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松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省“两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精准落实“1+4+12”行动方案,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73.58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下同)7.6%,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6、2.1、1.0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二、全省第四。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7.28亿元,增长8.9%。其中工业增加值61.2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81.41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比重为8.6:44.5:46.9,与2023年8.9:45.0:46.1相比,呈“两降一升”态势。

2024年末新增城镇就业23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7%,比上年上升0.72个百分点。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7.46亿元,增长2.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3亿元,增长5.0%;税收收入8.01亿元。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44亿元,其中:民生支出46.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1%。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农业产值17.00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2.76亿元,增长7.4%;牧业产值2.56亿元,增长15.5%;渔业产值0.67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0.16亿元,增长4.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5.0%,增速居全市第一。

粮食作物生产稳定,全年粮食作物产量4.27万吨,同比增长5.3%,粮食作物产值1.18亿元。茶叶持续稳定增长,全年茶叶产量1.66万吨,同比增长5.8%,产值8.78亿元。蔬菜生产稳中有升,全年蔬菜产量12.61万吨,同比增长2.5%,实现产值1.81亿元。食用菌规模稳步扩大,全年食用菌产量0.73亿吨,同比增长21.3%。

年末生猪存栏6.09万头,同比增长2.2%,生猪出栏11.54万头,同比增长33.8%;家禽年末出栏82.43万羽,同比增长2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61.26亿元,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94亿元,同比增长6.2%,近三年年均增长1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66亿元,增长10.2%,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三,近三年年均增长14.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 92.21亿元,增长3.9%,新产品产值率达38.0%。

 

2024年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9%,增速位居全市第三。

2024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15.5%,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增长29.7%,增速居全市第一;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63万平方米,增长4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0.13万平方米,下降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06.36亿元,增长29.7%,增速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建安投资增长29.7%,增速高于全市26.9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全市第一。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资增长52.5%,排名全市第一;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62.9%,排名全市第二。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98万平方米,增长29.1%;销售额10.54亿元,增长35.1%,其中住宅销售额6.85亿元,下降5.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4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71亿元,增长8.9%,增速居全市第一。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1亿元,增长22.4%。按限上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2.75亿元,增长21.8%;餐饮收入2.56亿元,增长25.7%。从限上零售额数据看,化妆品类增长32.2%、饮料类增长26.7%。   

一是市场供应充足。2024年全县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县限上单位中粮油类、水产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7.3%、85.6%。

二是新兴业态扎实推进。全县服装、茶叶电商企业利用平台电商、直播电商等多种网上销售渠道拓展目标客户,促进线上零售额不断提升。限上批零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达6.99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全县进出口总额14.78亿元,增长24.7%。其中,出口总额14.02亿元,增长24.9%,增速位居全市第五。出口商品仍以钢铁及制品为主;出口市场中,亚洲市场占比最高,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2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7亿元,增长10.6%。

2024年全年全县公路旅客运输量15万人,周转量1643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718万吨,周转量113946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60亿元,增长3.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1亿元,下降2.1%;电信业务收入2.30亿元,增长7.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8万户,下降9.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39万户,增长2.6%;年末全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上网卡+手机上网)19.9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24万户。全县快递业务量2256.51万件,增长13.0%

全县共有3A级旅游景区4家,4A级旅游景区4家。

七、金融和保险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1.89亿元,增长13.5%,增速居全市第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1.96亿元,增长15.7%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06亿元,增长1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8亿元,增长15.1%;人身险保费收入0.62亿元,增长6.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279人,毕业生75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282人,毕业生1075人;初中在校生5975人,毕业生2152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1975人,毕业生2223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4809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1260人。全县拥有幼儿园24所。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33亿元,增长22.2%,占财政支出的2.4%,比上年提高0.66个百分点。全县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5件,按上年末县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6件。年末,全县3家企业有产品获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产品自我申明公开有128家企业, 累计上报530项标准。本年度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入选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高企研发中心4家。

九、卫生和文化体育

2024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含诊所、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卫生院24个。床位数1264张,比2023年减少1张。卫生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2024年,卫生技术人员1933人,比2023年增加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7人,注册护士804人。2024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4027例,报告发病率1976.98/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下降66.31%,报告艾滋病死亡病例8例。甲类无传染病病例报告,乙类报告14种694例,报告发病率340.71/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下降44.44%;丙类报告4种3333例,报告发病率1639.27/10万,与去年同期比下降68.87%。

2024年末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7.06万册万册。文博机构3个,馆藏文物2040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文物保护点162处,历史文化建筑92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10项。全县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100%、99%。送戏下乡215场,送书下乡10279册。2024年,松阳县运动健儿共获得奖牌92枚,全国以上获得1金2铜,省级以上获得3金9银11铜,市级以上获得14金24银28铜。

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各类档案167个全宗,共计123369卷和505735件,其中民国档案643卷。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3.57万人,比上年下降0.5%。其中,男性12.11万人,女性11.4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1437人,出生率6.1‰;死亡人口1952人,死亡率为8.3‰;自然增长率为-2.2‰。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25元,名义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2元,名义增长8.3%,位居全市第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3年的1.93降至1.88。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年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20277元,同比增长12.4%,增幅排丽水市第3位,山区海岛25县第4位。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6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63元,名义增长分别为6.4%和10.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0.4%,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4%,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24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73万人,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20.64万人,工伤保险68293人。

全县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1所,福利院床位数256张,供养特困老人126人,特困供养集中供养率100%。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572人。慈善机构募集善款1701万元 ,慈善救助支出(包括慈善帮扶项目)支出1554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2024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3.6537亿立方米,较去年增加43.5%。全年降雨量1672.4毫米,较去年上升19.1%。全年平均气温19.4℃,年日照时数1537.5小时全年总用水量 0.6441亿立方米,较去年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 0.117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86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 0.3368亿立方米。

2024年完成,全民义务植树0.12万株,完成森林生态修复面积6065亩,森林抚育面积6988亩。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91.7641万亩。

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3天,优良率99.2%,PM2.5平均浓度(18.9μg/m3)比上年下降8.3%。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达100%。

2024年以来,全县共上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均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比下降40%,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下降33%,防汛防台工作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基本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本医保等数据来自县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广旅体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经济商务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数据来自县科技局专利、质量检验、名牌数量、注册商标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传媒中心,档案数据来自县档案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社会服务、低保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松阳分局,木材产量、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移动电话、电话用户等通信数据来自市电信、移动公司,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市邮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丽水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广旅体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各类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