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依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依兰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依兰县统计局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经济发展

(一)经济总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由同期的27.1:11.3:61.6调整为20.1:14.9:65。

  1. 财政收入。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税收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1%;非税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7.6%。
  2.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6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投资3.2亿元,占比12.7%,同比增长6.6倍;第二产业实现投资13.5亿元,占比52.7%,同比增长32.9%;第三产业实现投资8.8亿元,占比34.6%,同比增长86.6%。从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19.1亿元,同比增长63.8%;工业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制造业投资0.4亿元,同比下降32.6%。
  3. 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8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41亿元,占比77.7%,与去年持平;林业实现产值1.5亿元,占比2.9%,同比增长9.2%;牧业实现产值5.4亿元,占比10.3%,同比增长3.2%;渔业实现产值1.1亿元,占比2.1%,同比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3.7亿元,占比7%,同比增长2.7%。

粮食播种面积21.4万公顷,其中:玉米14.2万公顷,水稻3.7万公顷,大豆3.5万公顷;产量27.3亿斤,其中:玉米21亿斤,水稻5亿斤,大豆1.3亿斤。

畜牧业生产情况:猪出栏13.2万头,存栏6.7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2%和下降6.7%;牛出栏2.5万头,存栏4.5万头,分别同比增长5.9%和下降16.9%;羊出栏5.2万头,存栏7.2万头,分别同比增长4.7%和下降12.2%;家禽出栏32.2万只,存栏17万只,分别同比增长1.1%和下降5.5%。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6万吨、0.2万吨、0.01万吨,分别增长3.1%、增长5.7%、下降52.7%。

  1. 工业。全年25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21.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增加值同比增长1%;制造业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下降32.3%,增加值同比增长31.4%;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42571.13吨标煤。

(六)建筑业。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6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3.6%。

(七)贸易业。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同比增长5.3%。全县在库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4户,其中:批发业6户,全年实现销售额1.8亿元,同比下降5.4%;零售业7户,全年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5.8%;餐饮业1户,全年实现餐费收入244万元,同比增长15.4%。

二、人民生活

(一)人口情况。全县年末户籍总户数14.6万户,总人口3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万人,乡村人口27.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3.3%;男性人口18.2万人,女性人口17.4万人,全县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04.3:100.0。全县户籍出生人口1083人,出生率3‰;死亡人口1700人,死亡率4.7‰;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1.7‰。

2024年末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 人数 比重
全县户籍总人口 35.6 100.0
按所在地分
城镇 8.3 23.3
乡村 27.3 76.7
按性别分
男性 18.2 51.0
女性 17.4 49.0
按年龄分
0-17周岁 3.6 10.2
18-34周岁 6.1 17.1
35-59周岁 15.9 44.5
60周岁及以上 10.0 28.2

(二)居民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24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3元,同比增长5.9%。

注释: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存在着微少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