互联网用户21.75万户,下降2.3%。移动电话基站4036个,减少141个;光缆线路长度15.33万公里,增加4986公里。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限额以上企业网络销售额1.95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商品形态分,餐饮收入7.26亿元,增长9.5%;商品零售额27.99亿元,增长1.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0亿元,下降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65亿元,增长17.3%。按类别分,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5.5%,家具类增长24.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6%,服装、鞋帽和纺织品类增长18.5%,日用品类增长9.5%,通讯器材类增长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1.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5.4%,中西药品类下降10.8%,粮油食品类下降5.2%,汽车类下降5.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7%。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4.7%。先进制造业投资下降3.1%。民间投资增长6.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4%,其中,交通运输投资下降37.3%。

表3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行 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12.9
采矿业 103
制造业 -8.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0.8
批发和零售业 179.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4
住宿和餐饮业 11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6.3
教育 7.7
卫生和社会工作 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0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42万元,比上年下降90.5%。其中,住宅投资1565万元,比上年下降92.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3万元,比上年下降87.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2%;商品房销售额2.32亿元,比上年下降57.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3.7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57万平方米。其中: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6.8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67万平方米。

表4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情况 万元 3042 -90.5
其中:住宅 万元 1565 -92.7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90.84 -12.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3.59 -7.2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0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00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5.40 -3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31 7.7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6.79 -43.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88 -53.5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1.01 -66.3
其中:定金及预收款 亿元 0.46 -49.8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0.48 -58.8

2024年,130个区重大攻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12.22亿元、占年度计划105.11%;实现开工建设项目41个;实现建成或部分投产项目45个。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37.4 %。其中,出口1.62亿元,比上年下降38.8%;进口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不含经开区)4家。(含经开区)新增合同外资金额3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7万美元,下降15.8%。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21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亿元,下降1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50亿元,增长5.0%。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5%;其中住户存款191.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3.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

表5 202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49.97 0.5
其中:住户存款 191.45 8.1
非金融企业存款 33.76 -3.1
其中:人民币存款 249.83 0.5
各项贷款余额 213.02 1.9
其中:短期贷款 69.85 -8.1
中长期贷款 138.85 6.6
其中:人民币贷款 213.02 1.9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97亿元(其中:人寿保险2.10亿元,健康保险0.70亿元,意外保险0.17亿元)。支付各类赔付支出1.8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12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0.75亿元(人寿保险赔付0.40亿元,健康保险赔付0.24亿元,意外保险赔付0.11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86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3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2元,增长6.6%。

 

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37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39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90元,增长5.7%。

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115人,比上年末增加4286人;基本养老保险保费收入30248万元,基金支出3458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252人,比上年减少114人;基本养老保险保费收入20060万元,基金支出45426万元。参加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85082人,年度筹资总额25281万元,其中缴纳总额2897万元; 领取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人数82172人,发放总金额22141万元;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人数17206人,发放养老保障金5065万元。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710人,基金收入23457万元,基金支出22972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2432人,筹资总额34500万元,基金实际支出总额37978万元。

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274人,工伤保险保费收入124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359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959人,工伤保险保费收入163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60万元。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为19416人,失业保险覆盖率92.90%。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70人,比上年末减少103人。

2024年全区民政事业经费投入15049.37万元,其中福利救济13456.60万元,离退休119.65万元,其他1473.12万元。全区享受定期抚恤烈属数(直系)10户,抚恤金额55.95万元。革命伤残人员128人,伤残抚恤保健金537.6万元。现役军人127人,享受群众优待金318.79万元。享受定补复员军人31人,享受定补金104.1万元。

年末有光荣院、福利院、烈士陵园管理所各1个。年末各类养老床位数276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8.76张;其中乡镇敬老院21个,1295张床位,院民人数542人。全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48户,保障人数67人,保障金额57.5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627户,保障人数10461人,保障金额5931.35万元。年末共有残疾人总数15289人;“五老”人员80人,享受定补金额209.51万元。全区共有五保户1647户,五保人员1647人。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12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班级49班,招生511人,在校生1939人,毕业生868人,教师105人。普通初中22所,班级345班,招生5894人,在校生15144人,毕业生4180人,教师1460人。普通高中8所,班级165班,招生3204人,在校生8174人,毕业生2276人,教师704人。小学58所,班级806班,招生3132人,在校生29359人,毕业生5814人,教师2112人。幼儿园62所,班级291班,招生1689人,在园幼儿6439人,毕业生3453人,教师96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班级32班,招生57人,在校生238人,毕业生72人,教师3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高中升学率分别为100%、69.67%。2024年有1484人上本科线,1458人被本科录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58%。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28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2%,其中:高级1650人,中级2823人,初级2055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51人。

全区有科技特派员31人,高新技术企业17家。

全年全区专利授权数292件,比上年下降34.7%;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58件,比上年增加29件。年末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0件,比上年末增长50.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3件。新入选龙岩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

全区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5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全区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100台(件)。

年末拥有国家基本地面气象观测站1个,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温度37.3℃,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6℃,总降雨量2193.9毫米,最大日雨量129.4毫米,总日照时数1736.0小时,霜日8天,雾日17天,大风日1天。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体育场馆6个,影剧院2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2.54万册(其中有20.5万册电子图书),博物馆3个。全年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521场。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8个、组织文艺活动58次。博物馆举办2个基本陈列展览和16个临时展览。举办社会教育活动12次。有区级电视台、区级广播电台、区级电视发射台、省属603台各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光缆网络3200杆公里;有线电视网络通乡数24个,通乡率达100.0%;有线电视用户6.57万户,其中城区用户1.74万户。

全年游客旅游花费1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18.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015.38万人次,增长10.9%;接待入境游客3.08万人次,增长55.6%。

年末有2家星级酒店,其中三星及以上酒店2家;星级酒店客房总数115间。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9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个。村卫生室240个。全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19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7人,注册护士84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3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2090张,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57张。

全年全区运动员参加区级以上各级体育比赛共获得59金51银59铜,其中全国比赛获得7金8银12铜。全区举办区级以上运动会3次,参赛人数1800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教练16人,学生235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17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8.82%。

.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4.9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2%。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5.6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用电量9.10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居民生活用电量3.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3.01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22.5%;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3.01万亩。商品材产量17.27万立方米,增长61.0%。年末有林地面积263.98万亩,其中森林面积253.82万亩,森林覆盖率76.0%。

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污水处理率98.0%。

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其中,交通运输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29人。

注:1.本公报数据除有特别说明外均为2024年全年初步统计数或年末快报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包括图1、图2和图4)进行了修订。

资料来源:

年末户籍人口数来自区公安局;年内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自市统计局常住人口反馈数据;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就业、登记失业、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市医保中心永定管理部、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残联;财政、税收数据来自区财政局;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局、交警大队;邮政业务、报刊、函件、快递数据来自区邮政局;通讯业务(互联网、电话用户等)数据无特殊标记来自移动、电信、联通、广电部门报表合计数;旅游、文化、图书、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区国投集团、区委宣传部;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龙岩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区金融监管支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区融媒体中心;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用电量来自区供电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区工信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外经外贸数据来自区商务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永定调查队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