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重庆市永川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永川调查队

2025年3月31日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总体来看,全区经济基本稳定,消费规模继续扩大。

一、综合

经重庆市统计局初步核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增长2.7%(按可比价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7:43.4:48.9。

二、农业

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4万亩,比上年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19.8万亩,比上年增长0.9%。蔬菜播种面积44.4万亩,比上年增长0.3%。

粮食总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增长0.2%。蔬菜产量79.4万吨,比上年增长1.7%。水果产量17.1万吨,比上年增长2.9%。水产品产量5.2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作物2.8万吨,比上年增长0.9%。出栏生猪37.6万头,比上年下降12.6%。出栏牛3990头,比上年下降0.9%。出栏羊7.3万只,比上年下降14.2%。出栏家禽1767.4万只,比上年下降10.2%。猪肉产量3.3万吨,比上年下降2.8%。牛肉产量590吨,比上年增长5.6%。羊肉产量1196吨,比上年下降6.5%。禽肉产量2.9万吨。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农业产值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林业产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6.2%;牧业产值33.8亿元,比上年下降4.5%;渔业产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7.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1.8%;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2%。产值1-5亿元的企业77家;5-10亿元企业15家;10亿元以上企业16家。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2.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0.8%。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6.4%。产品销售率99.4%。

全区建筑业联网直报企业158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1家,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40家,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77家。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建筑业税收收入5.5亿元,比上年下降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6.1%。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7.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8%。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24.2%,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40.6%,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47.8%,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7.5%,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5.0%。批发业销售额16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6.7%。零售业销售额354.0亿元,比上年增长7.9%。住宿业营业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1%。餐饮业营业额74.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实际使用外资85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9%。进出口总额61.3亿元,比上年下降25.1%。其中,出口总额38.2亿元,比上年下降29.1%;进口总额23.1亿元,比上年下降17.2%。

六、其他服务业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7家,营业收入161.4亿元,比上年下降5.0%。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8亿元,比上年下降4.0%。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65.8亿元,比上年下降13.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区公路水路客货运总周转量50.0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4.1%。其中,货运周转量49.8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8亿人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100.0%,公交线路34条,拥有客车614辆、出租车540辆、公交车367辆。公路客运量达647万人,公路货运量3701万吨,水运货运量68.6万吨。

全区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永川区邮政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移动电话用户149.0万户,比上年增长0.3%;固定电话用户18.0万户,比上年下降4.0%。年末互联网用户55.4万户,比上年增长4.0%。

全区接待旅游35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6.1亿元。其中,乐和乐都门票收入9683万元。

八、财政

永川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33.3亿元,比上年下降1.6%,增值税12.1亿元,比上年下降9.8%,企业所得税5.2亿元,比上年增长0.6%。政府性基金收入37.5亿元,比上年下降25.3%。永川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教育支出23.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0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0亿元。

九、金融和保险

全区年末银行21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3家,证券机构3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26.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9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个人贷款356.7亿元,比上年下降2.0%。人民币存贷比75.9%。

全区保险公司30家,保险业保费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亿元,比上年下降2.3%,人身险保费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十、城市建设

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53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竣工面积1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6.7%。商品房销售面积18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1%。商品房销售额78.8亿元,比上年下降25.3%。其中,住宅销售额71.3亿元,比上年下降19.8%。

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5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6.6%,绿化覆盖率3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9平方米。新建车行道6.5公里,新建人行道4.3万平方米。

十一、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区幼儿园129所,小学103所,初中26所,普通高中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等院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幼儿园招生0.4万人,在校生2.3万人,小学招生1.0万人,在校生6.8万人,初中招生1.3万人,在校生3.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8万人,在校生2.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3人,在校生206人,高等院校招生4.9万人,在校生14.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万人,在校生4.5万人。幼儿园入园率99.8%,小学入学率100.0%,普通初中入学率99.5%。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36家。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0个,科技型企业1964家,技术合同登记20.4亿元,获得市科技奖项4项。

全区博物馆3个。图书馆1个,藏书123.1万册(包含数字文献)。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15.8万卷。专业档案馆3个,文化馆1个。报社1家,出版报纸49.8万份。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区级播控中心1个,镇街广播站22个,村级播控中心207个。有线电视用户39.2万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0%。

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3.1%。举办国际性赛事1次,重庆市级比赛16次,区级大型赛事13次,镇(街)、区级各部门和体育协会举办体育赛事23次,参与2.1万人次。完成全国20-60岁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指标720人,获重庆市级以上体育比赛金牌58枚。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区森林覆盖率33.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0%,集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1.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66.3分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0%。

全区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12人。其中,煤矿行业无事故,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机械、冶金等八大行业事故6起,死亡7人,其他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央企业无事故,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十三、卫生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784个。其中,医院25个,乡镇卫生院16个,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村卫生室2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689张,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人员11382人。卫生技术人员97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49人,注册护士4828人。

十四、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114.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4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84%,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112.7万人。其中,男性56.5万人,女性56.2万人。城镇人口5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5‰。人口出生率4.56‰,出生人数5147人。死亡率7.41‰,死亡人数8369人。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1.04:1。

十五、人民生活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36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77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2394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7元,比上年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45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5.4%。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住房建筑面积为38.9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建筑面积58.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2%。

十六、社会保障

参加养老保险84.9万人,缴纳保费33.7亿元。参加医疗保险105.9万人,缴纳保费21.0亿元。参加失业保险19.6万人,缴纳保费0.9亿元。参加工伤保险21.4万人,缴纳保费1.0亿元。参加生育保险19.3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757人。指导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6388人。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3960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07人,比上年下降1.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095人,比上年增长0.1%,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5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10元/月。农村特困人员5068人,比上年增长3.5%,人均补助水平11700元/年,比上年增长2.1%。城市特困人员2061人,比上年下降4.1%,人均补助水平11700元/年,比上年增长2.1%。

 

 

说明: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除统计部门直接统计核算外,其余相关数据由相应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如与后期编辑出版的《永川统计年鉴—2025》不一致,请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产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6.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资料来源(以文中数据为序):

本公报中水产品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委员会;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委;邮政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片区分公司;通信数据来自移动永川分公司、联通永川分公司、电信永川分公司;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和保险数据来自区人民银行永川支行和区政府办公室(金融科);部分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委员会和永川高新区;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专利与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档案数据来自区档案馆;森林数据来自区林业局;噪音、空气、水质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区城市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永川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