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宏观环境艰难、自身困难增多的严峻复杂形势,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持续深化“三个提升行动”,贯彻落实区委“135”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破局、用实干担当开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赫山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6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68.83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91.42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8.0:51.3:40.7调整为8.2∶51.3∶40.5。
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洞庭清波”、“夏季攻势”,全力攻坚石煤矿山矿涌水、中心城区四条黑臭水体等硬骨头问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1%,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2%。中央、省级环保督察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整改,沧水铺包装工业园大气污染典型案例完成销号。
深入开展“安全守底”行动,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839处。有效应对三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建立乡镇街道对口支援机制,主城区道路铲雪除冰、电力保供、树枝清运有力有效,让春晚在除夕如期而至。全力应战资江、水库、内河内湖全面超警超保的严峻汛情,累计处置各类险情127处,转移群众10772人次,实现零垮坝、零溃堤、零伤亡,鱼形山灵宝山、新市渡欧公店和龙光桥黄家桥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分别入选国省典型案例。组织开展“131”机制专项演练培训活动,建设森林防火物理防线,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粮食播种面积109.8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04.37万亩。粮食总产量49.55万吨,其中稻谷产量47.47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1.5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81万亩。全年出栏生猪49.43万头,出笼家禽548.23万羽,蛋品产量4.09万吨,水产品产量3.48万吨,茶叶4348吨,蔬菜90.31万吨,水果5.62万吨。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经验获全国推介。赫山高维C辣椒、辣将军藠头获中部农博会金奖,兰溪千家洲湖藕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岳家桥伢子小玉米、泉交河禾下土剁辣椒、笔架山上新桥红薯粉等庭院经济富民增收,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102.46万亩,水稻、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92.25%、9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工业企业38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4.2亿元,增长7.2%。实现利润29.7亿元,增长8.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大米276.5万吨,比上年下降29.5%;饲料14.5万吨,下降23.7%;精制茶5.5万吨,下降41.6%;纱5029吨,下降4.5%;中成药3377吨,下降0.2%;电子元件42.1亿只,下降2.9%。
表一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值 |
增速(%) |
规模以上工业 |
个 |
380 |
|
其中:股份制企业 |
个 |
377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个 |
3 |
|
营业收入 |
亿元 |
914.2 |
7.2 |
利润总额 |
亿元 |
39.7 |
8.0 |
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3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10.88亿元,比上年下降1.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4亿元,下降4.1%,占GDP的比重5.2%。商品房销售面积20.27万平方米,下降2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在库项目325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43个,亿元及以上项目108个,房地产项目21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6%。从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7.9%,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4%,产业投资增长4.1%,建安投资下降4.6%。连续三年开展重点项目攻坚竞赛活动,全力攻克手续办理、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前期阻点,1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1亿元,万洋C地块、兆创门窗、湖南速特、中特液力、红熊新能源等38个项目顺利开工,艾华四期、万洋AB地块、粤浙科技一期、信立威、心方天久、赛江科技等35个项目竣工投产,益阳电厂三期建成全球最高冷却塔,5号机组并网发电。
表二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增速(%) |
在库项目个数 |
个 |
325 |
|
1.项目投资 |
个 |
304 |
|
其中:5000万以上的项目 |
个 |
143 |
|
亿元及以上项目 |
个 |
108 |
|
2.房地产投资 |
个 |
21 |
|
固定资产投资 |
% |
|
0.6 |
其中:工业投资 |
% |
|
7.9 |
技改投资 |
% |
|
-3.4 |
产业投资 |
% |
|
4.1 |
建安投资 |
% |
|
-4.6 |
五、内外贸易和服务业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3亿元,比上年增长4.9%。按行业分,全区批零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21.3亿元,增长3.7%;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12.0亿元,增长7.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增长3.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增长11.8%;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增长3.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5.5亿元,下降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2.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增长3.1%。
六、财政和金融
全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856万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32573万元(其中区级税收收入55504万元,上划市级收入77069万元),下降22.4%;非税收入完成46283万元,增长31.7%。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1%,比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分征收部门:税务部门完成260677万元,下降14.5%;财政部门完成36232万元,增长47.6%。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909万元,下降9.9%。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3761万元,增长7.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4.97亿元,比年初增加80.27亿元。
表三 财政数据
|
绝对数(万元) |
增速(%)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78865 |
-13.1 |
其中:地方税收 |
132573 |
-22.4 |
非税收收入 |
46283 |
31.7 |
按部门分: |
|
|
税务部门 |
260677 |
-14.5 |
财政部门 |
36232 |
47.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96909 |
-9.9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623761 |
7.0 |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省首批创新型区通过验收,全社会研发投入10.59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8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个。扎实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推动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省级绿色制造企业6家,培育“上云”企业919家、“上平台”企业80家、规模工业企业2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汉森制药入选全国中药企业百强,益阳茶厂入选全国茶业重点企业,艾华集团获批全省首批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颠覆性技术在省级大赛上斩获第二名,鼎一致远获批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万京源获评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旭荣制衣入选省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培育品牌。
投入1.0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学位2786个,义务教育质量城乡差距缩小7.8%,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12.16个百分点,箴龙学校、世通学校和益师附小获评国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获全国先进,省十五运会场馆建设及组训工作稳步推进。
八、文化和医疗卫生
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隆重举办,兰溪双桡龙舟赛、沧水铺村BA、泥江口广场舞大赛、岳家桥乡村半程马拉松四大群众文体活动火爆出圈,“百米龙舟”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鱼形山“红枫+文化”、会龙山“露营+文化”等新场景人气爆棚。八字哨卜豆壳生态农庄获评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点,箴言书院等3家景区纳入全省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达人纺织工业博物馆入选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衡龙桥镇卫生院综合楼顺利竣工,市三医院南院区建设加快扫尾,爱尔眼科引进开建。启动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巡回医疗队,开展“健康服务月”活动,全区160个行政村卫生室医保报销实现全覆盖。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43634元,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72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1元,增长6.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45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409元,居住支出4927元,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662元,交通通信支出6744元。
2247户5328位防返贫监测对象“应纳尽纳”,监测帮扶对象“应帮尽帮”,1.45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980人,形成“益美裁缝”“电容湘军”等“一县一品”特色劳务品牌。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65亿元,区社会福利中心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新建“三湘怡养”老年助餐服务点10个,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514户、公办养老机构消防提质改造5家,建设婴幼儿托位3730个,幼儿园普惠率92.35%。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