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钱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促落实,全力以赴拼经济,全年经济大局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活力动力持续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

(一)经济增长

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41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30亿元,下降0.5%第二产业增加值817.2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586.31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为0.957.741.4,分别拉动GDP增速-0.012.652.4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5.1%5.2%5.0%5.1%

 

(二)发展质效

2024全区人均生产总值17.63/,比2023提高1.74/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3.12万元/人,比2023提高1.8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37.2万元,下降7.0%;亩均增加值189.8万元,增长1.4%。

(三)数字经济

2024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81.96亿元,增长10.4%,占GDP的比重为12.8%,比2023年提高0.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规模以上核心制造业增加值141.99亿元,增长8.4%,增速高出全部规上工业4.9个百分点。

(四)人口就业

2024全区常住人口80.5万人,增长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5%2023提高0.8百分点;年末拥有户籍住户10.22万户,户籍人口36.18万人,区域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7.0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680新申报杭州市就业见习基地39家,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107家。

(五)人民生活

    2024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12元,增长4.2%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4.9%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793元,增长5.8%

二、农业农村

(一)农业生产

2024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95亿元,下降0.4%全年粮食产量4.90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33.97万吨,增长0.8%生猪出栏8.21万头下降22.7%;淡水养殖产品产量0.50万吨,增长3.9%

(二)农田水利

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351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8616亩。建设完成2个高品质水美乡村,2.6 公里滨水绿道10个亲水节点;疏浚河道2.5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规上工业

202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蝉联全市首位增加值755.15亿元,增长3.5%规上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6.2%5.7%全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323.76亿元,增长3.9%

截止2024底,全区共有年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77家,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5家。

(二)建筑业

2024全区建筑业增加值62.08亿元,增长9.6%;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310.78亿元,下降0.2%

四、投资和房地产

2024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1%其中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同比增长95.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1.3%22.0%18.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8.8%

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4.17万平方米,下降12.3%;土地出让面积174.99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137.2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8.8%

五、内外贸易

(一)国内贸易

2024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37亿元,增长6.2%主要商品类别,智能手机、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4.0%272.4%汽车类成为第一大权重商品,零售额增长71.6%

(二)进出口贸易

2024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1066.46亿元,下降0.6%,其中货物出口额729.36亿元,增长13.9%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对美国、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37.5%25.6%主要出口商品中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长424.2%全年服务贸易出口13.77亿美元,增长19.5%

(三)对外合作

2024全区合同外资金额4.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34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96个,其中工业项目6个,服务业项目90个。新批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

六、财政金融

(一)财政收支

2024全区财政总收入257.6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85亿元,分别增长4.0%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66亿元,下降1.4%

(二)金融

2024全区金融业增加值83.91亿元,增长6.5%截止2024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60.71亿元,贷款余额217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11.0%年末累计拥有上市企业21家。

七、交通、城市建设和管理

(一)交通建设

全年优化公交线路 27条,新增医药港小镇8条公交“定制专线”精准治理校园交通堵点,覆盖区内学校41所,家长平均接送时间缩短超60%实施全区公路行道树保护行动,完成县乡道公路路况检测 172.16 公里,桥梁检测126座,完成党农线提升改造工程。

(二)城市建设

全年完工主次干道、支小路15条,新建雨、污水管道27.9公里;新建、改建公园7个,新增绿地70.46万平方米。竣工投产220千伏南阳变、110千伏义盛变、南阳11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幸福变4个项目

(三)城市管理

全年完成道路修缮21万余平米,雨水管网清淤2700余公里,雨水口改造367个,景观灯具翻新改造3351套,区管道路路灯节能改造5329打造农业主题公园3处,体育运动休闲场地和口袋公园各1处,临时建设利用停车场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一)科技创新

全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66.72亿元,增长5.4%,占GDP比重5.25%,较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投入强度全省第二创新指数182.6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7

全年新增PCT专利申请217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4058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1818件,增长27.7%。完成专利转让和许可5824件次。

(二)教育

全年竣工新校8所,新增学位9855个;完成义蓬四小3小学撤并转迁;“关停转升”薄弱幼儿16所,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提高至99%。联建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附属学校7。青少年宫新增新湾中心教学点,全年服务青少年儿童4.52万人次。

九、文化体育、卫生和旅游

(一)文化体育

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5.8%新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5处、嵌入式体育场地21个。举办钱塘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国际速度轮滑城市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等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赛事50余场。

(二)卫生健康

新建嵌入式智慧化服务站3家,面向企业车间、慢病家庭等开展急救员培训345获证8799人、普及2.7万人承接中央普惠托育服务示范项目,提供托位3732其中普惠托位3336助力构建“生育友好”环境

(三)旅游

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园一期建成开园,累计接待游客超过 10 万人次。培育省AA级、省A级景区村庄9个,成功创建“浙江省AA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1家,省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2家,省二级旅游驿站1处。打造“金沙湖演艺+旅游”文旅爆款,金沙湖大剧院演出246场次、公益活动148场次,服务120万余人次。

十、社会民生保障

(一)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98万人,新增0.7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09万人,新增1.64万人户籍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90%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

(二)住房保障

全年完工13美丽城镇项目;推出共有产权房2173套。认定配租型保障住房25197套(间),排名全市第一。联合市安居集团分三期推出宁巢钱塘公寓4200间,三期已累计签约3780间、入住人数5288人(产业工人占比90%)。完成市级回迁安置任务1873户,完成率为143%;完成河庄街道安置房四期回迁安置工作,共惠及1235户。

十一、生态文明和美丽城乡

(一)生态文明

首获“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铜鼎,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县(市、区)。全年完成164个“三大减排”治气任务,淘汰各类超标货车等机械合计545。完成191个河段6955个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和溯源工作,整治问题排口49个。创成42个“无废细胞”,浙江太古可口可乐、浙江工商大学体育场馆获得“省百优无废城市细胞”荣誉。“潮起江海、智涌钱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成功入选省级试点。

(二)美丽城乡

全年培育9个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3个市级未来乡村和1市级特色村启动2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7%完成4个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创建10个乡村水客厅(十佳小微水体)。完成7个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新增乡村数智生活馆1个。“江城潮舍”美丽乡村带列入全省第五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带。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三次产业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区经信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财政、金融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城市建设、住房保障数据来自区住建局;交通建设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农田水利、美丽城乡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外资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区民政文旅体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区卫健局;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数据来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土地出让数据来自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生态文明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钱塘分局;除此之外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