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2024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大力提振社会信心,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89.29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2522.64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3.4:86.6。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大支柱行业合计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3.6%。产值超亿元企业33家,合计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6.28%,比上年末提高3.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8.8%,提高0.03个百分点;产销率98.3%,下降0.5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838.08亿元,增长4.3%;安装工程产值83.53亿元,下降0.9%;其他建筑业产值34.70亿元,下降22.6%。签订合同额1638.68亿元,下降7.3%,其中上年结转合同921.39亿元,占比56.2%,下降6.5%;本年新签合同额717.28亿元,占比43.8%,下降8.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305.75万平方米,下降16.3%;其中新开工面积767.36万平方米,下降23.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8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6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7.6%。社会事业投资增长35.7%,其中教育增长49.8%,卫生增长2.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86.0%。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8.3%。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4%,办公楼投资增长9.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7.4%。全区房屋施工面积505.12万平方米,增长12.0%,其中新开工面积94.62万平方米,下降52.4%。

  四、国内零售和住宿餐饮

  零售。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513.51亿元,增长13.9%;粮油食品烟酒饮料类零售额68.69亿元,增长10.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2.87亿元,下降8.1%。

  住餐。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共实现营业额51.99亿元,比上年下降7.4%;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77.19亿元,增长4.0%。

  消费。全年累计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达400余场,发放服装、汽车、家电、餐饮、超市等各类消费券380万元,完成以旧换新补贴140617笔,政府补贴超11353万元。

  五、旅游与对外经济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600.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游客旅游总花费1064.13亿元,增长21.0%。至年末,全区共有旅行住宿单位418个,其中星级酒店22家(含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酒店9家)。

  对外经济。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新增合同签约项目100个,三年计划投资额96.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三年计划投资额78.36亿元。第二十四届投洽会签约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8个;总投资401.85亿元,较去年增加20亿元。

  六、财税和金融

  财政。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10亿元,增长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84亿元,增长6.4%。

  金融。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8%。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区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学校(不含特殊教育,下同)共212所,学年初招生5.33万人,在校学生数20.83万人。其中幼儿园135所,学年初入园人数7933人,在园幼儿数3.03万人;小学50所,学年初招生数1.67万人,在校学生数9.96万人;中学27所,学年初招生数2.87万人,在校学生数7.84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13350人,比上年增长0.8%,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6人。全区各级学校拥有教学及辅助用房156.18,较上年增加7.39万平方米。

  科学技术。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2.6%,位列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第31名。新培育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全年国内专利授权量578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95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9件。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开展文化展演、艺术培训、阅读推广等活动2725场次,惠及群众108.34万人次。举办国际沙滩排球赛、NYBO全国青少年篮球公开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引进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37场。目前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60人。共有2245块体育场地、2847个运动场,总面积288.3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1平方米。

  卫生。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水平达到115.11元,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4.67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1个,执业(助理)医师7407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6.9人,床位8524张,每千人病床位数8.0张。

  九、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 106.9万人。出生人口8916人,出生率7.58‰。户籍人口94.7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5.30万人,女性人口49.46万人;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回族6538人、畲族6225人、满族2481人、土家族1128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89元,比上年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661元,比上年增长5.6%。

  就业。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场,提供岗位7万余个,吸引劳动者14万人次。赴省内外高校举办引才推介会7场、校园招聘会10场、园区专场招聘2场,提供招聘岗位1844个,9975名学子投递简历。落实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131”精准帮扶,为976人精准推荐就业岗位,组织项目制培训1349人,马兰花创业培训385人。全区实现新增就业285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50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01人。

  社会保障。至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73.99万人,比上年下降0.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5.12万人,增长0.6%;参加失业保险64.97万人,下降2.3%;参加工伤保险65.74万人,下降1.6%;参加生育保险65.11万人,下降1.7%。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4.22亿元,增长8.2%。

  社会救助与养老。全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惠民资金5455.84万元,惠及3.4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409.38万元,惠及11.46万人次。完成403户居家适老化改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54张,全区现有12个民办养老院、1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年累计接待老人4.58万人次,举办特色活动1426场,提供送医就诊、康复指导等进家服务3691人次。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5%,近岸海域3个国控点位均保持海水一二类以上,筼筜湖全年水质均值达海水四类。国控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件。

  市政绿化。做好684条市政道路、19个区管公园、477.57万平方米道路绿地以及全区1336.1万平方米保洁等管养任务。大力推进污水“两高”建设,完成248个建筑小区、44条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全区环卫车辆拥有数696部,公厕拥有数179座,清洁楼36座;全年垃圾清运量40.46万吨,清运及时率、垃圾收集率均为100%。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9人,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982.8万元,事故起数、伤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6.7%、75%,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增长50%、120.8%。其中,道路运输事故4起,死亡3人,伤2人;商贸制造事故2起,死亡2人;建筑施工事故4起,死亡4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及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