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沂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建设秀美新沂水总体发展定位,坚持“12676” 总体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接续推进七县建设战略,全力实施六大系统工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为618.6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3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9.4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9.9亿元,同比增长6.3%。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9.6:46.8:43.6。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3亿元,增长3.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6.3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3亿元,增长7.5%;牧业总产值42.5亿元,增长1.6%;渔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2亿元,增长11.8%。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农业农村系统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统筹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省级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等荣誉,在2024年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综合成绩第一名,连续三年蝉联第一。稳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强县项目验收工作,实施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项目。以百千工程为引领系统推进全域整治,投资1.93亿元,在6个镇街、109个行政村实施绿化、硬化、亮化等等工程577个。成功举办了2024第二届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现场签约1.3亿元,比首届增长812.5%,达成意向金额3.6亿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
项目 计量单位 2024年实际 与2023年相比(%)
粮食作物 —— —— ——
面积 万亩 74.2 0.7
单产 公斤 422.3 0.9
总产 万吨 31.3 1.6
油料 —— —— ——
面积 万亩 28.8 0.5
总产 万吨 8.0 -0.5
蔬菜 —— —— ——
面积 万亩 28.4 2.2
总产 万吨 111.0 3.5
园林水果 —— —— ——
面积 万亩 35.9 -0.6
总产 万吨 87.5 3.4

三、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1家,实现产值845.8亿元,同比增长6.6%(取自快报数据)。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各行业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89.3%和2.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行业大类34种,占工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总量的82.9%,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涉及行业大类27种,占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总量的87.1%。规模以上制造业中产值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食品制造业,产值分别占制造业总产值21.2%、14.1%、13.1%、11.8%和9.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9家,实现产值773.4亿元,同比增长4.7%(取自快报数据)。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总投资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3%,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1%。

房地产方面: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0.4%,新开工面积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3%。商品房销售面同比下降5.1%,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3.0%。

建筑方面:全县8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5%,房屋新开工面积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9%。

五、国内市场、外经外贸、旅游

国内市场方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2.7%。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销售中,销售额列前5位的分别为文化办公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日用品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增速分别为152.7%、110.0%、70.3%、68%和35.6%。

2024年末全县在营市场主体82440个,减少1.55%。其中,个体57213个,减少1.64%;企业25227个,减少1.34%。

外经外贸方面: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0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188.3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2亿元,同比增长19.9%;贸易顺差176.3亿元,扩大6.4%。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84.6亿元,增长3.7%,占出口总值的 44.9%,下滑 1.5 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 1.7 个百分点。其中,橡胶轮胎出口46.7亿元,下降7.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46.6 亿元,增长 28.8%,占出口总值的24.8%,提升4.2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 13.8 亿元,增长 22.3%,占出口总值的7.3%,提升09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 1.4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8.5亿元,增长27.5%,占出口总值的 4.5%,提升 0.7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1 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农产品进口 5.7亿元,增长18.1%占进口总值的 47.8%,下滑0.7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8.8个百分点。珍珠、宝石及半宝石进口 2.9 亿元,下降10.5%,占进口总值的 24%,下滑8.2个百分点。天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进口 2.7 亿元,增长 78.4%,占进口总值的22.5%,提升 7.4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 11.8个百分点。

旅游方面:2024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次1279.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3%和12%。全县建成2A级以上景区36处,其中5A级1家,为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4A级5处,分别是天然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天上王城、东方瑞海国际温泉度假村、沂蒙花开旅游区;3A级17处、2A级13处。全县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院东头镇),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精品文旅名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镇7个。新荣获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6年,2019-2024)。沂蒙彩虹文化休闲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亲情沂蒙红色沂水体育旅游线路”评为“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沂水县院东头镇“茶香里”民宿项目负责人刘霞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沂蒙花开旅游区荣获“2024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典型案例”。天上王城景区“王城里的年味”入选全市十大最具人气文旅消费活动、沂蒙彩虹小镇入选全市十佳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打卡地。

六、交通运输、电力

交通运输方面:2024年末,全县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39.086公里(不包含高速公路),其中,国道3条166.048公里,省道2条73.038公里。县乡公路通车总里程为3819.9公里,其中,县道367.2公里,乡道607公里,村道2845.7公里;二级公路162.9公里,三级公路511.5公里,四级公路3145.5公里。全县物流企业146家,其中,3A级仓储型物流企业5家,国家4A级综合型物流企业1家,经营物流专线的物流企业5家,开通公铁联运的物流企业1家;运输车辆9873台,其中,2024年新增运输车辆1206台,新增车辆吨位2.5万吨。全县有城市公交车60辆,城乡公交77辆。开通公交线路23条,其中,城市公交线5条,城乡公交线18条。设置公交站点813处,其中,城市公交站点240处,城乡公交站点573处。

电力方面:全县全社会用电量46.2亿千瓦时,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增长13%;第二产业用电量3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二产中工业用电量31.7千瓦时,同比增长9.58%;第三产业用电量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居民生活用电量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乡村居民用电量5.1亿千瓦时,增长11.2%。

七、财税、金融、保险

财税方面:全年境内实现各级财政收入44.9亿元,增长1.4%,其中,税务部门实现征收37.7亿元,下降2%。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同口径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22.2亿元,同口径增长3.2%,同口径税收占比72.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9亿元,同比增长3.8%。

金融方面:全县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0家,其中银行14家、保险公司39家、地方金融组织5家、证券营业部1家、应急转贷机构1家。全年实现本外币存款余额947.4亿元,较年初新增86.2亿元,同比增长10%;本外币贷款余额629.1亿元,较年初新增65.6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县共有上市公司3家(上海主板1家、香港主板1家、境外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司13家。

保险方面:全县保险保费收入17.42亿元,较去年增加7400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99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2.43亿元,保险理赔及保险金给付6.23 亿元,赔付率35.76 %。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方面:2024年度,投入2500万元,在45处学校实施校园改造提升工程。维修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厕所等校舍10万余平方米,铺设校园内部道路2.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田径场地及篮排球场地4.4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我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04%,幼儿园公办率63.37%,普惠率96.99%,均高于省市规定标准。

文化方面:全县全县有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博物馆1处,均免费向市民开放;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有馆藏纸质图书37.6万册,电子图书12.6万册,报纸期刊1766册,累计办理读者卡5万张,全年接待读者80.9万人次,流通图书39.2万册次;博物馆是国家二级馆,县内文物5.5万余件(套),其中,博物馆馆藏文物50859件(套),全年接待观众16万人次;全县设有18个综合文化站,387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年组织庄户剧团公益演出2136场;送书下乡4.6万余册;优选100部影片,全年累计放映1.4万场,观影人数50万人次。

卫生方面: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833家,其中综合医院9个(三级甲等医院1个),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565处;设有医疗卫生床位8872张,配备卫生技术人员913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职业助理医师3713人,注册护士3995人。

九、户籍人口、居民收入

户籍人口方面:2024年全县户籍总户数402692户,人口1177736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93162人,乡村人口784574人;男性602693人,女性575043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00。全县当年出生人口7143人,出生率6.06‰,其中男性3804人,女性3339人,新生儿性别比113:100;当年死亡人口13118人,死亡率11.13‰,人口自然增长率-5.07‰;当年迁入人口1635人,迁出人口3501人,迁入率为1.39‰,迁出率为2.97‰,机械增长率为-1.58‰。总人口中0-17岁人口253075人,18-34岁人口175878人,35-59岁人口456540人,60岁及以上人口292243人。

居民收入方面: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60元,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44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5元,增长7.2%。

注: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指标均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