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龙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龙湾区建区40周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复杂形势,龙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落实“五个年”行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担当有为、实干争先。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体量实现新的跃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05.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9亿元,下降7.9%;第二产业增加值491.69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11.04亿元,增长5.1%。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3:48.9:50.8。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为13.32万元,比上年增长4.5%。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6.4%。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64亿元,下降0.6%;林业产值为28.82万元,增长35.0%;牧业产值1.66亿元,下降11.0%;渔业产值5287.52万元,下降18.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375.8万元,增长32.9%。

表1 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24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3.16

5.7

粮食产量

万吨

1.2

7.1

蔬菜播种面积

万亩

3.95

-5.1

蔬菜产量

万吨

6.58

-3.7

全区生猪存栏4.01万头,出栏5.08万头,猪肉产量4158吨;牛存栏18头,羊存栏4头;家禽存栏15.25万只,出栏9.55万只,禽肉产量143吨,禽蛋产量1586吨。

表2  主要畜牧产品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24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产量

4301

-22.6

猪肉产量

4158

-22.4

禽肉产量

143

-25.9

禽蛋产量

1586

10.5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4.01

-17.2

年末家禽存栏

万只

15.25

-1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7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07.12亿元,增长9.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3.10亿元,增长4.5%,重工业增加值224.02亿元,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495.95亿元,增长3.9%,其中出口交货值223.26亿元,增长4.0%。

表3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    标

单位数

规上工业增加值

(家)

实绩(亿元)

比重(%)

总计

1337

307.12

100.0

其中:轻工业

362

83.10

27.1

重工业

975

224.02

72.9

其中:集体企业

2

2.83

0.9

股份合作制

16

0.78

0.3

有限责任公司

54

47.74

15.5

股份制企业

14

23.55

7.7

私营企业

1210

190.15

61.9

港澳台投资企业

19

13.23

4.3

外商投资企业

22

28.84

9.4

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产值628.16亿元,增长8.5%,新产品产值率4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1.92亿元,增长11.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9.00亿元,增长14.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51.03亿元,增长1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6%。

表4 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产业增加值

类别

全区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

251.92

11.0

装备制造业

229.99

12.8

战略性新兴产业

89.00

14.1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51.03

16.9

智能装备制造业

67.29

13.7

生命健康制造业

44.38

11.9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91亿元,下降1.5%。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6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4.31亿元,增长13.4%,其中省内产值284.39亿元,增长12.9%。在建工程房屋施工面积1150.47万平方米,下降5.4%;房屋竣工面积450.82万平方米,增长33.1%;房屋竣工价值360.67亿元,增长371.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3%,制造业投资增长7.2%,城市更新投资(不含未来社区)增长49.9%。民间投资(包含房地产)下降12.5%,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45.5%,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8.9%。全年投资项目(包含房地产)778个,其中新增项目340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3.4%。房屋施工面积602.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91.6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2.34万平方米,增长1.6%,商品房销售额75.54亿元,下降19.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3920.85亿元,下降0.3%。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660.47亿元,下降1.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49.49亿元,增长24.8%;限上住宿业营业额3.28亿元,增长2.0%;限上餐饮业营业额7.61亿元,增长19.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81亿元,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0.99亿元,增长6.2%。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640.26亿元,下降6.0%,其中出口额444.47亿元,下降0.2%,进口额195.79亿元,下降16.9%。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5232万美元,高技术使用外资2807万美元。

六、交通和电力

年末全区公路密度76.7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达率100%。公路里程273.26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35.83公里,一级公路95.36公里,二级公路19.69公里,三级公路9.81公里,四级公路112.57公里。

公共交通方面,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700辆,客运班车通村率100%。共有公交线路74条,新增公交线路5条、优化调整15条,全年完成64辆公交车新能源更新,新建智能站牌32个。新增停车位18200个,公共车位1200个。新建市政道路10.2公里,新改建、大中修农村公路13.1公里,打通断头路3条。

全年供电总量85.53亿千瓦时,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54.44亿千瓦时,增长5.8%,居民生活用电13.77亿千瓦时,增长11.7%。

七、财政

全年财政总收入100.07亿元,增长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83亿元,同比增长9.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45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民生支出57.0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7.7%,分项目看:教育支出17.55亿元,增长4.4%;科学技术支出10.26亿元,增长1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亿元,下降6.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8356项,增长7.8%,其中发明专利962项,增长39.2%。

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3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0家。新增孵化项目666个,新认定孵化面积34.84万平方米,累计投用超120万平方米。三夺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位列全省第八。

深入实施“学在龙湾”战略,投用中小学、幼儿园5所。年末拥有普通中学学校25所,在校生2.017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60人,普通小学学校45所,在校生4.8984万人。其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年末拥有小学专任教师2896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15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5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文化站1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21家,百姓书屋4家,文化驿站17家。2024年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个,新建并投用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共3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068.74千册,比上年增加34.62千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5家,其中医院13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4家,村卫生室88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18家,门诊部56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600张;卫生技术人员41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48人,注册护士1629人。全年医院年诊疗116.95万人次。孕早期建卡率93.2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08%,新生儿疾病(遗传代谢病)筛查率99.85%,完成“两癌”宫颈癌筛查3301人次,乳腺癌筛查3444人次。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9‰,婴儿死亡率1.49‰。

年末共有公共体育场馆2个,业余体校1所,各类公共健身设施514个。全年龙湾运动员在全国以上比赛获得奖牌27枚,其中全国冠军9枚。全年发行体育彩票3.12亿元,下降9.8%。“龙马”“温网”等本土品牌赛事持续升温,2024年“龙马”参赛人数升至6000余人,举办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400温州站赛事、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周末巡回赛总决赛等网球系列赛。同时,成功举办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等5场“国”字号品牌赛事。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346400人,总户数90156户。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05.9∶100(女性为100),当年出生人口2312人,死亡人口1647人。人口出生率为6.69‰,人口死亡率为4.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2‰。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740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5747元,增长6.6%。

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8.2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0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8.8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7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1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65万人。全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为287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月标准350元。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1833人,其中城镇175人,低保资金支出2140.82万元。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单位数8个,养老机构床位数1339张,建成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10个。2024年投用6家老年食堂和富春未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完成适老化改造241户,新增养老床位200张。为孤困儿童发放生活补助金541.4万元,完成31465名流动儿童基础信息录入和202名孤困儿童基础信息建档,开展儿童关爱教育活动 100余场。推进全民眼健康友好城区建设,为全区11993名群众实施眼健康检查,1000名儿童青少年提供近视矫治补贴,102例困难老年人开展免费白内障治疗。完成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87190人。全年全区办理结婚登记1744对,离婚登记723对。

十一、环境保护和其他社会事业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全年 AQI (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 96.0%,较去年同期下降 0.8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 PM2.5 年均浓度为 23 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0.2 微克/立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9%。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9人,比上年分别持平和下降10.0%,无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道路运输领域发生事故6起、死亡6人,工矿商贸领域、建筑施工领域和城市运行领域各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注:(1)本报告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GDP核算制度规定,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修订为962.1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3:49.8:49.9。

(3)货物进出口等数据来自温州海关。

(4)实际使用外资采用商务部统计口径。

(5)报告中全区是指龙湾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永中街道、瑶溪街道、海滨街道、蒲州街道、永兴街道、状元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星海街道、海城街道等10个街道。